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CW业余无线电竞赛

主页 返回 竞赛专题 竞赛记录 设台专题

第173个DXCC——BS7H黄岩岛

BA5CW

中国包括了BY(BA6BK/7) BV(BV0IARU) VR2(VR2IO) XX9(XX9AU) BS7H(BS7H) BV9P(BQ9P)以及我国ham没有远征过的南沙群岛。

2007年4月,地球上最稀有DX实体的远征 BS7H

  • 新闻

2007年2月9日

2007黄岩岛(Scarborough Reef )DX远征公告(N4XP发布 BG4CZX译)

为了得到在这个全球需求度最高的DXCC上岛操作的许可,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收到了那份期盼已久的官方批复文件。一支由W6RGG带领的多国DX远征队将于2007年4月下旬在黄岩岛On Air,操作时间预计持续10天。陈平(BA1HAM)先生和白健诚(BV4FH)先生对此次远征的得以成行给予了大力帮助,另外还要感谢N4XP, N1DG, K5YY以及N6MZ提供的协助。

2007黄岩岛DX远征队正在组建之中,预计将会包括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远征队成员。

正如其他任何一次DX远征一样,对于此次黄岩岛DX远征来说,交通运输将是一笔非常昂贵的而且是最大的单笔开支。成功与否取决于各大DX组织对于此次远征的捐献。

此次2007黄岩岛DX远征的网站正在筹建之中,有关此次远征的更多信息将会陆续公开发表。

  • 地理位置

    北纬: 15° 07'  东经: 117° 45'

    Scarborough Reef Map

  • 简介

ARLD063 DX 新闻 W1AW

ARRL会员服务委员会(MSC)收到了DX咨询委员会 (DXAC) 和奖状委员会递交的文件:以5:2投票通过把黄岩岛增加到ARRL DXCC 实体列表。

map

  • 2007远征队员

BA1HAM, BA1RB,BA4RF,BA1RC,BA1AAX,W6RGG,ND2T,AA4NN,K4UJ,N6MZ,K9AJ, 9V1YC,OH2BH,I8NHJ,DL3MBG,BV6HJ

BS7H 2007英文网址
BS7H 网页 1997
BS7H 1995 幻灯片

  • 电台日记查询

BS7H 1997 log search
BS7H 1995 log search


黄岩岛的故事

作者:BA1HAM

名词的困惑

   今年4月,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又进行了一次黄岩岛DX-pedition。什么是DX-pedition? 是英文名词吗?

  其实,英语词典中并没有这个词。它是无线电爱好者把远程通信的无线电缩语“DX”和英语单词“expedition”组合成的。Expedition的原意是具有一定目的的远行或远航,中文也译作“远征”或“探险”。所以DX-pedition本来较为贴切的中文译名应该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了远距离通信活动而到跑到一个特定的地方进行操作”,当然这种称谓未免太罗嗦,不如简化为“DX远征”。当然,这样准确度就会稍差一点,因为DX-pedition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远远地跑到天涯海角。假设离家门不远刚好就有一个业余电台十分稀少的国家或地区,到那里搞一次联络,让全世界爱好者有机会联到这个新字头,那也可算是一种DX-pedition吧,不过实际上人口稠密的地方业余电台就不会“十分稀少”啦。

  第一次黄岩岛DX远征是在1994年。搞这么一个活动项目总要打个申请报告吧,用什么词呢?当时觉得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远征”这样一个在中文里带有历史政治色彩的词实在是不大便当。鉴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业余无线电过去一些年里被当作体育运动,“探险”虽然离原意差之甚远,但与体育却是近亲,权衡之下,姑且先用了“探险”二字。

  始未料及的是,随着新闻的流传,谬误也随之扩大。近来看到有些小报把DX远征升华为“极限运动”,也有报道谓DX远征如何促使体力健壮云云,作为首先使用“DX探险”一词的本文笔者真不免汗流浃背,有误导群众之嫌了。所以在本文开场白中费点笔墨,衷诉由来,万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行家协助解释,在行内还是用比较贴切的名词为好,如“BS7H DX远征”或“黄岩岛DX远征”,以免继续以讹传讹。

