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CW业余无线电竞赛

主页 返回 竞赛专题 竞赛记录 设台专题

第7个DXCC——东沙群岛BQ9P

BA5CW

中国包括了BY(BA6BK/7) BV(BV0IARU) VR2(VR2IO) XX9(XX9AU) BS7H(BS7H) BV9P(本篇)以及我国ham没有远征过的南沙群岛。

东沙岛在2023年CLUBlog的需求排名中列第六,属于非常稀有的DXCC字头,笔者2002通联上纯属无意识的追逐,只因比较近,成为早期获得的字头(第七个),2003年的远征中得以确认,20年来,再也没有过远征。这里借用BV3FG http://www.x-net.idv.tw/bv3fg/的文章,介绍东沙岛:

BQ9P东沙岛2002  

BQ9P 队员在东沙机场与 C-130 运输机合影,左起 San / K5YY, Wang / BV5CR, Steve / K4WA, Robert / BV3FG, Igor / W0IZ, Gary / W5FI,前面为队长 Paul / BV4FH

  6/03 星期一 天气:晴 整装待发

早上四点半起了个大早,梳洗一番之后,开始把装备从5楼搬到楼下巷子外面的车上,这次到东沙,我个人带去的装备计有 ICOM 736ICOM 737AQRP PLUS500W 功率放大器、35A 电源供应器、个人工具以及各式零配件一箱、折迭铝桌一张、玻纤钓竿 2 支,算算重量大约接近七十公斤。因为住的是老旧公寓,没有电梯,搬这些东西可真是一步一脚印,想想十一天后回来,还要搬上来一次,不禁令人头皮发麻。六点整,准时由新竹出发前往丰原,七点半,边走边问路终于到了 Paul / BV4FH 的家。先前虽然和 Paul 有过密集的电话联络,不过今天才算是第一次 Eye Ball QSOPaul 原本为海军陆战队军官,十几年前因车祸受伤,需藉助轮椅行动,自军中退役转为经商。随着 Paul 一起出现的是 Gary / W5FI 以及 Igor / W0IZGary 拥有多个博士学位,目前在密西西比大学心理系的博士班任教,曾经到过直布罗陀 (ZB2) 以及澳门 (XX9) 设立电台,报务、话务、RTTY 的功夫了得,这次远征的 RTTY 部分就要靠 Gary Igor 原本是苏联人,专长为生化科技,二十年前逃到美国寻求庇护,Igor 说现在晚上偶尔还是会做恶梦,梦到他被 KGB 迫害的情景,Igor 主要是作 CW 通讯。

不久之后,Wang / BV5CRSan / K5YY 以及 Steve / K4WA 也来了,Wang 年已 70,但是身体硬朗、精神抖擞,举重提物不输年轻小伙子,他是中华民国业余无线电卫星协会的前理事长,以前中华一号、二号卫星发射升空,他都是全台第一个接收到卫星讯号的人,也难怪曾经发生过太空计划实验室的研究员,一次有 27 个人到王兄的家里向他请益,可惜这次远征不做卫星通讯。王兄历来都担任远征队的总理大臣,小至一支笔,大至一台发电机都归他管。

San 以前是个医生,在业余无线电里面他的名号可是相当响亮,San 曾经担任过 DXAC 的主席、有过 10 次以上的 DX 远征经验、WAZ 75meters SSBDXCC 160m in 1980 #18Top Honor Roll Mixed/CW and PhoneWAS 6 and 2 meters etc..... 族繁不及备载。

Steve 身高 194 公分,是这次远征队里最高大的人,目前经营土地买卖,有过多次 DX 远征经验,经常和朋友组队参加通信比赛 Multi-Multi 的组别,一看就知道是实战经验丰富、膀胱有力、适合长时间坐在无线电机前做 QSO 的铁人。

BQ9P 的装备打包好堆在 Paul 的家门口,我们的个人行李还不包含在里头。

人员到齐,开始将这次要带去的装备一一清点、做最后的检查、装箱、打包以及在箱外做明确的标示。这次带去的天线有 C3S 两组 (14/21/28MHz)Force 12 2/2/1 WARC Band 定向天线一组、Dianomd 50MHz Yagi 一组、Titanex 垂直天线两组,其它的笔记型计算机、无线电机、功率放大器、电源供应器、相关的零配件、绳索、电线...... 就不需详述,此外还有一台 7KVA 的汽油发电机 (110V/220V),粗略估计大概带了 700 公斤的装备。看到这一堆装备,我开始感受到远征的气氛。

以前到野外去操作无线电是为了满足自己通讯的欲望,可以自己挑合适的地点、有传播状况再出门、只通自己喜欢的频段、只带刚好够用的装备。远征通讯则截然不同,主要是为了满足世人对 DXCC 的追求,好不容易有远征的机会,就要把最好装备带去,在安全无虞的前提下,克服天候、架设地点等等的限制,想办法把信号弄到最好,期使全世界都能听到 BQ9P 的声音,此外还要有各种备援计划以及灵活的头脑克服突发状况,绝对不能在出发以后发生一拍两瞪眼的事。

打包完毕以后已经是下午三、四点了。下午六点,货车抵达,把装备全部搬上货车,接着小巴士抵达,人员上车开往屏东,在上交流道以前,San 特别要求司机要找一个槟榔西施最辣的槟榔摊,买两包香烟,然后给槟榔西施照张相片留作纪念,看来这个台湾特有的景象,的确让老外心动不已。

到达屏东以后,住进离机场最近的米提汽车旅馆,然后一起到附近的小摊吃姜母鸭,我们特别向老外推荐金门高粱,刚开始他们都说好,后来渐渐体会到高粱酒的厉害,纷纷改喝啤酒。(PS: 不知道该怎么向老外解释高梁是怎样的农作物,因为高粱酒的标签上有两只金龙,所以我们就称高粱酒为 Double Dragon。)

回到旅馆,把装备从货车上卸下来,又是满头大汗,今天这些装备上楼、下楼、上车、下车已经好几遍了,明天还要再搞一次,赶快洗澡睡觉比较实在。

午夜一点半,熄灯。

第一天 6/04 星期二 天气:晴午后转多云 酷热而忙碌的一天

来到东沙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水波不兴的舄湖。

早上,在牛毛细雨中将所有装备搬上南巡局派来的货车上,我们一干人等则徒步慢慢向两公里外的屏东机场前进。走进机场不久,就看到路旁停了两架除役的飞机,一架是 C-46,听说这架飞机以前是老蒋的座机,另外一架是 C-119,也就是俗称的老母鸡。到达候机楼以后,王兄负责 CHECK IN、办理保险,我和 Paul 则负责行李托运,经过繁杂的通关手续以及一连串的等待之后,终于搭上小巴士来到停机坪登上飞机。

