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of
Mulan DX Club                BACK UP NEXT
HOME Contest  Propagation QSL & LOG 中文 多媒体

南海明珠—南澳岛 远征通讯记

周育建 BA4DW

上篇 通讯篇
写于2005年10月

一、天线

收发讯机不用说了,就那么一台,在家里也是用它,远征也是用它—TS-50S,小巧、可靠。那么天线呢?今年已接近这一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底,短波传播的表现不近人意,还能用以前一直用的电线做的DIPOLE吗?今年3月在北京出差的时候,曾从北京的一个爱好者BG1CHS那里购买了一副携带式YAGI—仿制的YP2,想着海岛远征时用,在太阳黑子低潮期时弥补一下。这副天线买回来半年一直就没有用过,到了这次南澳岛远征前的一个周末,才第一次把它拿出来,第一次组装。但组装进行了一半,便收工了。我稍微犹豫一下以后,就决定不带它了。因为,不算放衣物和文件的随身旅行包,单一个放电源、电台、馈线和其他一些小配备的行李箱的重量就已经超过了飞机免费托运的20公斤—实际托运时显示23公斤,再加上YP2的话,就大大超重了,一个人带这么多行李,太多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关键在于传播,如果有好的传播,我的DIPOLE一样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在前几次远征中每一次都证明了这一点,而如果传播不出现,即使用了YAGI也一样没有办法通。


二、设台

设台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对自己说了这么一句话,“每一次远征后都会把困难淡忘,而新的远征开始时又不得不重新面对困难”。选址还是费了不少周折,最后选定走马埔村的一个当地村民的家里。出差住惯了城市里的星级宾馆,可目前中国乡下的房子,尤其是非专业做“渔家乐”或“农家乐”的农村房子,第一眼看上去,真会觉得自己住不惯的。不过,“能享受又能吃苦”,住得了五星级宾馆,也住得了乡间陋舍,不才显英雄本色?

一般在远征当地的农村找一根杆子是很容易的事,这次找了一根毛竹。天线架设在二楼的房顶,可是,固定这根毛竹却颇费了一番周折。前几次远征时,在房顶上或女儿墙上都找到了能够用来绑定竹竿的地方,如避雷带、烟囱等,可这次什么也没有,开始的时候把毛竹靠在女儿墙上,后面找了很多砖顶上,但总觉得不牢靠,特别怕它往楼下院子里翻,第二天请主人家去8公里外的县城时,顺便买了些大钉子来,在女儿墙上钉上4个,再从做渔网的绳子上取两小段,把毛竹绑在敲入墙中的4个钉子上,才算固定好。


三、X17级太阳风—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一次,我又成功了!而仍然是一个TS-50S收发讯机加上DIPOLE天线! 这要感谢远征初日(9月8日)发生的太阳风,这次X17级的太阳风是近15年来最大强度的一次太阳活动,并且不可思议地发生在本次11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中的低谷!对于太阳活动对于地球上的短波通讯造成怎样的影响,一般的说法是负面的影响偏多,即可能造成通讯中断,但这次的经验却证明有时它能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短波传播。在QRZ.COM论坛上的一个题为Major Solar Flare to Disrupt Communications中的讨论中,一些北美电台也证实在此次太阳剧烈活动后,短波传播有很好的表现。

太阳的突发性剧烈活动很难预报,而我去汕头的机票早早就定好了。感谢这次太阳活动,因为它,我的南澳岛远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成绩甚至超过了去年11月的长岛远征!


四、总的通联情况

这次远征一共是5个晚上。第一天的晚上就给我带来了一个惊喜,虽然从晚上8点15分架设好天线到9点03分传播消失,仅有一个小时不到的传播,但是所通到的130多个电台,绝大多数都是北美洲、欧洲、非洲的远距离电台,特别是北美洲的开通,无疑是最近持续低落的传播状况中的一个大大的亮点!在我去南澳前,就有在网上看到远征消息的北美火腿写来E-MAIL,担心这一阵子传播一直不好,北美和亚洲之间少有开通,他没有机会通到我这个他非常想要通的AS-129,让我特别关注北美电台,我回信说我会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频率出现,剩下的就看传播了,没想到,远征通讯开始第一天他就通到我了!

远征期间,北美方向的传播出现了两天,仅仅是开始的两天而已,后面的几天,再也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北美火腿在远征期间写E-MAIL给我,说他由于前两天出差,错过了,希望我在远征的后几天,继续关照北美。这次远征我没有带电脑,农村里也没有“网吧”能上网,他的E-MAIL我是回到上海后才看到的,那时候他已经写了第二封E-MAIL给我,感谢我在正确的时间和频率出现,但是可惜传播没能出现。

最棒的传播出现在第二天晚上的14兆,传播几乎是疯了,从晚上7点半第一个在14260上回答我的美国东岸马里兰州的W3SI,到晚上12点16分最后一个欧洲电台,一共做了600多个电台的联络,北美电台有相当的数量,而欧洲方向更有一些QRP电台和/M车载电台在我的LOG中出现,很多呼号并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大炮”电台,说明第二天的良好传播给了“赤脚电台”(Barefoot—指那些用较小功率和简单天线的电台)充分的机会和南澳岛 AS-129作通联。