黄岩岛

  根据书刊上的数据,黄岩岛位于东经117度51分、北纬15度07分,而日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沟口皖司先生用松下手持GPS在三个操作点实测的位置分别是东经117度47分56秒、北纬15度05分55秒,东经117度48分02秒、北纬15度05分56秒,以及东经117度49分09秒、北纬15度05分55秒。多种不同数据的原因是,黄岩岛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方圆十来公里的区域。其中大部分为礁,只有百十来块在涨潮时也能露出水面的岛石,少数几块大个儿的十来平方米,小者如同倒扣的脸盆。根据联合国的国际海事公约,无论涨潮落潮都是干地者为岛,否则为礁。中国人自古称之为黄岩岛,而美国人叫“Scarborugh Shoal”,其它西方人叫“Scarborough”,翻译过来都是“斯卡巴洛礁”,中国在四十年代也曾一度改称为“民主礁”。从整体讲究竟该叫岛还是礁,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眼光看来,还是中国人的叫法正确,因为DX远征的业余无线电操作肯定是在“岛”上进行的。

  站在岛上环顾四周,礁盘许多地方水深仅一、两米,好象是个浅滩。但是如果从海里看,黄岩岛却是一座陡峭的高山。只要离开礁盘十公里,就是3000米的深海。怎么会在海底突然拔地而起冒出一座高山,只有请教地质学家了,我们外行只能想象它或许曾经是一座火山,经过珊瑚世世代代的沉积和海水的侵蚀,才成了今天的样子。当然不要忘了提一提还要加上人类的杰作。听说二次大站后,美国空军飞机为了在苏比克基地安全着落,经常在归航前把携带的炸弹泻在这里。芬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曾雇了一架飞机为首次DX远征作侦察,看到搁浅在礁盘东口的沉船的甲板上几乎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洞,据说就是美军实弹演习的纪念。

  每晁摹⑽逶潞褪⑹辉拢缙嚼司驳暮K宄骸⑶忱肌⑼该鳎撞噬汉髟诿骼实难艄庀虑逦杉黄鸬慕概趟闹苄纬闪艘坏揽床患幕沸退缕琳希K寤飨蛏戏冢某鲆幌哐用嗍锏陌桌耍置览觥H欢诹骄旁碌奶ǚ缂窘谡饫锝嵩跹湍呀擦恕#保梗梗茨甑腄X远征是六月中进行的,当时弱台风刚刚过去,海水一片黑色,两米来高的浊浪横向扑过来,就象铁墙倒塌一般。如果强台风中心掠过,还不得闹个天翻地覆?

  以外行之见,从黄岩岛的地质环境猜想,这个地方开采石油恐怕不大有希望。不过这儿渔船不少,过往的商船也常在这里避风。据说这里还是走私船的出没之地。

DXCC

  为什么会到黄岩岛去搞DX远征?这个由来要从DXCC说起。1935年,美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克林顿设计了一种旨在推动业余无线电的游戏,叫做“DXCentury Club”,于1937年启用。他制定了一个特别的规则,把全世界分成许多“DXCC国家(DXCC country)”。这个“DXCC国家”可不是一般政治国家的概念,就象小孩子玩过家家的“家”,不是真的家。一个真正的政治概念的国家固然可以是一个“DXCC国家”,但它的一片分离的领土在游戏中可列为另一个“DXCC国家”,如果它有一个与本土相距225海里以上的岛屿,这个岛也算为一个新“国家”。

  例如美国本体是一个“DXCC国家”,在“DXCC国家表”里用其呼号前缀K,W,N,AA-AK表示。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与本土间被加拿大隔开,成为另一个“DXCC国家”,用呼号前缀KL7表示。美国的夏威夷和中途岛因为离本土远,分别列作KH6和KH4两个单独的“DXCC国家”。因此美国就有了四个“DXCC国家”。目前全世界共有三百多个“DXCC国家”。我们对照某个“DXCC国家”的呼号前缀和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国际无线电呼号分配表,就不难判断出它属于哪个真正的“国家”。DXCC是美国组织的活动,但几十年来一直被全世界业余无线电界看作最权威的游戏,“DXCC国家表”几乎成了每个业余电台必备的案头资料。

  如果你能联络其中100个“DXCC国家”,那么就可以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的DXCC管理员申请一张DXCC奖状,成为DXCC的成员。所以DXCC按含义可译成“远距联络百国俱乐部”。不过这个“国”字容易在外行中引起困扰,1995年笔者与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副主席劳雷讨论时,他也承认30前创造“DXCC国家”这个名词时谁也没有料到后来世界政治会发生这么复杂的变化,以致在外行中引起一些误解,最好是把“国家”这个词改为“得分”。要是这样,DXCC就该改叫“远距联络百分俱乐部”了。只怕既成习惯,改起来不易,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能联到更多的“DXCC国家”,那就有希望进入DXCC排行榜。要是你名列榜首,那真是在世界业余无线电圈中首屈一指、荣耀无比了。力争上游的高手们,争每一分都可能要化费很多力气。如果世界冒出一个新“DXCC国家”,他们就有多争一分的机会。于是DXCC的先锋们企图开发出新的“DXCC国家”来。

