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CW业余无线电竞赛

主页 返回 竞赛专题 设台专题 DX统计

BA5CW 2023 IARU HF SOAB CW HP

BA5CW

大部分时间的IARU HF比赛都作为BxHQ(IARU HF HQ在中国——BxHQ)的成员参赛,很少有自己的个人比赛,2023年的BxHQ放到了43分区,因此有了个人参赛的可能。 除BxHQ外,之前的几次个人比赛如下:

成绩最好的是2012年在鄞州中学参加的高功率全波段混合模式,那次为WRTC2014积分,所以很认真。2023年有点临时起意的意思,只是恰逢WRTC2022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BA1RB和BA4TB代表24分区东部队伍参赛,比赛前在他们的群里预热了很久,想着要参赛支持一下,实际上他们的参赛也使笔者回忆起9年前那次的W1K 2014 IARU HF WRTC MIX 2O2R LP无辅助,能有这样的经历作为ham还是很难得和难忘的。

比赛设备:和上个月遥控参加AACW比赛一样,使用FLEX 6400+ACOM 2000A自动功放,10m-15m-20m Y3D16三波段天线@20米高,40m Y40H3 三单元加感八木@25米高,80米架空地网GP,他们都被接到同一个4O3A的天线切换器上,全程遥控电台、功放、旋转器、天线切换等所有设备,没有用到SO2R之类的技术。 天线切换开关在设转成静态IP后,自动离线的问题有很大改善,但仍然出现两次掉线,其中一次比较严重,远程无法复位,幸好BG5EHX正在现场装太阳能系统,顺手开关电源复位了。而ACOM 2000A因为没有接波段联动,靠射频驱动有时候切换不上,需要通过监控视频确认切换情况。另外功放保护数次,多为ARC保护,可能是应为天线切换系统或者馈线不可靠引起的“打火”保护,保护后自己并不能马上知道,只有长时间呼叫无果才会发现,整体这种情况累计约1小时,这些时候的CQ几乎无人回应,一般需要10多分钟才能意识到,一个完全成熟可靠的远程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次比赛开始后还很休闲,玩了半小时后停下比赛吃完饭,之后就忘记了给WRTC台和HQ台送分的初衷,一直干了个通宵,晚上的传播比想象中好,连最低谷的时候都能做40-50QSO/小时,比赛前10个小时QSO约700,这时候高波段北美和日本还没怎么通联过,白天速率会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趋势有望可以超过2012年那次混合模式,也有可能超过OH2PM创造的同组纪录。可家里领队早晨七点起来发现笔者居然一晚上没睡,责令立刻停机睡觉,此时正好是北美有起色的时候,从前一小时美东的速率就可以预见接下来几个小时的美日台会在15米上起比较高的速率,很无奈,还是身体要紧,过了以前那样不顾一切疯狂比赛的年纪了,见好就收吧。补觉到中午才起来继续后面的比赛,由于已经浪费了4个小时的最佳时间,对比赛破纪录的事情就没那么在意了,到吃饭时间该停就停,也遇到设备问题的暂停,log分析软件显示总共参赛17小时不到一点。QSO1230个,系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甚至比有的年份的10几个HQ台加起来的还多,如果加上那休息的7个小时,不要说系数的继续增加,仅QSO可以增加400-600,破纪录是铁定的,的确有点遗憾。

没有预先准备传播数据,在比赛开始临时抱佛脚用VOACAP网站的数据做了个简单分析,80米和10米传播很差,可以不作重点,主要的传播在20米和15米,这两个波段24小时开通北美或欧洲,由于重点针对WRTC比赛的关注,即便是欧洲方向的噪声比北美方向大10dB以上,大部分时间天线还是指向了欧洲,牺牲了不少QSO。实际比赛的时候并没有放弃10m,毕竟是有系数的,尤其是那些HQ台,传播很差也能通联到,晚上的时候40米和80米基本上就是抽空去看了一两眼,能通上个把系数就算了,40m的主要得分是第二天傍晚到比赛结束那段时间做的,真正40m传播好的时候,波段噪声反而高,40m很难跑起来,所以还是用20m去代替了。这次的系数是亮点,QSO速率却很一般,最高速度每小时仅94QSO,居然没有超过100的,每分钟4QSO的次数也只有6次,其中两次在晚上,4次在白天。

