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2 CQWW SSB 多人多机比赛,来自全国各路高手聚集BY5CD一起比赛,并以打破芬兰人十多年前在B1A的多人多机记录为目的,但结果却因为准备工作问题、噪声问题等影响了大佬们水平的发挥,最终没有打破记录。在BY5CD比赛了两年,噪声问题日益严重,光靠设备天线去弥补,总是有限的,因此有了越来越强的换地方念头, 这让BY5CD施工的俞老板听说后,就和BD5CHU说,他们村里地方应该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可以考虑一下,俞老板和他的工人们在BY5CD搞了几年,对其实也业余无线电这块也慢慢熟悉了,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我们也习惯于把他们当作BY5CD的一份子了。 建设一个超级大台——BY5CD之上路湾计划(一) 电线时代 BA5CW
说干就干,CQWW SSB之后的一个周末,BD5CHU似乎忘记他比赛前结石的痛苦,我们兴高采烈的一起搬着设备和天线到俞老板老家,东钱湖边的山村——上路湾村去测试电磁环境去了,我们带了鱼竿和蜘蛛天线去测试,测试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傍晚的20m噪声稍大,其他都比较理想,这和BY5CD的老巢鄞州中学比真是天壤地别。 不过这次测试比较仓促,于是我们决定利用CQWW CW比赛我单人参加SOAB组的机会,做一次完整电磁环境的评估,比赛的回顾见2012年比赛记录(下)的最后部分。这次测试的结果比预期的要差一些,40m和20m都有阶段性干扰,尤其是白天的时候,估计受到附近的横溪镇或者山脚的俞家村的影响,噪声还是有点大的,比城市里很多地方都好,但对通联还是有明显影响,20m大约到傍晚6点恢复正常,而40m要到晚上11点左右才接近正常。
无论如何,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地方了,除了环境和地势的优点之外,当地居民的支持程度也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下面的工作是要进一步测量一下山上不同位置对不同波段的噪声影响,确定之后就可以大规模开工了。俞老板为了我们能有更好的操作环境,竟然果断开始动工造一幢新的两层楼房,这让BD5CHU异常兴奋,还敦促我拿一个详细方案出来,下面的图就算是我初步完成的作业了:
然而这个设计的实施是个比较大的工程,所以这只能分阶段逐步实施,从设计上保证前后的兼容性,以减小升级带来的重复劳动。2013年基本上是以建设简单M/2配置为主,上半年的WPX比赛用于进一步测试环境和天线配置的合理性,下半年的CQWW比赛则要做到有全功能的M/2比赛能力。到2014年考虑进一步提高10m和15m的天线组合能力,当然也可以考虑安排M/M的比赛了。
初步测试环境后,对上路湾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就安排了一次完整测试,那就是2012年11月底的CQWW CW比赛,条件还不成熟,我们只能安排一次单人测试赛,用的是两付升降杆加Spiderbeam和Moxon这种比较轻便的天线做主力,加上简单的正v和低波段直立天线实现SO2R配置。不过加上了Beverage后就有点豪华了。
测试结果成绩不错,参见2012年比赛记录(下)的最后一个比赛,居然打破了沉寂了10多年的单人最好成绩。不过那天风雨交加,40m MOXON在比赛第一天晚上就挂掉了。而且还知道了40m 20m上半夜是有明显干扰的,不过山势的低仰角优势,让我们无法抵抗上路湾的诱惑。 经过第一个冬天,大风和冰凌破坏了去年比赛用过的所有天线:
到了真正实施开始,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条件,逐步改变或改善方案,2013年WPX SSB在即,我们的第一个计划开始了,下图是天线布置的方案:
此方案是M2为主,兼顾MM的设想:
电台室的新房子也封顶了,接下来要进行内部工程:
电台室放在2楼,由于门和楼梯的位置变化,我们对室内布置做了如下调整:
40M 4单元线八木架设完毕,这是BD5CHU的第一次天线设计:
高波段的主力天线是两条spiderbeam
绑在竹竿上的80m铝管GP和竹竿支撑的倒v辅助天线 ,还有图上看不清楚的Beverage天线
多人双机SSB主叫台加辅助台的电台室配置:
|
BA5CW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