  很可惜的是,根据游戏规则,世界上可以列出来的“DXCC国家”都已经列出来了,黄岩岛成为仅剩之一。所以九十年代黄岩岛成为DX界注目的活动舞台。

远征序曲

  1993年10月6日,德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汉斯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DXCC咨询委员会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说明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离大陆距离在225海里以上,符合“DXCC国家”规定,请求将其列为新的“DXCC国家”。
成为一个“DXCC国家”,不但这块地方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它还必须有业余无线电操作活动。如果黄岩岛有居民,帮他们开个业余电台就行。但是这片弹丸之地,怎能有长住居民?唯一办法是出DX远征队。

  1990年和1994年3月,欧洲DX基金会的德国爱好者迪特先后两次向我国使馆申请去黄岩岛架设业余电台,虽然获准,但因准备不足未能成行。1994年4月,世界DX族中享有很高声望的芬兰的玛蒂和日本的沟口决定抢先一步,联手涉足黄岩岛。玛蒂雇了一架飞机,到黄岩岛上空侦察了一番。带回的照片显示,露出水面的石头太小,估计作业十分困难。兵力空虚的迪特看了照片,只得打退堂鼓。

  1994年5月20日,沟口和玛蒂来北京访问了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外国人不能在我国独立设置业余电台。经有关部门批准,决定由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成国际联合DX远征队。由于照片上看到的黑点没有参照物,无法判明小岛的实际面积。无论我国的地图,还是日本的海图、美国的航测图,也都不能显示这么小的石块的正确比例。所以为安全起见,当时作出了一个白天在搁浅的沉船上设台操作,晚上回小船睡觉的初步设想。

  经过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咨询,才知道如果在沉船上联络,是不能被批准列为新“DXCC国家”的,因为沉船也是船,从船上进行的联络只能当作水上移动,不能代表确定的陆地。最后决定只能在凹凸不平的石头上搭个平台。

  我们办理各种报批需要时间,眼见持续整个夏季的台风季节又即将来临,看来只得把第一次远征推过夏天再说。然而美国传来消息,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中一批对中国黄岩岛操作持不热心态度的人打算采取措施,阻止把黄岩岛列为新的“DXCC国家”。为了赶在他们前面,远征队只得抓紧时机,冒着遇上台风的危险抢先出发。

  为了确保在缺乏详细地形资料的情况下能顺利安全地建起操作平台,沟口选择了一名日本爱好者参加探险队。此人曾于1976年日本业余无线电联盟庆祝50岁庆典那年搞了一次DX远征,在太平洋小小的冲鸟岛上搭过窝棚,他本人有又一个天线铁塔专业公司,经验颇多。顺便一提,当年为企图使冲鸟岛成为“DXCC国家”,还引出一段令人感叹的国际小故事,不过那与本文无关了。除了器材和人力外,还有一项贯彻我国政府和平外交政策、也是保障申请DXCC成功的重要准备工作,就是搜集、查证有关文件。远征队收集了1935年“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和“关于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1947年“中国内政部”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和“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等历史资料,远征对还收集了1990年2月5日菲律宾驻德国大使致德国爱好者迪特的信和1994年2月28日菲律宾环境及自然资源部的证明信,这两份文件明确说明菲律宾对黄岩岛不拥有主权。菲律宾业余无线电协会给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的信还表示,本着业余无线电精神,他们支持将黄岩岛列作新的中国“DXCC国家”。

首次远征目标受挫

  1994年6月中旬的第一次黄岩岛DX远征是最艰苦的一次。除了情况不明外,一路气候十分恶劣。但是任凭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芬、美、德、日、菲组成的远征队团结奋斗,克服了所有困难,成功地架设了业余电台BS7H,完成了联络任务,无非是树天线、架电台、开发动机、联络,详情不必赘述。

  但不久传来消息,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不能承认这次远征,其理由是电台所在平台的四条腿没有支在干地上,而是插在离岛石一米远的海水中,因此不能算陆上操作,不能考虑列入DXCC国家的问题。

  接着,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审查“新DXCC国家”资格的第一关-DX咨询委员会于当年8月23日以11:4票通过了“最小面积规则”,即要成为新的“DXCC国家”,必须具有足够大的面积。该规则将交由奖状委员会执行。