比赛结果:#1 中国,#5亚洲,ITU 44分区新纪录


借本文记录一下BA1RB和BA4TB两位参加意大利WRTC2022的比赛,以下是BA1RB赛后的初步感受,基本上涵盖了比赛概貌:

刚刚结束比赛,睡了个觉起来,给大家快速报告一下比赛情况吧。我们抽到了I44B,在一个内陆的地点,不错的住宿条件。从成绩上来讲,24小时通联了3965个QSO,276个dxcc,176个HQ,总分507万。在58个队里面排44位,与前一名就差四分之一个系数或者2-3个QSO。我们计划是4200-4500QSO,预计排在中间的位置,当然,由于对这边传播不太了解,最低的要求是不要在最后10名之内。传播跟在北京很不一样,北美的信号很稳定,加勒比的信号跟北美信号没有太大差别。JA和BY只通联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台。通联到的第一个国内台是BD7MM。先总结几个点吧:

1,这是个世界顶尖高手的比赛,各个team都很强。我们BY team虽然在开始的时候由于发CW的问题耽误了几分钟,但在开始一段时间的实时分数表上我们也进入到了20几名。

2,主要的变化在于进入到一段传播的低谷期,每个波段我们去check,基本上通不到什么台,我相信这段时间有欧洲操作经验的人应该知道怎样维持速率。据说从实时记分表上这个时候我们名次掉得比较厉害。

3,最后3小时的冲刺做得不错,我们发现了10米的开通窗口,通联到了10多个系数,速率也还行,虽然总体10没怎么开通。

4,这次的规则是ssb基础分比cw要高。特别是欧洲本地的qso,分数要高50%。我们总共只有不到20%的ssb。这个我们尝试过几次,但ssb叫了很久没台,回到cw就能通联。我们没有平衡好ssb和cw的关系以拿到高分。

5,最重要的是系数在电台之间的传递。这个我们没做好,中途我只做过1-2次。这个跟我们平时的操作习惯相关。事后裁判跟我们说即使他们玩rdxc这样的小比赛,他们pass系数的次数基本在150次左右。

6,我们的场地在内陆,天线被一圈高的树包围,天线10米高,树应该有20-30米高,树离天线不到20米。在传播低谷的时候,这个对发射的影响应该有不小。

7,这次除了开始发cw出了点问题以外,全程波段天线自动切换,功率,电脑等等没出问题,完整完赛。

8,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欧洲比赛,除了研究2018 WRTC的传播规律以外,我们在比赛过程里也随时监测其他频段。我们应该是找到了好几个开通窗口,但肯定也miss了一些。

先写这些吧,今天参加组委会安排的汽车之旅,今天去参观杜卡迪、玛莎拉蒂,法拉利的工厂,在车上,应该快到了。

感谢BA4TB,也就是江湖人称二爷,我的partner。二爷绝对是世界级的operator,操作非常流畅,低调,虚心,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比如大原图打印,给裁判的那个每个耳朵听一个电台的设备,等等,跟世界顶级的operators也比较熟。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愿意陪我们来到这个打车都打不到的意大利小城,分担了行李份额,使得我们带了足够的备份设备(还好没用上)。也感谢他们的理解,我们在竞赛过程里需要完全关闭手机,他们联系不上我们。在国内我们经常参加比赛时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他们,再次感谢。

感谢CRAC和国内的爱好者们,出发之前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借机器、电脑、设备,以及提供各种便利,使得我们能够成行及完赛。我们也从2006 wrtc team和2014 wrtc team学到了很多。我相信下次中国队会在业余无线电的顶级赛事上会表现得更好。