C-130 是从机尾登机,为了方便拆卸座位来载运大型货物,它的座椅是用铝架以及帆布、网绳做成,共有四排,大家肩靠肩、面对面、膝促膝而坐,由于天气已经放晴,舱内十分闷热,待人员以及装备就定位,引擎才开始发动。C-130 引擎声其大无比,此外不晓得是发电机还是什么增压引擎发出高频率的噪音,相当刺耳,我们就这样呆坐在舱内受噪音的煎熬将近半小时,飞机才开始滑行,起飞之后,阿弥陀佛!尖锐的噪音不见了,只剩下引擎声,下次如果有机会坐 C-130,千万不要忘记带耳塞。

东沙的行政划分隶属于高雄市旗津区,而东沙渔民服务站的门牌号码就是高雄市旗津区东沙 31 号。

经过大约一小时的飞行,十一点左右飞机终于降落在东沙机场。走出舱门,迎接我们的是炙热的阳光,也难怪收假的官兵早就不见人影,只有新来乍到的我们赶紧换上 BQ9P  T-Shirt 排排站与 C-130 留影纪念。岛上指挥官对我们相当的体贴,早已备妥一部小货车载我们到东沙渔民服务站,不仅如此,渔服站寝室的冷气也早就开起来了,这一点老外最高兴了,马上冲进寝室享受岛上难得的奢侈。可惜我天生劳碌命,还要随货车回去机场搬运那 700 公斤重的装备,搬东西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天气热也是小事,可恼的是我的短裤在蹲下去搬东西的时候竟然裤底开花了,这可是我这一趟来东沙最体面的一条裤子,现在竟然@#$%... (特别感谢黄庆福排长以及开货车的战士,帮忙我把所有的装备搬上车,尤其是那部 7KVA 的发电机要搬上后挡板无法放下的货车,真的是超级任务)

午后,不用我多说,自然是顶着大太阳架设天线,计划是在今天下午把 2  C3S 以及 WARC Beam 架设起来。我们的分工很简单:Paul 和四位老外负责把所有的单元组合起来并标明各单元的排列顺序,而装备几乎都是由我和王兄打包,我们就则负责其它所有杂七杂八的工作,例如装备拆箱、电台摆设、电源线及同轴电缆的铺设、天线支撑杆组立等等工作。

严格来说,我们工作的速度并不算快,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有三个原因:

  1.  Beam Antenna 是放在两个大箱子里,而去年拆天线的时候并没有做好明确的 标示,所以组装天线就像是拼图游戏,要一边要看说明书,一边拿着尺找出铝管。
  2. 老外没有携带个人常用的工具,缺什么工具的时候,就要到处寻找我和王兄,这样 两边的工作都会被打断,如果我正好在用别人想借的工作,等来等去,耗时更久。
  3. 没有随手将零件以及工具放至定位的习惯,结果大家满地找工具。

我想,不管是远征还是办通信活动,这都是经常碰到的问题,只不过历史一再重演,很伤脑筋。

下午四点多,天线组装完毕,开始将天线立起来。第一支 C3S 是架设在水塔边,应该是最容易架设的一支,不知道是过于兴奋还是大家觉得容易,可能没有经过详细的沟通说明、仔细的确认 Guy Wire 长度以及 Guy Wire 的固定点,说说就把天线撑起来了,到了一半才发现 Guy Wire 有的太长、有的太短,原本找好的固定点角度不太对(有可能是去年拉了 4  Guy Wire,今年只有 3 条,但是我们沿用其中的三个固定点),结果一阵手忙脚乱,天线是架设起来了,但是支撑杆有一节稍微弯曲,Guy Wire 截长补短而且绳尾散乱,看了令人心疼,而且大家心情也很差。(PS:截断白绞绳之前必须先将截断处用胶布贴好,否则截断之后绳尾就会散开)。

架设在废弃炮台的这支 C3S,只有使用两节支撑杆,离屋顶高度仅 4 公尺,所幸天线的的位置在屋顶的角落,所以实际上算是离地面 8 公尺,通信效果还是很好。

记取教训是进步的动力,第二支 C3S 是架设在废弃的机关炮塔,这次我和王兄先把没有天线的支撑杆架设起来,量好每一段 Guy Wire 的长度,再把支撑杆放倒。看起来好像很顺利,结果更惨。就在我去拿其它东西的时候,原本摆好的 Guy Wire 已经被搞混了,人员的走位也错误,又因为支撑杆下方靠在短墙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第一节与第二节支撑杆中间的衔接管,结果衔接管严重弯曲。最后只好把天线放倒,拿掉最后一节支撑杆,重新架起来,损失了两公尺的天线高度。

第二支 C3S 架设好以后,天色也暗了。经过两天的旅途劳顿、酷热的天气、架设不顺利,而 C3S  10 米波段的驻波比偏高,只算是勉强可用,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怎么愉快的吃便当。

晚上八点多,BQ9P 发出信号,与 Pilot Station 通讯,接着就由 K5YY/San  20  SSB 以及 K4WA/Steve  15  CW 开始工作。由于只有两个电台可以工作,Igor  Gary 先去休息,准备半夜接手,而岛上指挥官即将返台休假,我、王兄以及 Pual 乐得清闲,接受指挥官以及副指挥官的邀约,就近在树底下泡茶、喝小酒、嗑花生米,聊聊东沙远征的历史、岛上的生活以及东沙是否适合开放观光等等话题。

这就是我们酷热而忙碌的第一天。

第二天 6/05 星期三 天气:晴时多云偶阵雨 突破心理障碍

早上起床,肩膀有点酸痛,可能是前两天搬太多东西。趁着太阳还不大,自己一个人把 米波段的 Yagi 组起来。电台里,只有 Gary  15 米努力,考虑了很久,我决定操作 20  CW

远征的人开机通讯,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什么我要考虑很久呢?说来也不怕大家笑,我参加过不少通信比赛,能参加远征对也表示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定,但是我还是有一层心理障碍,那就是怕自己没有办法处理好 Pile Up。在通信比赛的时候,虽然频率上相当吵杂,但那都不是和我通讯的对象,我是把他当作 QRM 不予理会,而同时呼叫我的电台最多只有三、四个,也不难处理。远征者要处理的 Pile Up 就不一样了,同时可能有数十甚至数百个电台,每个都是远征者的通信对象,因此在抄呼号的时候很容易分心。如果 Pile Up 处理的不好,不仅通信速度降低,甚至招致民怨,那我不就变成砸锅的人了吗?我想:每个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的人,在发出第一声 QRZ 前应该也都会面临那一丝丝的犹豫吧!

终于,深深吸了一口气,发出 CQ CQ DE BQ9P BQ9P K,马上有了响应,好像别人早就等在这个频率。很快的完成结束几个 QSO,剎时,Pile Up 一拥而至,什么呼号都抄不起来,赶快宣布 split 操作,然后就开始频频『出槌』了!