  我们当即通过多种渠道对这种针对黄岩岛设置的障碍表示反对。在不同意见的驱动下,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奖状委员会与1994年10月4日以6:2投票通过反对“最小面积规则”。奖状委员会主席丘克立即将投票结果通知了DX咨询委员会主席鲍勃,但鲍勃坚持不变。

  按照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的程序,如无重大变故,这个“最小面积规则”将于半年后生效。唯一的选择是赶紧准备第二次远征。

日本业余无线电节

  为了促成黄岩岛申请“DXCC国家”的成功,国外业余无线电界和我们一起作了不少努力。例如美国队员梯姆收集了上世纪末以来的各种外交文件,编成了证明黄岩岛主权归属的文件作为申请的证据。另一个例子是日本业余无线电节的BS7H展位。

  日本业余无线电联盟和日本业余无线电机器株式会社每年八月最后一周要举办一个业余无线电展销会,也是几万名日本国内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会面的机会,我们译作日本业余无线电节。1994年,日本业余无线电联盟在会场内为CRSA设置了BS7H摊位,由笔者为联通首次黄岩岛远征队电台的日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当场签发QSL卡片并散发宣传资料。期间还在讲座厅内举办了BS7H报告会,由玛蒂和笔者介绍DX远征情况,沟口介绍有1989年海洋法,驳斥黄岩岛不算岛的说法。

  和我们紧挨着的,是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DXCC管理员比尔K5FUV现场受理DXCC奖状申请的摊位。这成了深入讨论黄岩岛项目取胜战略的好机会。

  玛蒂向比尔、沟口和日本CQ杂志当时的负责人田中智信重温了我们在黄岩岛归途中关于在北京举办一次国际DX会议的设想,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扩大黄岩岛远征的国际影响、体现黄岩岛远征的积极影响,以促进黄岩岛“DXCC国籍”问题取得进展的好办法。这就是后来1995年10月北京第一次国际DX会议的由来。

小心翼翼二次远征

  第二次远征选在1995年4月中旬,天高云淡,加上一回生二回熟,除了太阳火曝以外,与头一回在昏黑的风浪中翻心倒肚地晕船相比,简直胜似坐游艇,当然无“险”可谈。不过鉴于上次教训,这回架设平台时可是小心翼翼,生怕哪个漏洞又成为否定整个操作的理由,每一根支柱都确保涨潮时不被海水淹没,平台的每一个角都保证投影在干躁的岩石上。这些都分别在涨潮和退潮时拍照立据,上岸后立即由空路送美国DXCC委员会审查。

就在我们返航后两天,即1995年4月19日“最小面积规则”开始生效。

不争气的功放

  美国西海岸有较多的华人,人们对中国比较了解较,感情比较深厚,那里的爱好者与中国的业余电台也比较容易在空中联络上。而美国的业余无线电协会在美国东部,那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态度成为影响黄岩岛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所有三次黄岩岛远征的联络策略都是首先尽量满足美国东部的需要。

  为此,第二次远征起都带上了高频线性功率放大器。1995年带的是美国的一种新型号功放,用的是俄罗斯产的电子管和变压器。谁知这部功放在船上工作挺正常,到了岛上就转换不到发射状态。查来查去,原来是岛上发电机的电压略低于船上的,而放大器一个继电器控制电压太临界。无奈没有带一个修理库,没有改进所必须的材料。而日本的汽油发电机稳压性能又特好,任凭加大油门提高转速,电压一点也升不上去,最后只好眼巴巴地看着100瓦的电台喘气,1000瓦的功放睡觉。虽然联络成绩总数不差,预定打遍美国东线的指标还是打了折扣。

沸腾的西部

  从黄岩岛回来,笔者立即赶往美国。因为4月底、5月初在美国鞑康奈怯幸桓鯠X会议,紧接着美国中部的代顿有一个美国的业余无线电节,同时也有DX会议。原先计划去应邀见习一下,以便回来主办我们的DX会议。但“最小面积规则”这一针对黄岩岛而设置的障碍使黄岩岛成为这两个DX会上的头号话题。光听是不行了,必须上阵表态。

  缠到什么“大”、“小”问题里去显然不是好办法。左思右想,用美国人的思路和美国人和其他人都承认的规则去说明反对派的错误,这样可能效果较好,于是在会上、会下强调:

  第一,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黄岩岛远征操作涨潮时也在还平面之上,符合国际法关于“岛”的定义;所以黄岩岛完全符合DXCC规则中“第二类DXCC国家”的条件。

