Member of
Mulan DX Club                BACK UP NEXT
HOME Contest  Propagation QSL & LOG 中文 多媒体

相关文章:

建设一个超级大台——BY5CD之上路湾计划(三)

MS和M2的系统配置逐步优化

Copyright BA4ALC/BA5CW

  • 第四次团体比赛

房子的左边部分是操作室所在处

10月份,台风过后两周多就迎来了CQWW SSB比赛,由于安装天线和比赛的人手都很紧张,故决定参加MS比赛,比赛情况详见2013年比赛记录。大风和雷电又一次造成了不小的损失,15m天线又一次滑落,20m天线干脆掉地上报废了,好几个旋转控制器出了问题,幸好是MS,要不然肯定来不及准备,即使这样还是没有摆脱比赛第一天还要安装天线的命运。

泥石流

15米天线滑落

掉地上的20m天线和新的20m (COPY)CL20天线

MS配置

这次比赛基本印证了上次用HFTA做的计算,10m 15m缺高仰角和兼顾方向的天线。40m天线不够高,80m需要4SQ,beverage去年试验比赛的时候还效果明显,后来几次都失败了,我们需要找出原因 ,基本方向是改善接地,增加模拟地网,检查阻抗变换,优化线长,探索地形坡度的影响。在11月的CQWW CW比赛中建立如下配置,检验实际效果:

计划中的配置

如果上述配置运行良好,在明年的改进中,从西山顶向东50-60米的位置增加一个15米高的新塔,把20m主力天线移至新塔的位置,原20m塔增加一副多波段天线用于辅助1,把现有的10m主力天线的塔升高到13米左右,下面离地6米的地方增加NA/JA兼顾的堆叠副天线,原15m主力天线塔上,离开地面6米的位置增加NA/JA方向堆叠副天线。如果条件许可,在目前西边10-20-80辅助天线的位置再架设一个10-12米的塔,安装多波段天线用于辅助2。全部完成后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M2竞赛台,同时也可以兼顾作为豪华MS或简单MM参赛。

西山顶主塔建设,和以往一样水泥和塔都是人工挑上去的,左图是70多岁的俞老伯兄弟,让我们年轻人汗颜


  • 第五次团体比赛

由于俞师傅的工程队比较忙,这次CQWW CW实际上没来得及把40m塔完整竖好,为了保证低波段能有比较好的结果,最终在比赛的两天中架设好了80m 4SQ和160m倒L,使用效果良好,这可能也和比赛那天传播有关系,下图是实际比赛中使用的配置:

2013 CQWW CW实际使用的M2配置

依靠良好的传播、合理的配置和给力的OP,我们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1200万的成绩,是原有M2记录成绩的一倍,具体比赛请见2013年比赛记录 (下)

比赛中我们讨论了今后建设的步骤:

计划在明年三月的WPX SSB比赛前,架设好这次遗留的西山顶塔,布置40m三单元缩短天线和10m天线,这个塔今后作为40m和10m共用的塔。顺便把 东边的辅助改成740正V和80mDP的并联,使得辅助使用更自由,也保证了比赛中SDR一直有可以使用的多波段天线。

在明年5月的WPX CW比赛前,实验西山顶上10m天线固定北美方向的堆叠,如果堆叠不影响主副天线,那么把原来10米天线的塔的位置换成15m天线,做15m辅助用,进而在15m主塔上架15m固定北美方向的堆叠天线。同时可以在740V的位置用镀锌水管支撑一付旋转的EF510,给10m波段做辅助,此时把那副740移动到原40m辅助天线的位置大部分时间供SDR用,只有在40m做辅助的时候把SDR转到10-20-80m倒V上。

到明年的CQWW SSB之前,实验好176-200米长的短Beverage,意在改善80米接收,而160m则用原来的2条Beverage作为波段专用,更换所有1:9变压器,绕成隔离型,改进接地,增加模拟地网,同时要做好天线选择的控制器。如果实验效果不好,我们考虑在CQWW CW的比赛前,把接收天线改成hex array。为了保证主叫时能快速切换到南边,在电台室附近用升降杆架设一副固定朝南的Spiderbeam。 另外在原10-20-80m倒V的位置架设用水管支撑的可旋转EF320天线, 作为20m的辅助,同时在该水管上架设80m倒V,在20m主力塔上架设160m倒V或者Sloper,保证了高波段的高效辅助,低波段上辅助也能用简易天线开展。

后年的工作计划增高20m天线,增加20m固定北美方向的天线,可以不是堆叠,而是在附近另外的位置简易架设,增强20m波段的主叫能力。在东山顶 架设40m 4SQ,进一步完善辅助台的天线系统。


  • 第六次团体比赛

2014 CQWPX SSB 多人双机,详见2014年比赛记录 (上)。从简单的M2台过渡到相对完整的M2台,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完善主叫天线系统,也需要完善辅助台天线系统,这此比赛是一个开端。

原计划这次增加一副40m可以旋转的的三单元缩短型八木,5处实验了全尺寸单元后比较有信心,根据需求我设计了一副三单元全尺寸天线,天线设计没有问题,只是我担心理论和实际的误差,这幅庞大的天线只允许一次安装成功,没有调试的余地,压力有点大。

天线很快设计并组装起来了,为了不重复工作,还比去年底的计划提前调整了10m天线的布局,在西山顶和40m共塔。和我想象的一样,这天线安装太困难了,最终只能看着它躺在地上,而且10m天线的搬迁影响了比赛进度,在比赛中才把10m主叫天线架设到西山顶的塔上来。最终没有精力把15m辅助天线架设到原来10m主叫塔的位置,也没有来得及把冬天倒掉的架在竹竿上的740正V辅助修复,只能留到下一次比赛前去干了。

室内部分为了今后比赛的方便,我咬牙添加了2台3MN的2013功放,JAA帮我们升级的一台彩屏自动功放到位,居然还印上了BA4ALC的呼号,加上原来BY5CD的一台手动JAA功放也发回来了。包括3台419BPF和一台CB集成BPF,自己DIY了4个互锁装置,以及原来的2个SIX PAK,轻松构建成一套标准的M2配置,只不过因为辅助天线的不全,没有充分发挥出这套操作室配置的作用。


  • 第七次团体比赛

2014 CQWPX CW 多人多机,比赛情况可参考2014年比赛记录 (上),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多人双机的硬件组合,主叫和辅助天线旨在解决有无问题,用于对付WPX的多人多机比赛也是勉强可以胜任的。

有上路湾特色的天线群,竹竿和电线是亮点

延续上一次的比赛硬件,40m大八木仍然无奈地躺在地上,我们也没有确定到达是参加多人双机还是多人多机组,为了简化工作,重点做了辅助天线的架设,全部以倒V为主,覆盖了10-80米5个常用波段, 虽然是区区简单的倒V天线,但是能在大部分波段做同波段辅助,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考虑到SDR的使用,把原有倒下的740正V架设到西北最远端,作为接收专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多人双机的组合,除了高波段有三幅单波段天线外,其他都是用竹竿配合电线架设的实用天线,朴实无华。由于WPX比赛相对策略简单,最终我们选择了多人多机组,比赛中一台功放的波段开关出了问题,顶替上来的另一台功放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也彻底罢工,功放啊功放,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省心。在一个勉强的多人多机比赛中,大家努力破了记录,甚感欣慰,有ESA(OH7WV)在就是放心,但ESA已经跟AH0K耗上了,每年的两个CQWW比赛都将远征塞班,去完成他的大洋洲记录的理想,我们的硬件建设脉络越来越清晰,但是OP建设的道路却越来越迷茫。


BA4ALC/BA5CW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