我所操作的这部无线电机虽然有加装 500Hz CW Filter,但因为是装在第一中频,效果不佳。(如果只装一个滤波器,最好是装在最后一级中频,也就是 455KHz 那个中频)。因为滤波器效果不够好,在 Pile Up 里抄收信号就稍微困难一点,往往只抄到部分的呼号,一个 QSO 要确认好几次才能完成。QSO 速度一旦变慢,Pile Up 的电台就容易抓到我的收听频率,然后一堆人挤进来呼叫,耳朵都快震聋了。此外,一开始的时候,我把电键速度调慢,原本以为这样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但是 Pile Up 一来,一紧张、手指的动作就加快,无法与电键配合,虽然我马上调整速度,不过很奇怪,就是找不到我原先习惯的速度,然后就经常打错电码,真是丢脸。

东沙营舍的屋顶有很多沙包堆置而成的掩体,我们就地取材利用沙包作为 Guy Wire 的固定点。以后野外通讯我会考虑带几个小肥料袋,相信会很实用。

既然上机是这么可怕的事,那么我就去架天线好了。于是到屋顶上,看风水测方向,把 WARC Beam 的所有准备工作做好。有鉴于昨天惨痛的经验,我在准备所有的器材并想好细节之好,把大家都找来,仔细的说明我打算怎么做,San 在听了我的规划之后,提出了一点修正的意见,我觉得合理也欣然的接受,然后就分配每个人的工作,San  Steve 负责把天线撑起来,GaryWang 和我各就定位负责拉 Guy WireIgor 负责到处走动看支撑杆有没有和地面垂直。一声令下,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很顺利的,天线就立起来了。

天线立起来之后,昨天相当郁卒的 San 显得很高兴,看到 Paul 就详细的把刚刚架天线的经过说了一遍:『 Robert did a good job..... This is the team work. 』我则利用大家在量 WARC Beam 驻波比的空档把 6 米的 Yagi 架起来。等我走进电台, San 走过来向我报告:『 Robert, The VSWR on 30 meter is......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可惜我英文不够好,不知道该用什么谦虚的词句响应,只好告诉他:『 Not only me, EVERYBODY did a good job. By the way, we have a six meter beam now. Maybe you want to try it. 』过了一阵子,San 看到我又跟我报告:『 Robert, the SWR for 6 meter is 1 to 1. Good job. 』看来 San 真的很高兴,只差没把我抱起来。我也是很高兴,一天被前 DXAC 的主席称赞两次,我表面上装酷,其实心已经飞上云端了。

下午,天气由晴转阴阵雨,气温总算是比较宜人。现在我们有了四个电台,不过白天没什么好传播,大家都躲在寝室睡觉。我则利用这空档时间来个雨中漫步,顺便寻找 Field operation 的地点。

依照这次 HF 天线的配置,有两组 C3S 负责 14/21/28 MHz,一组 Yagi 负责 WARC Band,另外两组 Titanex 负责 73.5 以及 1.8MHz。低频段在夏天的 DX 通讯效果是相当差的,换言之,我们最多只有三个电台工作于 10 ~ 28MHz,就我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够的。

立于东沙码头的『东沙碑』,上面简单记载着东沙的历史。

东沙大王庙是岛上唯一的庙宇,庙里面供奉关圣帝君。

当年就是这艘木船载着关老爷的圣像,漂流到东沙岛来,这艘小木船置放于庙旁。

此外,我个人热衷于 QRP 通讯,相当了解 QRPer 对于 2xQRP 的渴望,所以我计划再增设一个 QRP 电台,一方面满足 QRPer 的需求,此外,用 QRP 来通亚洲地区绰绰有余,这样也可以分摊 Main Station 的负担,让 Main Station 专做 DX。不过接收 QRP 信号最怕干扰,所以需要远离主电台,另外找地方操作。为此,我带了两支钓竿以及电线,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架设任何频段的 GP 了。

走来走去,挑了几个地方,记下来给以后去东沙的人参考:

  1. 指挥部:这里有个三、四层楼高的建筑,理论上是最好的地点,不过有点像是到总 统府的屋顶去架电台玩无线电,要获得批准是相当困难的,我自动放弃。
  2. 东沙大王庙:这里的优点是水电方便,不过树木茂盛,要设法让天线高于树木通讯 效果才会好;此外庙里一直播放佛经,是难以克服的 QRM。如果定力相当足够的人 可以考虑这个地方。
  3. 东沙国军公墓:这里有铁皮浪板搭成的棚子,可以遮阳避雨,旁边还没有长大的树 木刚好可以用来固定天线,我个人选择这个地方。
  4. 东沙码头:想当然尔,地势平坦开阔,不过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如果可以克服这 个问题,这是个好地方。

地点虽然看好了,不过老天爷不帮忙,只好明天再说了。

晚上,三个老外很努力的拼业绩,一个先去睡觉打算下半夜接手,我和 Paul 则坐在电台外面的走廊讨论 Low Band 天线的问题。在我的看法,夏天 Low Band 要通 DX 真的是很困难,40m 还有一些作为,但是 80/160m 或许只能通达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如果扣掉日本电台,其它国家有在玩 Low Band 的人真的是可以一个个点名数出来,而这些人可能在前几年就已经通到 BQ9P 了。再从这一阵子的传播状况来看,15m 波段可以一直通到下半夜,这样 Low Band 对亚太以外的地区希望是很渺茫的,就算南半球现在是冬天可以试着走 Long Path,不过信号要穿过两次赤道,我觉得也没什么希望。

此外,160m 波段的 Titanex 总长为 27 公尺左右,差不多是一座高压电铁塔的高度,要把十四节铝管结合起来、把 Guy Wire 整理好然后竖立起来,可能要花不少时间和人力,况且 Titanex 去年带来东沙的时候被风吹断过,断掉的铝管也没有修补,如果架设到一半才发现问题没办法克服,岂不是前功尽弃。

所以我建议只架设 40m  Titanex80m 的目标放在亚太地区,使用 dipoleinvert L 或是 random wire 都好,至于 160m 干脆放弃。

Paul 基本上不反对我的看法,不过他认为 Dxpedition 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达成我们对全世界火腿的承诺,而且目前白天传播不是很好,架设天线不会影响 QSO 的数量,除非问题无法克服,不然不能轻易放弃 160m

我想,每个人的个性和经历都不尽相同,而学习这种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放弃的远征精神,应该是我来东沙最大的收获。

第三天 6/06 星期四 天气:阴有雨 台风来袭

来这里第三天了,一大早,只有 Igor  15m CW 工作,其它波段乏善可陈。

San 一大早坐在门外研究 Titanex 的架设及调整

下午,王兄带我到岛上逛逛,顺便到福利社买点饮料回来让老外解解馋。回来以后,我们开始组装 TitanexTitanex 垂直天线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底端是五段粗厚的铝管,接合以后大约是 10.4 公尺,约略为 40m 波段的四分之一波长,接着是五段含钛的铝合金,加上前面的五段铝管,总长约 19 公尺,接近 80m 波段的四分之一波长,最后是四段细薄的铝管,接合后整组天线长达 26.7 公尺,这样的长度距离 160m 波段的四分之一波长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需要在天线底端加上 Tuning Network 取得谐振以及匹配。