  第二,我们操作和申请在先,“最小面积规定”通过在后,因此这个规定不能适用于黄岩岛案。

  第三,用修改规定的方法向本来完符合条件的黄岩岛设置障碍,是不公平的手法,据说美国人崇尚平等,可美国人对我们处于幼芽状态的中国业余无线电的这种不公正手法,怎么能让中国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领会到平等呢?开始还为单枪匹马而感到担心,但结果许多美国爱好者对这番讲话的热烈程度出乎意料,还有的在会后跑上来握手叫好。

  沟口先生的发言更是妙不可言。他说:“好!我赞成美国人的新规定:黄岩岛太小,不应该算作DXCC国家。”接着话峰一转:“但是,我想还必须规定一个最大面积限制。美国,太大了!应该把它从DXCC国家中剔出去!”几句话引得全场欢声雷动,几百人一下子沸腾起来。当然更多的发言是美国爱好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认为既然业余无线电是传播友谊的业余嗜好,就不应该搞出什么新规定来排除黄岩岛。有的还针对哪个新规定说道:“什么叫面积大到足以维持人们延续生活?难道还一定要在上面传种接代?”

严峻的代顿DX会议

  代顿业余无线电节的盛况已在当年的无线电杂志上介绍过。伴随着大型展销、跳蚤市场,业余无线电节还组织许多专题会议,可以自由参加。

  然而,正如美国朋友事先预料的,代顿的DX会议更多地反映了东部的态度,和西部成为强烈的对照。一位对DXCC颇有影响的反对接纳黄岩岛的先生不但超过了规定的发言时间,发言中还带有一些不正确政治的偏见。而支持我们的人显然没有象维塞利亚会议那样多到一边倒。

  不过我们的声明还是有不少支持的听众,我们的支持者们的反应总是很热烈。虽然我的最后一站是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总部,不过美国协会和世界上其他业余无线电协会一样,除了秘书长带领一个常务班子处理国内外日常事务外,主席一行人等均是从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中选举出来的义务工作者,平时在家处理协会事务,放过代顿的机会就找不到他们了,而整个访问日程又十分紧张,于是只得在美国朋友的指点下,到处去堵截关键人物进行游说。本文开头所说的与劳雷的谈话就是午夜在他饭店的大厅里等到的。

“我们美国式民主的弊病”

  在总部,我拜访了美国协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戴维。他和劳雷一样,都是学者出身,知识渊博,思路敏捷。他们对我们表态的反应都是稳中带有积极成分。他们说:“你们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美国办事不是谁说了就算的。协会关于接纳新的“DXCC国家”有规定好的程序。要是第一关通过,理事会可以投票作最后决定。然而要是黄岩岛在DXCC咨询委员会的第一关就被投票否决,理事会就不能再直接改变。怎么办,我们理事会只能到时候再想别的办法”。协会总部一位先生对我说:“看到了吧!这就是美国民主缺点的一面。要是下面明明想错了,上面也没辙”。是啊,好象串联电路,下面开路,上面就没电了。

拉锯战

  不久,具体受理奖状申请的DXCC办公台于1995年5月20日公布,有关BS7H“DXCC国家”以及第二次操作的申请都是在4月20日前收到的,所以不受“最小面积规则”生效的影响。DX咨询委员会关于黄岩岛的投票迫在眉睫。美国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积极搜集了所有委员的态度,发现支持与反对几乎势均力敌。为争得更多的时间做些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我们于5月下旬向DX咨询委员会表示,希望推迟关于黄岩岛的表决。

  然而,投票还是照样于1995年6月30日进行,DX咨询委员会以9:7的两票之差否决了将黄岩岛列为新的“DXCC国家”。

  7月6日,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以秦笃训主席名义致函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主席斯塔夫特,对DX咨询委员会以感情代规则的表决结果表示抗议。信中指出,不同人群有不同感情,如何分析处理是重要的。如果美国协会能按原先的规则重新考虑,我们将组织新的黄岩岛DX远征,以补偿尚未联络过的爱好者的失望情绪。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如同戴维和劳雷两位智者允诺过的,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理事会终于使出了高招。

  1995年7月19日,美国协会全体理事开会,投票通过了一项程序性决定,说是协会的“会员咨询委员会”如果同意接纳新的DXCC国家,也可以送到理事会投票批准。这个办法叫做西方不亮东方亮,开出一条并联电路。

  7月25日,奖状委员会投票一致同意接纳黄岩岛,并立即通知DX咨询委员会,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委员会的分歧。然后根据19日的新程序,这个分歧送到会员咨询委员会报理事会。根据形势的好转,9月份我们通过渠道希望美国协会主席斯塔夫特施加影响,使理事会提前进行关于黄岩岛的表决,以赶上10月份在北京国际DX会议,使其成为一个庆祝会。但是斯塔夫特表示,协会的表决程序规定表决前必须有半年酝酿时间,不可能提前,但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将派团参加北京会议。

