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刚结束的2015CQWW SSB比赛(2015年比赛记录(下)),我们在上路湾参加比赛已经整整三个年头了。2012年的CQWW CW我们上山测试比赛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们经历了风霜雨雪,我们走过从电线到铝管的时代,我们从单人比赛起步,很快建成一个能做M2的大台,我们不断折腾,从理想走进现实,终于在三年后的今天,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多人多机竞赛台。我们欢迎五湖四海的ham上山来做客,从2012年冬开始,已有46位OP,91人次参加了15次大赛,我们经历了太阳活动的高峰,获得了无数的奖状和奖牌,打破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记录。
为了方便做客上路湾比赛的朋友,准备了如下资料:
1 上路湾路书
上路湾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的山区里,其坐标是N29° 40.385' E121°
37.690',离开上路湾最近的高速出口是S19横溪出口,离开高速后,选择走横溪方向,经明州大道到人民北路左拐到横溪镇。
 
穿过老镇区,过桥后右拐,直行到下图所示的梅岭五都头的进山路口。
 
一直沿山路到下图所示的三岔路口,在房子的边上能看见山顶的天线,再沿主路向前几十米第一条泥路就是上路湾的入口。
 
现在的很多导航软件都能查到上路湾,导航大约到这个三岔路口附近之后,只能靠这个标记自己寻找了。
2 熟悉天线
上路湾的天线主要集中在西山头周边

但一直延续到东山头(点击此处看完整版本的大图)

橙色的标注是主力天线,土黄色的标注是辅助天线,除160米只有一副倒L天线以外,其他波段都由主叫天线和辅助天线构成,其中10米,15米,20米的主叫和辅助天线都是可以旋转的八木天线,主叫和辅助天线东西方向错开距离,可以同时工作,其中主叫天线附近还配有同波段的倒V天线,用于快速切换全向收发,在多方向有传播时,免得大幅度旋转天线。40米的主力天线是位于西山头的固定NA/EU两个方向的四单元水平电线八木,山顶上同样有一副全向的DP,40米的辅助天线是位于东山头上的一副倒V天线。而80米天线是东边的4square主力天线和西边的水平DP辅助天线这样一对组合,由于4sq能快速切换方向,所以就没有配单独的全向天线。

上图的西面还有15米CL15主力天线,160米倒L主力天线,20米蜘蛛辅助天线和80米水平DP辅助天线,东面有一副40米倒V主力天线和接收天线。

3 熟悉室内硬件

如图所示是1-4号操作机位,其中1号和2号主打15米和80米波段,3号和4号主打10米和40米波段,在他们的对面还有5号和6号机位,主攻20米和160米波段,主叫机位配有自动功放,辅助机位上配有手动功放,桌面上配有相应波段的主叫和辅助的旋转器,但40米的方向是靠一个3stackmatch来选择,80米则是通过4SQUARE控制器选择方向。有全向主叫天线的波段都配有2或3stackmatch,用于在八木和倒V之间的切换或合并使用。

在MM比赛时,每对机位互为主叫辅助,白天以高波段为主,晚上以低波段为主,1/4/5配有自动功放的机位负责高波段主叫,2/3/6机位负责低波段主叫。在灰线前后的时段,6个波段都会同时开通,这时候6个机位各司其职,由7号机位根据系数重要程度做各波段的辅助。而在楼梯口的8号机位则是所有机器的服务器,运行本地的SPOT系统,同时还肩负SDR做CW
SKIMMER服务。

每个机位上都有一个互锁控制器,如果开关都打开,双方有同等优先级,抢先发射的优先。作为主叫时,通常关掉右边的开关,此时把优先级让给辅助,辅助可以随时插入呼叫,但辅助需要观察主叫的工作状态,最好是在主叫在空CQ的时候插入。高效的辅助可以获得更多的系数和QSO,有时候可能会干扰到队友的操作,但不要互相抱怨,主叫和辅助的配合一般都能很快就能熟悉起来。图片上还指出了BPF,在切换波段的时候要注意同步切换电台、功放和BPF三者到相同波段,为了以防疏漏,我们把它叫做1-2-3切换。以后会配上波段译码器,以增加自动化程度,但对于手动功放还是要人工切换波段并调节tune和load到适合的位置(我们通常会在功放上做标记)。