组装 Titanex 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每个部分的每一段铝管与衔接管看起来都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有螺丝孔的位置小有差异,偏偏去年将天线拆下来以后又没有仔细的做记号,所以今年还是要重新玩拼图游戏。拼了好久,终于把它拼出来了,不过第二部分的最后一节去年被风吹断了,还要去另外一组 Titanex 找一节出来替换才行。因为已近黄昏,当下决定在天黑以前到海边架设一组 40m 波段的 Dipole,这样至少晚上还可以多出一个电台来工作,顺便试看看 Low Band 的状况如何。

入夜以后,外面下起小雨,也刮起了阵风。6m 波段对日本有开通,做了一些业绩,同时,Paul  Wang  40m 工作,不过由于 40m  V dipole 离地面只有 8 公尺高,效果并不算很好,因此他们俩奋斗得很辛苦。

九点多的时候,副指挥官来到电台,通知我们在东沙的附近有一个热带性低气压,可能会发展为轻度台风,顿时,电台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我则安慰大家:台风十有八九会往北移,应该不用太担心。经过一阵讨论,决定没事的人晚上早点睡觉,因为明天搞不好还要将天线拆下来避风,我则负责摸黑把所有的天线支撑杆重新检查一遍,该固定的地方固定,该加强的加强。当我在屋顶工作的时候,Gary 很担心我一个人在屋顶,上来好几次问我要不要帮忙。其实晚上摸黑弄天线,对我来说是常有的事,不是什么问题,我反而担心他不习惯摸黑做事,要是不小心受伤,那就伤脑筋了,不过这种互相关心的情谊倒令人感到相当窝心。

固定完天线,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电台里只有 Gary  15m RTTY 奋战,因为我和 Gary 都还没睡,身为领队的 Paul 睡不着也不敢睡,就在 20m SSB 拼业绩。Paul QRT 以后,我就和他边聊天边整理去年留下来两团打结的 Guy Wire (for Titanex),整理好天已经蒙蒙亮了,Steve 也睡醒开始在 17m  QSO,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去睡觉。

第四天 6/07 星期五 天气:阴转晴  WARC Beam 故障,GP 显神威

早上睡醒已经是十点多了,外面飘着细雨,风比较小了,但是阵风还是吹得 Yagi 摇头晃脑的。照这个状况来看,我的野外操作是必须放弃了,我想了一下,这几天来我们在 10m 几乎没有进账,而 C3S 不晓得怎么搞的,在 10m 驻波比也偏高,那么我干脆就做个 10m GP 来使用。做好以后,效果不算差,我就一个人坐在公共电话旁的小桌子,一会儿 10m、一会儿 6m 玩了一阵子,不过传播状况并不好,去睡个午觉补眠比较划算。

傍晚,原本准备操作 30m  San 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跑到屋顶上去看 WARC Beam,又马上跑下来拿 MFJ-259 量天线的驻波比,这一量下去每个人的脸都绿了,WARC Beam 三个频段的谐振频率全都往下偏移 500KHz 左右。于是每个人停止手边的工作,帮忙把天线降下来找问题,一直弄到天黑,我们确定所有的单元和 Balun 都没有出问题,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最后决定明天白天重新调整天线上的短路棒。

WARC Beam 挂掉是相当严重的事情,这样子表示晚上我们只剩下 15m  14m 可以工作,而 40m 传播状况本来就不利于 DX。为了多出一个工作频段,我马上拿出第二支钓竿,在一个小时以内架设好 17m  GPSteve 迫不及待的用这支 GP 上线,马上引来欧洲的 Pile Up,大约过了四个小时,进账五百多个 QSO,这 GP 算是表现的不错。

第五天 6/08 星期六 天气:晴  铁达尼号重现江湖

一大早,耀眼的阳光再度露脸,我们的运气不错,热带性低气压没有发展成台风,低压中心也往东北移动。San  Gary 就到屋顶把 WARC Beam 调好,在中午以前又多了一些 QSO 出来。

早上十点多,我们决定只架设一组 Titanex,而且放弃最上面的部分,只架设 40m/80m 。当我们把 Titanex 抬起来的时候,乖乖隆的咚,十八米长的铝管就像蛇一样,感觉软软的,我实在很担心到底要怎样把它竖起来。当所有 Guy Wire 及固定点都准备就绪,Steve 从天线的中段将它提起来,然后一步步往天线的底部走去,慢慢把天线举起来。只见十八米长的铝管弯成一个大圆弧,好像随时会断掉一样,看起来实在恐怖。不过 Titanex 的妙处就在这里:它中段含钛合金的铝管管壁的厚度薄、重量轻,最重要的是具有弹性,所以我们只要把天线的底部竖直,甚至过头一点,靠着中段铝管的弹力,它自己就会竖直。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很难想象那个画面。

从渔服站屋顶看立于海边的 Titanex,感觉上有点弱不禁风。如果你仔细的看,你会发现它的长度和防波堤差不多长,而这只是原本 Titanex 三分之二的长度而已。

站在海边看 Titanex,铝管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看着十八米长的 Titanex 直直的站在海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实在很有成就感,大家都拿着相机猛力照相。

今天是周末第一天,下午我在 10m 专做日本电台,偶有几个欧洲的信号进来,不过信号都不强。傍晚的时候,Gary  Steve 到海边去调整 Titanex  Matchin Box,我也顺便去巡视连接 Titanex  Cable,这条一百多米长的 Cable 在前天夜里,海巡的弟兄连夜把两艘巡逻艇从海边拖上来避风的时候,被拖车轮子碾过而破皮,为了安全起见,我跟阿兵哥借来铲子,将 Cable 埋进沙中。

第六天 6/09 星期日 天气:晴 大家拼业绩

今天是星期日,也是来到东沙以后第一个不需要架设天线的日子,电台里终于出现五部无线电机同时都有人操作的画面。

周末,电台里终于出现五个人同时操作的场景。左边分别为 San, Gary,前面是 Igor 以及他的 Black Box,只看到背影的是 Steve。另一个人就是我,原本坐在公共电话旁操作,现在跑来照相。阿兵哥在打公共电话的时候,电话另一端的人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电话里有人哇啦哇啦的在讲英文?