  10月份,以DXCC办公台负责人比尔带领的由二十多人组成的美国团到达北京,据说这在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是很难得的。

  1996年1月23日,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理事会终于以11票赞成,3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黄岩岛被宣布列为新的“DXCC国家”,此决定于1996年4月1日起生效。黄岩岛在“DXCC国家表”中以BS7H表示。根据国际电联的分配,“B”表示中国电台。而“S”表示南海(South China Sea)诸岛,“7”表示其行政归属海南省在我国第7区,“H”表示黄岩岛。

特制QSL和幻想中的黄岩岛邮戳

  第二次远征前,我们曾设想向有关邮政部门申请带一颗“黄岩岛”的邮戳,我们兼作义务邮政员,在黄岩岛上就把一部分寄发卡片的信件邮戳盖好,让无线电爱好者收到一份更具特殊意义的卡片。为此还制作了少量“土”味十足的特制QSL卡片,直接贴上邮票、盖上黄岩岛邮戳以加深关键人物的印象和兴趣。

  但是经过向邮电部咨询才知道,邮戳的管理有严格的程序,哪能象我们外行想象的那样随便刻一颗栓在裤腰带上带来带去呢?加之当时时间又紧,无论如何是断然来不及的,只得作罢。

第三次DX远征

  既然黄岩岛成为新的“DXCC国家”,而作为DXCC游戏故乡的美国东部却因为放大器问题而没有得到足够的联通机会,为此酝酿了第三次黄岩岛DX远征。

  为了保障这次远征能顺利完成对美国东部的联络,美国和日本的爱好者做了很细致和专业化的准备。他们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收集太阳黑子数据并用计算机预测传播,并不断交换实测情况。他们还特地向天线厂商进行咨询,认真讨论天线的形式、高度和发射仰角。为使爱好者不致因为在信号堆积(pile up)中听错信号而失去这次得分的机会,他们准备了便携海事卫星终端,以便将BS7H的电台日记当天发到Internet互联网上供大家确认,如果发现问题,再重新联络。这样也可减少因担心联络确认不切实而反复呼叫,造成不必要的拥挤。为了落实小岛在不同大小潮时出水部分的高度,他们还研究了潮水的预报数据和规律。

  第三次DX远征对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来讲有许多新的意义。这次DX远征队员全部从我国港口出发直接到达黄岩岛,免去了中转带来的困扰;这次有年轻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加;尤其是,这次我国爱好者BA1DU自己设计制作的放大器被外国爱好者选中,带到黄岩岛。但是这次远征因故比原计划缩短了作业时间,这一期间对北美东部的传播也不令人满意,因此第二次遗留的打遍北美东部的目标还是没有完成。也就是说还存在着对新的BS7H
DX远征的较为庞大的需求,按照日本CQ杂志的统计,BS7H在世界需求上排第二位(第一位是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业余电台尚未开放), 这将是组织第四次黄岩岛DX远征的基础。

五个DXCC国家

  随着香港的回归,我国现在应拥有五个“DXCC国家”:祖国大陆及南海诸岛(代表前缀BY)、黄岩岛(代表前缀BS7H)、中国台湾(代表前缀BV)、我国东沙岛(代表前缀BV9P)和新回归的中国香港(代表前缀VR2)。

DX天地无限广阔

  黄岩岛DX远征使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有机会观摩到国际上DX族的功夫。无论竞赛还是远征,要在乱成一片的信号中快速地联络到所希望的地区的业余电台,除了过硬的排除干扰的听力外,还需要掌握取得控制引导权、保持联络韵律、制定适当的搜索信号的策略等技巧。过去只读到过他们写的心得,在黄岩岛远征中一看,果真名不虚传。在去黄岩岛路上玛蒂随便从收信机里指定一个台让我们自以为经过多年专业无线电运动熏淘的高手抄一抄作为水平考量,一下就没过关。

  “认真的DX族”总是以其认真的作风引以为自豪。在黄岩岛DX远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种作风。从电波传播预测、设备乃至于每一种插头和螺丝的准备、各种地图版本的研读,彼此间总是在不断切磋,毫不厌倦,从不自满。如果把他们比作科学种田的话,我们好象是五十年前农民粗放种田。