上图是一个天线切换机柜,这个柜子位于4号机位功放的右边,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我们放弃了使用2*6这类天线开关,每个天线座上都标明了天线名称,而正面的馈线上也都标记了所连接的机位,各组操作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此选择天线。请注意,我们的天线有的是可旋转的,有的只是全向的DP,请保持清醒的头脑,知晓你自己正在用哪一副天线,不要发生用全向天线还在使劲调旋转器方向这类笑话,更应该避免用错别的波段的天线,我们建议在更换天线后,最好把功放打到standby位置,然后用电台小功率先检查一下驻波。
4 值机方案

多人多机值机方案,作为参考,一般会有代号为A-J的10名OP,每三个OP一个组,另一个OP专司灰线时段的全波段系数辅助,当然多数时候有个别OP不能48小时全程参赛,需要有更多数量的OP补足时段的安排,通常来讲我们会选出ADG这三个OP为各组组长,由组长实际分配操作时段并决定操作策略。

上路湾的硬件设施更适合于参加M2比赛,M2由最少6位OP分成两组,A和D为组长,每组两名OP同时工作,一个负责主叫一个负责辅助,除了在同波段做辅助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规则用满到第三波段寻找系数的次数,波段的分配是一组负责10米、20米、80米波段,另外一组负责15米、40米、160米波段,但是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尽可能保持两个组都有最高效率的主叫,所以允许个别时段波段交叉,比如在傍晚的灰线时段,有可能是15米和40米同时跑主叫更合理,这时候需要两个组协调一下。
随着太阳活动周期进入低潮,今后几年的传播可能都不能满足M2的保持两个波段同时主叫有足够高的效率,我们有可能选择参加多人单机(MS)组,上路湾的硬件条件做MS比赛是比较豪华的,可以保证一个主叫,一个同波段辅助,一个甚至两个系数台,作为一般安排最少会由4个OP完成比赛,但这时候每个op48小时内的平均休息时间只有12个小时,显得局促,所以5-6个OP的MS组合也是比较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有机会开两个系数台并保证每个OP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5 食宿等后勤安排
每次比赛均应该安排专职的后勤人员,如果有冗余OP,那么也请有空的OP自觉参与后勤工作,后勤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整个团队的一日三餐,赛前计划并采购好所有食材,饮料和零食,按时准备好饭菜(三至四菜一汤),并保证热水供应,维持休息室和操作室的整洁。每个OP应自觉交纳餐费,一般控制在100-200元之间。上路湾有供15人用餐的餐具,所以不需要自带餐具。
 
上路湾共有10个床位,正好满足10个OP参加MM比赛的要求,床位最紧张的是比赛前一个晚上,但实际情况是有的OP不是48小时全时参赛,有的是比赛开始后才到达,所以通常冗余几个OP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一旦比赛开始,床位就比较空了。不过我们认为控制在12人左右是比较可行的,最多的时候接待过15个OP。上路湾的每个铺位都有一套枕头被褥,清洁也基本上有保证的,原则上不需要自带睡袋之类的,不过11月和3月的比赛期间,天气又可能比较冷,一床被褥不一定够,请各位朋友自己斟酌。
参考菜单 |
周五 |
晚餐 |
山下打包饭菜,啤酒,黄酒 |
周六 |
早餐 |
鸡蛋 |
馒头 |
稀饭 |
下饭菜 |
榨菜 |
周六 |
午餐 |
鸡汤 |
回锅肉 |
麻辣豆腐 |
小白菜 |
米饭 |
周六 |
晚餐 |
鸡汤 |
酸菜鱼 |
西红柿炒鸡蛋 |
蒜苔炒肉 |
面条 |
周六 |
宵夜 |
水饺 |
水果 |
薯片 |
咖啡 |
可乐 |
周日 |
早餐 |
鸡蛋 |
馒头 |
稀饭 |
下饭菜 |
腐乳 |
周日 |
午餐 |
鱼头汤 |
鱼香肉丝 |
韭黄炒鸡蛋 |
土豆丝 |
米饭 |
周日 |
晚餐 |
鱼头汤 |
宫保鸡丁 |
肉末茄子 |
大白菜 |
面条 |
周日 |
宵夜 |
方便面 |
水果 |
蛋糕 |
咖啡 |
可乐 |
休息室内有卫生间,可以淋浴,需要自带毛巾牙刷等洁具,为了保证安全,请在淋浴时拔下电热水器的电源插头。
 