前两天 Paul 特别交代我,有一些三等电台打电话到总会,希望 BQ9P  10m 给他们一些机会,因为这是国内大部分三等电台可以上线的频段,周末这两天一定要在 10m SSB 多停留一些时间,所以今天我的任务就是 10m 以及 6m。(PS:三等电台也可以操作 15m CW,不过会在 15m CW 上线的三等电台应该不多)

下午,10m 波段的传播状况不错,对日本以及欧洲都有开通,Pile Up 的状况也还好,不会大到难以处理,也不会少到门可罗雀,QSO 的速度大概维持在每分钟 2 个电台,偶尔切回 Simplex 停下来用中文问有没有台湾的电台,不过都没有反应,那种感觉,好像是被耍的呆子一样。

有不少日本电台在问:BQ9P 什么时候会操作 29MHz FM?老实说,我根本没有操作 FM 的打算,因为 FM  SSB 都是话务通讯,在申请 DXCC 奖状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效力;再者,FM 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传真的音质,要用 FM 来抢 Pile Up 实在本末倒置,况且 FM 也不适于好几个电台同时发讯号。后来实在熬不过众多日本电台的要求,而且传播状况也还不错,我宣布 QSY  29MHz FM,但是只做 10 分钟。这下子不得了了, 29MHz 人头钻动,信号全部混成一团(比国内香肠族的盖台还可怕),10 分钟,很辛苦的通了 20 个电台,赶快宣布回到 SSB,还好事先声明只做十分钟,不然这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关上。

在众多日本电台的 Pile Up 中,夹杂了一些东欧的讯号,于是我挪了一些时间留给欧洲。有个欧洲的欧吉桑,通到 BQ9P 以后,一直要我告诉他我的名字。面对这种情形, Pile Up 的主控其实可以不予理会,一来,多做几个 QSO 比较重要;二来,BQ9P 是一个团队,OP 是谁并不重要。不过他实在太坚持了,搞得我其它的 QSO 也很难做下去,只好把我的名字拼给他。他抄收了以后,就说:『 Robert,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高兴加称赞的话讲了一堆,原来他坚持要问到我的名字就是要谢谢我,这种坚持要当面道谢的精神的确是可爱,不过其它电台对他的作法应该是恨得牙痒痒的,所以还是一句 73,礼轻情意重就好。

今天从 06:00Z ~ 10:00Z 我大概作了 500 多个 QSO,算是可以交代得过去。

第七天 6/10 星期一 天气:晴 夜闯欧洲动物园

虽然身处偏远的小岛,岛上的官兵可是按表操课,丝毫不马虎。唯有假日拿着钓竿到海边垂钓,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渔服站后面的海边,白色浮球围起来的区域是可以游泳戏水的地方。美国由于地方太大,除非住在海边,否则要到海边游泳的机会还真的不多,所以一过周末,老外有空就到这里戏水。

过了周末,电台里的气氛就显得比较轻松了,因为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Pile Up 的状况明显的小了许多,有时候还会出现 CQ 老半天没有人响应的情况。四个老外也开始利用空档的时间到海边玩水。

这几天来,最高兴的应该就是北美的电台了,因为 BQ9P 对北美而言,是需求度相当高的 DXCC,而这次的四个老美,显然背负着相当重的使命,刚开始的几天,天线都是朝着北美,很少转向。所以常有欧洲电台抱怨 "Why state side only?",当然我们会回答现在的时段适合通北美。为了提高效率,传播状况对哪个地区开通,就专做哪个区域,这是必然的,不过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人力应付所有的时段。很可惜的是这次来东沙远征,很难做到这点。

怎么说呢?东沙的夏天实在是非常炎热,而渔服站是个一层楼的水泥建筑,白天在阳光的曝晒下,相当的热。寝室里虽然有冷气机,但因为电力不足的关系,只有在中午和晚上才有冷气。也就是说,即使白天的通讯状况不佳,我们还是很难利用白天的时间睡觉。而电台里面,无线电机散发出来的热,让室温高达 35 ℃,在这种环境处理 Pile Up ,能够一次坐个两小时已经不错了。在传播状况方面,除了 15m 波段全天开通,其它频段大概都是下午三四点以后才有生意,而入夜以后是通北美的最佳时段,等到北美的传播变差,也差不多是凌晨了。从下午三、四点开始在烤箱里处理 Pile Up 到晚上十一、二点,真的是该休息了。所以下半夜对欧洲,真的是力有未逮。

刚来的前两三天,我白天几乎都在弄天线,晚上看到无线电机,完全没有上机的欲望。再来的几天,主要是在白天负责 10m6m 这两个比较冷门的频段,所以今天我决定早点睡觉,然后下半夜来逛所谓的『欧洲动物园』。

世界上有三个业余无线电密集的区域:欧洲、美国以及日本。这三个地区的火腿挤 Pile Up 的风格各不相同,日本电台最专心听主控台的信号,又特别守规矩,通常只要抄到呼号的一部份,就可以点到那个电台进行确认,其它电台会乖乖的等候下一轮呼叫,因此主控者的压力减轻,Pile Up 进行也很顺畅。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喊 CQ,同时有两个强度相同的日本电台响应,于是我喊:QRZ Again? 结果那两个电台互相停顿了一秒钟,然后一个出声,一个保持守听,让我在 30 秒内完成了这两个 QSO。专心收听以及礼让,是日本电台的特色。

相较于日本电台,欧洲电台的风格完全不同,他们也专心听主控台,不过只是听听看自己有没有被点到,如果没有,就继续发送自己的呼号,其中以意大利人最伤脑筋,以近乎盲发的方式挤 Pile Up。对主控台而言,永远有好几个讯号踩在他所想要通讯的对象上面,相当难处理,碰到欧洲电台,一个小时通 100  QSO 就算是不错的成绩了。这种乱哄哄的景象,就是远征者口中的 "European Zoo"

午夜十二点半起床后,电台空无一人,连发电机也关掉了,大家这么早睡,实在是难得的现象。在出发之前,我们对于要不要携带发电机曾做过一番讨论,来东沙以后,就知道自备发电机是明智的抉择。依照前辈的描述,东沙岛的电力供应在早年并不稳定,经过多年的改善,目前已经可以全天稳定供应,不过在离峰时段,电压也只有 90 ~ 95V AC,尖峰时段电压不稳的现象就更严重了,有些电器经常无法正常工作,例如电台里的电视机,晚上看不到几分钟就会关机重开。所幸我的 ICOM 736 对电源比较不挑,可以使用墙上的插座,不需要启动发电机吵到别人睡觉。(PS:岛上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电力改善工程,预计 2002  9 月以后,电力质量可以大幅提升,以后来这里远征,应该不需要自备发电机了。)

打开无线电机,15m 还有一些信号,不过信号都小小的,很难抄收,从 1700Z  1800Z 大概才做了 60  QSO

到了 1900ZQSY  17m,这时候就开始体验到『欧洲动物园』的威力了,由于我的经验还不够老练,一直无法把 Pile Up 的电台散开,全部都挤在 3KHz 左右的频宽,因此抄收得相当辛苦。后来我干脆将接收衰减器 Turn On,先把信号强的电台一一解决,这样耳朵就舒服多了。然后把衰减器 Turn Off,但是发射功率从 100W 降到 10W,把机会让给接收能力好的电台,接着逐步加大功率,让 Pile Up 保持在我能掌控的程度。从 1900Z ~ 2130Z 扣掉中间休息(为了冷却 Pile Up,故意休息),135 分钟完成 150  QSO,合于欧洲初级班的标准。

第八天 6/11 星期二 天气:晴 一个 OP 多个呼号?