  DX是业余无线电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枝。既然是国际活动,众说纷纭是常见现象,不免要涉及到如何了解情况,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协调解决。黄岩岛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每个国家的业余无线电协会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成的,协会的事情要由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自己来关心才能办好。看了这篇黄岩岛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作为笔者,回顾之余不免想到,业余无线电活动和发展的每一件小事后面都可能蕴藏着许多故事,成功、失败,顺利、曲折,发笑的、流汗的、流泪的...我们国家这么辽阔,必然有好多问题等待解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又缺失了一代真正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我国业余无线电要想兴旺发达,就加倍需要有一批志向坚定、素质全面的年轻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去主动学习、去关心、去研究、去奉献,抓住关键,踏踏实实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能自豪、平等地自立于国际业余无线电界。


黄岩岛远征记

作者: 陈方 / BA4RC

    1997年4月30日晨,由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织的业余无线电探险队,经过30多小时的航行,踏上了祖国南海最东端的岛屿--黄岩岛,一股世界性的"中国黄岩岛热"由此进入高潮。黄岩岛历来为我国领土。它位于东经117度47分,北纬15度07分,距离广州500多海里(1海里约等于1.8公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港不足100海里。这是一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几乎成等边三角形的"环礁",环外是1,2千米的深海,环内平均水深不足10米,形态各异的珊瑚和色彩斑澜的小鱼在环内栖息繁衍,星星点点露出海面的礁石如珍珠般撒落在约30多公里长的环线上。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我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是经国家体委和外交部批准,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织的第3次登黄岩岛活动。与前2次不同的是,这次是由我国自己的船只,从我国本土广州出发,并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参加。探险队中方成员:王新民(BA1OK 队长,中国无协),龚万聪(BA1DU 北京),陈方(BA4RC 江苏),王龙(BD4RX 江苏),简言(BD7JG 广东),张建华(BG7BW 广东)。日本:沟口(KAN JA1BK),KAZUO(JA1RJU);美国:WAYEN(N7NG 新任DX咨询委员会DXAC主席),JIM(W6EU),BOB(W6RGG),中央电视台"中国报导"专栏的记者张军及国家体委航管中心记者随队跟踪采访。

    国家海洋局对此次活动极为重视和支持,派出了中国海监74号"(1000吨级)和"中国海监72号"(800吨级)两艘科学考察船。74号船负责运送探险队员,后者则为护送和接应。4月28日上午9点,船队启程。顾不得欣赏珠江风光,我们立即开始组装天线,架设船台(BS7H/MM)。来自广州的BD7JG和BG7BW则很快用自己带来的设备和香港HAM进行2米和6米波段的移动通信实验。茫茫大海以最友好的姿态欢迎着我们这些初次远航"火腿"们:风平浪静。然而,大海毕竟是大海,1OK、1DU和4RX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天摇地动",晕船呕吐了。

    30日晨,顺利到达黄岩岛附近海面。天刚放亮,船员们就开始了吊放小艇的操作。两艘小艇,一是可载7人的快艇,一是可载23人的机动舢板。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木料工具,74船政委和几个船员便带着我们向目的地驶去。小艇劈波斩浪,在深兰色的大海里显得如此渺小。平日里只有在公园里划桨经历的我们,开始不免还有点紧张。但很快便被谈笑自如的水手们"同化"了。我们共在3个较大的岛礁上架设平台。2号面积最大,平台有4、5个平方米;1号、3号这两个平台都只有2平方米左右,其中1号稍大,但礁石较陡。根据国际规定,岛上操作的平台其所有部分都必需架设在水平面以上。船政委亲自当起了木工,领着我们一丝不苟地干着。海风裹着阳光,不一会儿便令裸露在外的皮肤火辣辣地疼痛起来。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把平台搭起来。

    突然,空中传来了刺耳的呼啸声。一架标有HAF字样的F5战斗机和一架黄色的815号侦察机对着远处我们的74号船俯冲而去!然后,这两架飞机又分别向72号船以及正在设置平台的3个岛礁作俯冲飞行。距离如此之近,机舱里的飞行员清晰可见,气流几乎掀掉我们头上的草帽。不一会儿,又换成了两架F5战斗机再次俯冲侦察而来。挑衅!无礼!此情此景令每个中国人义愤填膺。谅它不敢怎么样!我们不为所动,继续工作。下午,1号和2号礁上的电台便开始了呼叫。