6 公式化的比赛计划




原则上每个OP都需要自带耳麦和电键,我们没有固定的电台,每次比赛都需要借电台,我们希望有K3,7600的OP能随身带来比赛,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联络赞助商借到电台,这通常会是FTDX5000。比赛前我们需要逐一落实表格中的红色部分,这包括OP,比赛目标和硬件准备。按照表格去准备,基本能覆盖比赛的需要,而且参赛OP也能知道我们每个机位的大致配置情况。
7 变换莫测的传播和比赛策略
上一节中只有MM的计划模板里有操作时段分配的计划,而M2和MS的计划里都没有这一项,原因是MM没有选择波段的疑惑,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由于我们只用了7个机位来完成有同波段辅助位的MM比赛,所以还需要计划一下系数台不同时段的重点。然而对于M2和MS来讲,波段的选择尤其重要,M2现对还好一些,两个辅助位很快就能知道当前哪两个波段更适合主叫,即使事先不做计划问题也不算太大。对MS来讲,每个时刻只能一个波段主叫,这个主叫既需要有足够高的QSO率,而且还要考虑到基本系数的获得,在各波段上要做一些平衡,这就需要我们事先根据传播做好功课,以便有一个基本策略,当然这个策略也是在比赛过程中随时调整的,系数台有义务去判断当前哪个个波段更适合主叫,以提示主叫台适时切换波段。基于波段选择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比赛前获得传播预测数据,并且做好各时段的波段分配,我们会用两种办法来满足这个需求:
 
1 我们在每台计算机里都装了HAMCAP软件,同时启动了ionoprobe软件,可以获得实时、历史和预测的太阳活动指数和地磁活动指数,在HAMCAP中可以看见每一时刻各波段的大致开通情况,以指导我们的通联方向和波段选择。
 
2 我们在比赛前根据IONOPROBE给出的指数预测,用arrl天线手册中的传播数据查表,我们可以获得两张表格,一张是各主要大区的24小时信号强度,另一张是24小时40分区的详细信号强度,虽然这是一个预测数据,没有考虑地磁活动影响,但在多年的比赛中,给出的指导意义还是非常强的。当然还有很多软件可以给出更准确和详细的数据,但这不能代替系数台或辅助台通过实时收听获得的感受,所以我们也不去花更多的精力用软件计算更好的结果了。