天亮以后,和前辈们讨论我昨天晚上处理 Pile Up 的状况,基本上他们也同意降低接收感度和发射功率的作法,把机会给有准备的 DX Hunter 并没有所谓不公平的顾虑,再来,只要 QSO Rate 有一定的水平、Pile Up 能够维持而不要大到不可收拾才是重点,至于处理 Pile Up 的方法并没有铁则。

我们也讨论了冒名顶替的问题,所谓『冒名顶替』是指同一个操作员使用不同的呼号来 QSO ,昨天晚上我就碰到四次,第一次是某个波兰电台在十几分钟内用三个不同的呼号与我 QSO,在第三次的时候,我终于发现这是同一个人,于是我发送 " SPxxx SPyyy SPzzz SAME OP? ",没有回应,我再发送 " SPxxx SPyyy SPzzz SAME OP SO NO QSO BK",还是没有回应,显然心虚而逃之夭夭,相同的情形也发生在某个 OK  YL 电台,这种情形通常是某个装备比较好的电台,自己完成 QSO 以后,用朋友或家人的呼号挤进 Pile Up,很明显的,这是一种欺骗的手段。不过当我发现 DLxxx  DFxxx 是同一个电台,他回答:『我在团体电台内操作,DFxxx 是团体电台呼号,DLxxx 是他自己的呼号。』,这样的 QSO 算不算数呢?

对此,我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我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的看法:帮别人做 QSO 是欺骗的行为,不应该承认这样的 QSO,至于所谓团体电台的问题,我们实在无法分辨,不知道该怎么办。

Gary 的看法:远征者的角色是个通讯员,不是法官。如果在 Pile Up 中对方抵死不承认,你能怎么样?而主控者既然把问题挑出来,如果无法明快做决定,将会对于 Pile Up 的操控造成影响。业余无线电只是个兴趣,他如果真的要骗,就让他骗。

Paul 的看法:如果他心虚而逃,表示我们判断正确,通常我会跟他说只有第一个 QSO 有效,因为第一个 QSO 所用的呼号通常就是他自己的。

San 的看法: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但是很难分辨,所以我会全部纪录下来,在 Log 上特别注明,让 QSL Manager 去决定就好。

最后我采用 San 的建议,让 KU9C 去伤脑筋就好了。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是第八天了,San 提议下午把一组 C3S 以及 Titanex 拆下来,对这个提议除了 Gary 反对以外,我们都同意。 Gary 认为好不容易把天线全部架起来了,怎么又要拆掉?"What is the fucking plan?" Gary  San 发了一个小小的脾气。

其实赞成与反对都各有道理,我会赞成的理由是,我们在架设天线的时候已经吃足了拼图游戏的苦,因此需要充足的时间来拆天线并做好标示。而明天下午要到岛上去逛一逛,明天晚上副指挥官要请我们吃饭,时间可能不太够,如果又碰到下雨,那铁定又是一团混乱。

到了晚上,我把 6m  Yagi 收起来,部分用不到的东西也开始打包,这次远征已到了尾声。

第九天 6/12 星期三 天气:晴  游览观光吃大餐

今天的工作相当单纯,就是拆天线、收行李,然后留下 17m 以及 20m GP

下午三点多,原本我们希望能够搭乘巡逻艇环岛一周,不过前几天热带性低气压来袭,巡逻艇拉上岸来,还没有下水,所以就由 Wang 率领,到岛上逛一逛。

首先我们来到东沙码头,这里有个南海屏障碑,以及东沙岛碑,碑上记载东沙岛的历史。

东沙岛碑 碑文

东沙岛位于东经一一六度四三分 北纬二度四二分 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年)已证实属我国领土 辖广东惠州杂澳第十三 闽澳渔商历年往来补渔为生 英人 Pratas 一八六六年遇风避难于此 遂以其名曰蒲拉他斯岛 光绪三三年(一九七年)日商西泽吉次聚侣鸠占 改名西泽岛 翌年 经交涉以十三万收回 民十四年 海军少将许继祥呈准在岛建设观象台 规模宏伟 继之 海关亦设立灯塔 十六年起 由海军派员戍守 抗战军与日军占据期间 全部建筑悉被盟机炸毁 三五年夏 海军总部在岛恢复观象台 次年 改设管理处 经历届驻岛人员惨淡经营 规模稍具 谨集史料数碑以为志

 海军东沙岛管理处处长杜震率全体官兵敬立
中华民国四十三年元月 建

从卫星照片上来看,东沙岛是一个珊瑚环礁浮出水面的部分,像是指环上镶嵌了一颗小而闪亮的宝石,非常美丽。岛的周围,水浅浪小、海草茂盛,因此由上往下看,周围的海水呈蓝绿色。可惜的是美丽的白沙海滩,因为军事的考虑,都有架设铁丝网以及反登陆桩,增添了一股严肃的的气氛。

东沙卫星照片,蓝色越深,代表海水越深,东沙岛位在环礁的左边。这张照片取自于 http://www.dxer.org/countries/pratas/pratas.html

接下来,来到东沙大王庙,供奉的是关圣帝君,庙里香烟袅绕,梵音不断;庙外绿树成荫,十分凉爽。

东沙大王庙志

民国三十七年夏天,关圣帝君之圣驾乘独木舟漂流至防区第三据点,全岛官兵欣喜之余,乃于现地建庙奉祀,承天意之庇佑,信众所求均能应验,迄今香火绵延,防区官兵乃尊称为『东沙大王』,期间于民国五十五年完成整建,其后陆续翻修始有今日规模,不仅成为防区官兵精神寄托,亦为南海作业渔民之心灵支柱。

海军陆战队 四一四营支持连全体官兵谨识
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十二月三日

老实说,东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点,所以我们就逛到沙画教室,刚好看到阿兵哥正在制作要赠送给我们的沙画,老外们拿起相机猛拍制作沙画的过程。

傍晚,指挥部派车来接我们一行人到餐厅叙餐,到达以后,两位副指挥官以及军官们早已在场等候,实在令人受宠若惊。这是到东沙来最丰盛的一餐,对四位老外而言,能够在远征期间受到这么热情的招待以及美食,可能也是头一遭吧!而东沙的军官们因为经常要与误闯领海的外籍渔民接触,英文能力不错,所以大家都能够没有隔阂的把酒言欢,宾主尽兴。

当我们逛到沙画教室的时候,正好看到阿兵哥正在制作要送给我们的沙画。

餐叙之中,由副指挥官致赠沙画给 BQ9P 队员。

到傍晚以前,我们粗估总 QSO 数已经超过 2 万,所以餐叙后,Sna  Steve 回到电台继续做 QSO,以确保我们的有效 QSO  2 万个以上。我则是不胜酒力,收好个人的行李,就先上床睡觉了。

第十天 6/13 星期四 天气:晴 再会吧!东沙

昨夜虽然喝得茫茫的,不过还有一些装备没有打包,躺在床上也不敢睡着,每隔 30 十分钟就醒过来看手表,就这样捱到凌晨 3 点,心想,再不起床收装备,今天就走不了了,鼻子摸一摸,起床吧!