他们是BY历史上参加WRTC比赛成绩最好的一个团队,非常值得祝贺,因为笔者参加过WRTC,所以比较清楚国际级选手的水平,可以说前20名都是顶尖高手,我们的水平和剩下的大部分台是接近的,发挥好,或者运气好,应该可以做到30名左右,但是更差一些也是正常的,这次BA1RB他们如果对欧洲本地竞赛经验更丰富一点,抽签运气也更好一点,估计能到30-40之间的名次 。总体来讲要向两位高手学习和致敬,有实力且低调,第一次参赛能取得如此成绩是符合大部分国内爱好者的期望的,也可以看见这些年来,我国的业余无线电界有了长足的进步。

2023年7月11日新增:昨晚WRTC2022落下了帷幕,今早看见了各队最终成绩的详细数据,这里先不说恭维的话了,就笔者对比赛的认识而言写一些感想。BA1RB/BA4TB团队名次上升2名到42名,原排在前一位的代表24分区西区的VR2XAN/IK2PFL最终名次下降了好几名,并不意外地发现他和他的意大利老乡是奔SSB单项竞争去的,SSB比例高达41%,这符合笔者的预想,SSB是VR2XAN本人的强项,但SSB错误率天然高一些,他们是1.7%,显然系数的错误多了。而BA1RB/BA4TB团队的SSB比例为20%,在这次的竞赛规则下,也许略微偏少了,对欧洲本地SSB高50%的得分本可以在传播低谷的时候充分利用,1.6%的错误率是个中等水平,属于发挥不错的。

笔者关注的另外一个是JH5GHM,2014开始多次代表日本参加WRTC,很多时候生活在美国,2018开始成为“准美国队”,他一直以来并不是日本WRTC积分的最高分,最高分永远是JH4UYB,可能是比较超凡脱俗,JH4UYB从来不报名参加WRTC,名额自然落到的第二名 甚至第三名上,这次WRTC2022,日本所在的25分区由原来的一个名额,变成和19分区分享两个名额,JH5GHM是第三,除JH4UYB外,日本 积分第二名的JH1EAQ不知何故也没有参赛,积分第四的JA1BJI\JR2GRX队最终排名49名。这次JH5GHM\WA1Z团队第22的排名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和之前的变化太大了,是JH5GHM经过这么多次WRTC后水平提高了?经验丰富了?还是队友强大了?看WRTC2018,他俩获得了41名,回看WRTC2014 JH5GHM\JA1OJE排名57,这也是笔者当年可比性较高、想赢而且赢了的对手,同样从2014开始参赛,笔者不禁联想如果自己也在前两次的WRTC积分上继续奋斗,也许可能有机会和他们一样有较大的提高,至少心理更稳定,而且这几年对频谱的利用和找系数的经验也有很大提高,有一点点羡慕他们的多次参赛经历并不断进步。9年后 回看WRTC2014,仍然认为当时的失误在于硬件备份、规则理解和逆境比赛的心理调整上,归根结底在于参赛经验上,以纯QSO操作水平来讲的确可以排名在30-40名之间,这才是我们BY OP的真实水平,加以系数能力的提高,甚至有可能冲击20-30的排名。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原来东南亚大区从1个名额扩展到2+1+0.5+1个名额后,新增的团队几乎集中在同一个名次区间,分别是42 43 44 45,理论上讲27+28分区的9M6NA\K5WA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团队,另一个BY没有竞争到的0.5(CQ23+18分区)是RM9I\UN9L,排列在了24名,显然俄罗斯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BY。WRTC2014在被采访的时候,笔者曾经说过会再来WRTC赛场的,可是2018和2022笔者却因为减肥和身体原因食言了,而且今后也没有能力全时参加48小时类的几个特别重要的积分赛,在赛场上客观原因都不是借口,比赛就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表现,不管你的短板在哪里,结果是不听解释的, 下一届WRTC2026英国只能在赛场外关注并加油了,希望BY有更多的入选队伍,也取得更好的成绩。应该说有幸能参加过WRTC比赛已经十分幸运了,作为一个ham应该感到满足。

BA5CW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