上述数据是查表得结论,然后人工进行了波段和区域的筛选,我们的重点方向是北美和欧洲,这种筛选对于我们选择通联方向很有帮助。具体的数据可以在赛前发给大家的计划书里找到。
8 软件的杂项
比赛软件统一使用N1MM+,软件已经预装在各计算机里了,为了保持联网的各机都使用同一版本的N1MM+,比赛前一天晚上我们会统一进行升级,并且更新呼号库以及最新的CTY文件,我们假设各位已经比较熟悉N1MM或N1MM+软件的使用了,如果对软件不太熟悉,可以参考2015 BxHQ CRAC总部电台比赛手册,N1MM LOGGER+自定义WAPC比赛。里面的有关VPN和联网方法可以不用去关注,只需要关注N1MM+的基本设置和使用即可,N1MM+很容易使用,比赛前软件已经设置完毕,操作上的选项一般都在CONFIG和WINDOW里可以找到,如果很少使用N1MM,那么赛前话点时间熟悉菜单和基本操作是有必要的。
熟悉主要快捷键
主叫和扫地键 |
扫地键 |
F1 = CQ |
Shift+F1 = Call CQ and switch to run |
; or insert = 发送对方呼号和信号报告 |
Alt+U = 主叫/扫地切换,设置PASS频率 |
' = 发送TU并录入log |
Alt+Q = 返回CQ频率 |
Alt+R = 开关重复自动呼叫 |
Ctrl+上下箭头 = 在bandmap中选择QSO |
Ctrl+R = 设置自动呼叫重复时间 |
Alt+上下箭头 = 在bandmap中选择系数 |
Esc = Stop sending, stop repeat |
|
Shift+F1 = Call CQ and switch to run |
|
通用键 |
DX Spots和Band Map |
Ctrl+O = 输入操作员呼号 |
鼠标滚轮 = 缩放bandmap |
Ctrl+N = 在日志中增加一条备注 |
小键盘 +/− = 缩放bandmap |
Ctrl+W or Alt+W = 清除/恢复录入窗口内容 |
Alt+D = 删除spot |
SPACE or Tab = Move between logging fields |
Alt+P = 发送 spot |
Enter = Log it (see ESM mode) |
Ctrl+P = 发送不带评论的spot |
Ctrl+Q/A = 快速编辑上/下一个QSO |
Ctrl+Tab = Toggle to/from packet window |
Ctrl+D = 删除上一个QSO |
Alt+O = 把通联存入Bandmap |
Alt+H = 显示帮助 |
Alt+Q = 跳到本波段的CQ频率 |
Alt+K = 编辑自动呼叫信息 |
|
Alt+Ctrl+Enter = 强制录入一个非法QSO |
|
电台控制键 |
ESM 模式 |
Alt−F10 = 交换VFO |
Ctrl+M = 开关ESM模式 |
Alt+F8 = 返回上一个频率 |
Insert or ; = 发送对方呼号和交换报告 |
Ctrl+PgUp/PgDn = 上一个或下一个波段 |
Enter = 发送TU 并录入 |
输入CW/USB/LSB/RTTY= 设置通联模式 |
Enter = 重新开始CQ |
Ctrl+S = 设成split状态 |
Alt+Enter = 录入log但不发送任何信息 |
Ctrl−Alt−S = 开关split模式 |
Multi−User Mode |
Ctrl+Enter = 设置split频率 |
Alt+Z = 设置PASS频率,全局广播 |
Alt+F7 = 设置split频率或偏移量 |
Alt+I = Stack call in target |
Alt+' = 窄带滤波器开关 |
Ctrl+Alt+M = 切换主叫/系数台 |
录音:Crtl+Alt+Fn = 开始/停止录制F1-12的语音呼叫信息 |
熟悉一下CONFIG这个菜单,我们遇到的大多数疑问,解决方案都在这个菜单上,请事先记住更能,以便比赛时使用,甚至最好记住他们的快捷键,CRTL+O,CTRL+R,ALT+R,CRTL+M。

充分利用BANDMAP扫地,当调到一个频率,听到一个呼号,我们可以录入到输入窗口上去,但不按回车键录入LOG,这时候我们调到下一个频率继续找新的电台,刚才录入的那个呼号会自动显示到BANDMAP的相应位置,这时候不但你自己可以看见这个信息,其他台如果也在同一个波段上,在他们的BANDMAP上也能看见,而且这个呼号是粗体字,说明是我们自己找到的。用这种方法可以来回拉网仔细扫地,并记录下来,以便自己和同伴使用这些信息
BANDMAP上除了网上的spot和上述内部spot外,我们的skimmer服务器还会提供“机器人”听到的呼号,这种spot也是我们基本能通联上的台,他们的特征是带#号,我们需要优先关注。

在自动呼叫的按钮上点击鼠标右键,可以进入编辑自动呼叫信息的内容。

注意红圈指示的这些颜色,绿色是双系数,红色是单系数,蓝色不是新系数但没有通过该台,灰色是通联过了,本例中我们在15米工作,通联到了D4C这个双系数,看见还有很多波段都是新系数,20米很有可能也是开通传播的,我们有责任把这个台PASS到20米上去,我们在多机联网的窗口上可以看见我们20米波段的主叫在14.215上,这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对方PSE
QSY
14215,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确认对方是否能切换到我们需要的波段,比如本例中我们想和对方约一个160米的通联,我们也可以询问“QRV
160? ”对方回答“OK”,也许还会来一句“FREQ?” 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1823”。

另外一项就是关于比赛录音,我们习惯在主叫机位上把电台的音频连接到计算机的声卡上进行全程录音,请在比赛前打开录音软件并打开录音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