临上飞机前与两位副指挥官合影,左边是朱副指挥官,右边是刘副指挥官。

收拾装备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每个配件都必须拆下来放在桌上,然后依照装箱清单清点摆进箱子,而且最好由原来打包装备的人来执行,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所有的装备装进有限的箱子里,以及足够的防震保护。

另一件累人的事情是收同轴电缆,为了要让电缆不扭结而且保持相近的圆周,须把电缆完全摊开,然后像滚轮胎一样的慢慢把电缆卷起来,理论上有个线盘最好,实际上当然没有。电缆的长度如果只有二、三十公尺,那是小事一件,但是我们所用的电缆几乎都有五十公尺以上,最长的有一百公尺长。只有付出耐心以及体力把电缆收好,下次要用的人才能迅速轻松的把电缆摊开。

天亮以后,就是一连串的等待,等货车来载行李,等飞机到达、等飞机起飞。终于,飞机起飞了,这时候我才亲眼从空中看到这个指环上闪亮的宝石。

别了东沙,下次再会。

除了 C-130 以外,每周还有一班立荣的飞机飞到东沙搭载收假及放假的官兵。这张照片是飞机刚降落,由于指挥官搭载这班飞机收假回来,两位副指挥官以及后勤官到到机场接机。而我们一行人就是随同放假的官兵,坐这班飞机回小港机场。

后记与花絮

特别感谢

感谢以下相关单位以及人员的协助,使这次东沙远征得以顺利成行并完成任务:

  • 感谢交通部、国防部、海岸巡防总局相关行政部门以及人员。
  • 感谢海巡局南部地区海岸巡防局协助装备载运,特别感谢翁联络官的协调。
  • 感谢空军第四三九混合联队协助装备载运。
  • 感谢东沙岛陈指挥官、刘副指挥官、朱副指挥官、以及全体官兵提供所有必要的协助。特别感谢黄排长在生活上的一切照顾。
  • 感谢 Dunestar System 提供 Band Pass Filter
  • 感谢 HAL Communication 提供 RTTY 通讯软、硬件。
  • 感谢 NI6T / Garry 借用备份的 RTTY 设备。
  • 感谢 WC7N / Rod, N6FF / Dick 担任 Pilot Station,在远征期间透过无线电提供我们必要的信息。

San 的吹蛋神功

东沙的早餐常有水煮蛋,有一天 San 看我毕恭毕敬的在剥蛋壳,就走过来说他要露一手绝活。剥蛋壳不就是把蛋壳敲裂然后剥掉,能变出什么把戏?只见 San 把蛋敲一敲,但是只把钝端和尖端的壳剥掉,然后把尖端用嘴唇包住,呼的一声,用力一吹,蛋就像金蝉脱壳一般,飞奔而出。王兄看了,也学着做了一遍,他说活了七十岁,这样剥蛋壳还是第一遭。各位读者也可以试试看,虽说不是什么大发明,不过这种生活中的小智慧倒是很实用。

Igor 的黑箱作业

这次我们带来的装备,最特别的就是 Igor  "Black Box"

原来 Igor  IC-706Switching Power SupplyMemory KeyerAntenna Tuner 以及 Paddle 全部固定在一个黑色的木箱里,一来便于携带;二来,箱子打开,接上电源以及天线,就可以工作。我们就开玩笑说:苏联人老是喜欢『黑箱作业』。

Igor 的黑箱子,对个人是个简洁又方便的作法,不过对远征而言,就不见得实用。

Multi-Multi 的操作,基本上是要求操作员能够适应每一部无线电机以及周边配件(电键除外),这样子电台架设好以后就不需要变动。不过这种为个人量身制作的黑箱子实在太难适应,没有人想要操作它,当 Igor 不操作的时候,我们等于少了一个电台。此外,Igor 要更换天线时,Cable 还要拆来拆去,别的无线电机也跟着要把 Cable、滤波器、转接线拆来拆去,使得无线电机与天线没有固定的配置,不仅如此,每次操作前还要重新确认天线、滤波器、转接线等等有没有接好,相当不方便,我们还因此不小心烧坏了一个滤波器。

所以特别不是坏事,但是特别到团队的其它成员无法适应,就会出问题。

高丽棒子

接触 HF 以来,我最怕的就是韩国电台,没想到这次在 BQ9P,高丽棒子还是打的我哇哇叫,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吧!(以下斜体字代表韩国台所发的讯号)。

例一:
某次 Japan International DX Contest,只有日本电台与非日本电台互通才有分数。
"BV3FG CONTEST"
"HLxxx" 
不是比赛的对象,不理他
"BV3FG JA CONTEST" 
明确的说出比赛名称好了,这样他该不会回答了吧!
"HLxxx HLxxx HLxxx"
"HLxxx You are 59" 
哇勒!一口气喊三次呼号,信号又那么强,不赶快把他应付过 去还得了。
"You are 59005. What is my contest number?" 
原来已经有 5 个受害者了,我还 是解释一下,以免受害者越来越多。
"HLxxx, This is Japan International contest. Only the QSO between JA and DX station counts valid QSO, QSL?"
"Roger, Roger. You are 59005 005. What is my number?" 
有没有搞错啊?都说 Roger 还跟我要 Number???一群乌鸦从头顶飞过,
"HLxxx, Your 5924, 73" 
好吧!你要就报一个给你吧!
"73, Good luck in the contest." 
阿弥陀佛!总算走人了。

HLxxx一搞,浪费了 2 分钟,原来在旁等候的日本电台全部跑光光,损失惨重。

例二:
"BQ9P QRZ?" 
Pile Up 不是很大,使用单工操作的时候)
"HLxxx"
"HLxxx 59"
"BQ9P This is HLxxx. Your signal report is 59, very strong. My name is .... My QTH is.... How copy? OVER." 
天哪!这是 Pile Up,大哥您怎么盖起橡 皮图章来了!
"HLxxx thank you, 73, QRZ?"
"BQ9P, This is HLxxx. What is your QTH? OVER" 
他的信号怎么这么强啊!把 Pile Up 盖得死死的。
"This BQ9P, IOTA number AS 110, QRZ?" 
看他盖橡皮图章的精神,我觉得跟他说教是没有效的,赶快告诉你 QTH,以免其它电台抓狂。
"BQ9P, This is HLxxx. What is your QTH? OVER" AS-110 
不就是 QTH 吗?莫非 要我把 Pratas Is 拼出来不成?
"Guys, We have a rubber stamp friend, I will work split. This is BQ9P listening 3 up."