    第一个与黄岩岛"BS7H"沟通联络的是上海的BA4CH。随即,无数电台便蜂拥而上,把个中国黄岩岛BS7H台团团围了起来。3个岛礁上的电台情况:2号礁FT1000MP加上1000W功放,R7000型直立天线,基本上由3个美国人操作,以14MHz为主;1号礁架有6米和2米波段天线以及R5型直立天线,除了在HF段工作外,可以进行6米波段及业余卫星通信,操作者除日本的KAZUO外我们几个轮流去过;3号礁用一台FT900电台,R5直立天线,由中国爱好者轮流操作,晚上不留人。

    DX远征探险,是业余无线电世界一项重要的活动。HAM的踪迹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人们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向技术尖端挑战,向生命极限挑战,向自我挑战,同时也为了千千万万个爱好者提供了远距离通信试验。"BS7H"终于被国际组织正式承认为中国黄岩岛业余电台的专用呼号。今年这次活动的计划在国际互联网络上一公布,便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中国黄岩岛"这个曾经并不引人注目的名字,随着业余无线电台的电波回荡在世界的上空。

    5月1日。清晨,一艘灰色的外国护卫艇幽灵般出现在距离我们三、四百米远的地方,他们也放下了一艘快艇。我和王龙整装待发,正准备到3号岛礁去。这不和谐的事态迫使我们一直到将近10点才发出了第一次呼叫。首要任务是多联系一些国内业余无线电台。我们在7.050MHz上用同频方式呼叫,有人回答,一阵高兴。出乎意料的是被告知该频率有国内特设台要占用,请改频!无奈改到7.055MHz。与主要是5区的和7区的约20多个国内台沟通了联络。虽然不多,但对于在这远离本土,一面呼叫,一面注视那飞驶而来欲登礁而上的外国海军的孤礁上的我们,这无疑于最动听的音乐。而后到其他几个波段工作。早就被"炒热"了的BS7H呼号只要一出现,便立即被无数的呼叫包围起来。王龙使出了拿手好戏--"分区呼叫",一分钟内联络三五个台不在话下。相比之下,似乎国内爱好者的信息不太灵,不少人对这样的DX联络看起来还缺乏了解。

    天黑之前我俩回到了74号船。除了3号礁,其他两个台都通宵工作。

    第二天6点多,我和王龙分别到1号和3号礁操作。我替下干了一夜的KAZUO先生。DX联络使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渴了,喝一口带来的淡水;饿了,啃上几块饼干。其他一切都置诸脑后。这一天,外国军舰增加到了5艘!国家海洋局,外交部等有关方面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不断给予直接指示。虽然这时三个岛礁上都只有一名中国队员在操作,外国海军的快艇及蛙人还在近处转悠,但我们的心里都很踏实。下午我回到了大船,而王龙还在3号礁操作。傍晚,我和王龙又一起来到1号礁,准备在这里通宵工作。

    顶着习习凉风,我用CW在21MHz和14MHz一气干了8个多小时。世界在等着我们,我根本用不着自报呼号。你改频到哪里,哪里便立即热闹非凡;你改用什么方法,"世界"便也随你而改。不管美洲欧洲,无论亚洲非洲,此时此刻仿佛你在领导"世界"!中国黄岩岛现在成了业余无线电世界的中心!

    四周一片漆黑,头上是城市里看不到的满天星星。在南京没有见到的"海尔-波普"慧星现在在西北方向约45度角仰角的天幕上展示着它那美丽的大尾巴。2平方米平台之外便是滔滔大海。我们俩不断相互提醒,小心别失足从这2米多高的平台上落下水去。传播下去了,而发电机还在不知疲倦地唱着单调的歌。凌晨,王龙又用话叫出了许多电台。这一晚我们俩总共做了1300个QSO。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霎那间,祖国蓝色的海洋重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深蓝色,那是千米以上的深海区,淡蓝泛着绿色的则是浅滩。鲜蓝色,草绿色还有黄色带黑点的各种不知名的小鱼在礁石周围自由自在地游逛,粉红、淡绿色、浅紫、白色、如花如树各种珊瑚随着荡漾的海水似乎也在婆娑起舞。我贪婪地欣赏着一切,因为我知道,根据北京的指示,我们就要提前返航了。

    全体探险队员都来了。我们分别到三个岛上合影留念。鲜艳的五星红旗映红了祖国南海,激动着每个人的心。此时此刻我们都只有一个心愿:愿祖国更加强大,我们的每一寸领土决不容侵犯!

    5月3日下午5点,船队返航。近3天的操作,共联络到6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00多个电台,比原定的6天25000个QSO少了一些,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6日下午2点,我们终于又回到了广州。期间,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分别发来了慰问电,祝贺这次远征通信活动取得成功。

BA5CW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