您瞧,这位高丽棒子不晓得用多大的功率,搞得我要分频操作把他甩掉,不过我确定他一定很出名了。

例三:
"JAxxxx, 73, QRZ?"
"HLxxx"
"HLxxx 59"
"Your are also 59, What is your QSL info and your callsign again?"
"HLxxx, please listen all my information during my operation. QRZ?" 
真的很气人,几个 QSO 前已经说过了,如果问 QSL info 就算了,还问呼号!!

碰到这种情形,主控台宁可说教或置之不理,否则来一个、问一遍、回答一遍, Pile Up 都不用处理了。

例四:
"Denmark Sugar Two America Germany Ontario" ( 
呼号为虚构 )
"Delta Sierra Two Alfa Golf Oscar Five by Nine"
"No No No, This is Denmark Sugar Two America Germany Ontario."
"QSL, Delta Sierra Two Alfa Golf Oscar Five by Nine"
"No No No, This is Delta Sugar Two, not Delta Sierra Two. Alfa Germany Oscar, not Alfa Golf Oscar, QSL?"

Sierra 不等于 Sugar Golf 不等于 Germany

以上这些例子,并不是韩国电台的专利,但是我为什么老是拿他们做代表?是我个人有偏见吗?倒也不是,只不过我们在闲聊的时候,竟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原来大家都同意:搞不清楚状况的人里面,韩国电台的比例最高。由于距离的关系,在台湾或东沙,接收日本或韩国的信号都是很强的,于是只要搞不清楚状况的高丽棒子出现,原本有节奏的 Pile Up 就被捣乱了。

坏的名声,得要有人努力砸锅,绝非一朝一夕就会形成,如果您也有相同的习惯,赶快改掉,以免自毁声誉。

站住、口令、谁?

『站住、口令、谁?』在外岛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严重性,如果答不出口令,哨兵可能就会拉枪机、子弹上膛。

某天夜里起风,实在有点担心海边的 Titanex 撑不住,于是一个人就拿着手电筒往海边走,突然...

『站住、口令、谁?』哨所的灯光照了过来。

退伍太久了,我竟然愣住,站在那里不动,也不知道要怎么响应。

『站住、口令、谁?』哨兵再问了一遍。

我隐约听到上弹匣的声音,『我是玩无线电的,过来检查天线。』我举起双手,赶紧回答,不然小命不保。于是一个哨兵走过来确认,还好是个认识我的阿兵哥。

『站住、口令,谁?』原来可以吓得人冷汗直冒。

本图未按照比例绘制

相关信息及连结

东沙远征的历史,是从 1994  OH2BH 登岛操作 2 小时开始, 2002 年这次是东沙的第七次远征,这九年来,有关东沙岛远征的文章散见于杂志以及网络,要将这些报导逐一过滤汇整成一个有系统的数据并不容易,我会找时间慢慢整理,所以这个部分目前是未完成的。

如果你对东沙岛很有兴趣,你可以到各大搜寻引擎,用『东沙岛』作为搜寻的关键词,可以找到一卡车的数据,大部分是有关生态、观光评估、行政、军事,有关无线电的倒是不多。

开新窗口来浏览连结是比较方便的,你可以按住 Shift 键不放,再按下鼠标点选连结点,就可开新窗口浏览。

东沙岛地理位置之介绍 http://www.dxer.org/countries/pratas/pratas.html

BV2KS 所介绍台湾的 IOTA 活动 http://www.laserbase.com.tw/iota/iota.htm

自由时报对 1998 BQ9P 的报导 http://www.tacocity.com.tw/cab/news/tw8712/tw112387b.htm

1998  BQ9P 远征 http://www.qsl.net/bq9p/

2001  BQ9P 远征 http://www.geocities.com/bv2oo/default.htm

 

yyyy / mm / dd

远 征 记 要

相 关 网 站 、 报 导

1

1994 / 01 / 05
~
1994 / 01 / 05

呼号:BV9P
领队:BV5AF / 林伯龙
队员:BV2AP / 吴尊周、BV4AS / 杜致勇、BV4OB / 黎琼柱、OH2BH / Martti Laine
● 
首次登岛操作,同一日搭原班机往返,停留约 4 小时,共有 700 多个 QSO
● 
取得 AS-110  IOTA 编号

相关网站:无
相关报导:
"
业余动态", 台湾 CQ 杂志
 No.14 Page 18~19
"东沙岛通讯试验" by BV2AP, 
台湾 CQ 杂志 No.16 P71~73
"东沙岛可望成为新国名呼号" by VP2ML, 
台湾 CQ 杂志 No.16 P66~70

2

1994 / 03 / 21
~
1994 / 03 / 25

 

 

3

0000 / 00 / 00
~
0000 / 00 / 00

   25000 QSO

 

4

1998 / 11 / 12
~
1998 / 11 / 19

呼号:BQ9P
名誉领队:BV2A / 陈实忻
领队:BV2VA / 吴鹏声
队员:BV2KI / 易永生、BV4AS / 杜致勇、BV4FH / 白健诚、BV4QA / 欧锦昌、BV2QB / 王明贤、 BV4ME / 锺兆崇、BV2KS / 邵以峰、BV8BC / 陈高桐、 BM2ACP / 王瑞德 (随队记者以及东沙远征第一位四级业余无线电人员)JA1BK / Kan KU9C / StevenXE1CI / Nellie (东沙的第一位女性操作员)N4GN / Timothy
● 
首次启用台湾的新前缀

相关网站:
Pratas Island Dxpedition 1998 by BV2KS
1998 DXpedition to Pratas Island by N1DG
相关报导:
自由时报 1998 年 11 月 23 日

5

2000 / 04 / 05
~
2000 / 04 / 13

 

 

6

2001 / 03 / 05
~
2001 / 03 / 15

呼号:BQ9P
领队:BV4FH / 白建诚
队员:BV2OO / 余台平、BV5CR / 王文槐、BX2AE / 曾明贤、JA1AYC / 松元正雄 Matsumoto Masao AA4NN / Joe L. BlackwellRK3DT / Alexey ShinchukovW4NZC / Kemeth S.
QSO 
数:
more than 28312

相关网站: 2001 Pratas Island DXpedition by BV2OO

7

2002 / 06 / 04
~
2002 / 06 / 14

呼号:BQ9P
领队:BV4FH / 白建诚
队员:BV5CR / 王文槐、BV3FG / 孙荣德、K5YY / SanW5FI / GaryK4WA / SteveW0IZ / IGOR
QSO 
数:约 2 万个

相关网站:http://www.x-net.idv.tw/bv3fg/

BA5CW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