后来的三个晚上再也没有出现第二天晚上那么好的传播,不过,欧洲方向还是有不错的开通,每天都有,在传播开通的有限时间里,通连速率都在每分钟2-3个左右。

QSO方式上SSB和CW的比例差不多,而在这次远征中使用的3个波段上14兆的联络最多,其次21兆,而有一个晚上, 18兆上的传播相当好,我就爬到房顶上,把14兆的DIPOLE剪剪短,在1个小时20分钟里通了140个CW QSO,不过在18兆上做QSO就那一晚而已。


五、通联6大洲

BA4DW/7在南澳岛上做的最后一个QSO在9月12日晚上的12点23分(UTC 1623Z),14兆CW方式,对方为亚速尔群岛的CU1BP。由于是纸记录的LOG,远征期间DXCC国家通了多少,还没有一个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和以前每次远征一样,毫无例外地完成了通连6大洲的WAC。欧洲方向的DXCC国家除了少数几个小国之外,几乎都通到了,北美方向是加拿大和美国,中国周边的东亚、东南亚、南亚等亚洲国家自不必说,西亚、中亚方向的国家也有不少来报到,如A4阿曼、4X以色列、5B塞浦路斯、4L格鲁吉亚、TA土耳其、UK乌兹别克斯坦、UN哈萨克斯坦、EX吉尔吉斯斯坦等,大洋洲有VK澳大利亚、P2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非洲是3个国家,马达加斯加5R8FU,马拉维7Q7CE和加拿利群岛EA8AKN,而这次最少的是南美洲,仅一个电台,巴西的PY2WC,以前欧美开通的同时,南美洲电台一起叫上来的情况没有出现,而清晨14兆上有南美信号出现的时间段,我大多都在睡觉。


六、国内电台

这次远征通到的第一个电台来自北京,那是在9月8日晚上8点多,刚刚在房顶上调整好天线,下来试着在14260叫几声,就听到BG1PTA的回答。远征中所通到的第一个电台是中国电台,这还是数次远征中的第一次。这次远征,同时也是多次远征中通到国内电台最多的一次,和很多国内电台做了愉快的联络,其中包括了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业余电台。感谢呼叫我的国内电台。

1区 北京
2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3区 天津 河北
4区 江苏 上海
5区 浙江 福建
6区 安徽 河南 湖北
7区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8区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9区 陕西 青海
0区 新疆
BV 台湾
VR2 香港

不过,我感觉到了我们一些国内电台在做通讯中的不足,特别在这里提一下。首先是在和国内电台的通连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不少国内电台的抄收呼号的基本功需要好好提高。相当数量的国内电台抄收我的呼号时,有时候需要我重复5-6遍才能抄收完整,而有时最后抄收下来不是用字母解释法,而是用譬如我说“D,ABCD第4个字母”等方法。让国内电台抄收我的呼号比和国外的DX做QSO感觉累多了,远距离DX传播良好的时候最快1分钟能做5-6个DX QSO,而一样国内传播良好的时候,却要让我花上了好几分钟的时间让国内电台抄收正确我的呼号。

无论如何,很中肯地说字母解释法是做SSB通话的根本,抄收对方呼号是一个联络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次远征中,听到好几个国内电台做DX QSO的情形。一次,21300上我们一个国内电台主叫欧洲电台,参加欧洲比赛,而一个瑞典电台SM5OK回答他,我们的这个国内电台足足让对方重复了7、8次呼号,可直到联络结束,还是抄收错误。还有一次,是在14270上,一个意大利西西里岛IT9的电台叫CQ,我们一个国内电台回答他,可怎么也没有抄收下IT9中的T,让对方多次重复呼号,我在边上都听不下去了,喊了一声Tangle!最后总算抄收正确了。我觉得,对于我们的一些国内电台来说,抄收呼号的熟练度真要多加强才好,而多收听肯定是一个好办法。抄收呼号熟练了,平时联络才不至于给对方添麻烦。特别是,如果是做远征,呼号的抄收熟练度一定要到相当的程度才行,做到听到频率上几个、十几个电台一起呼叫形成的声音重叠也能快速分辨,那样才不至于造成场面混乱,让国外爱好者急得在网上批评起来。

还有一点想提到的,是我们有些国内电台喜欢“凑热闹”。譬如,9日晚上我在14260上,由于呼叫我的DX电台太多了,我就用异频,UP5-10,在14265和14270之间收听。而这时,正当14270上有很多呼叫我的电台时,有一个国内电台出现了,并且在那里锲而不舍地呼叫CQ,干扰了我收听抄收14270上众多呼叫我电台的信号。其实,14270上这么多在呼叫的电台,他们的收听频率都是我的14260,而不是14270,其实根本就听不到他的CQ,即便听到了,也不会回答,因为那样只会干扰众多人想要做的和海岛的联络。后来仅有一个北美电台在14270上回答了他,而没有别的其他电台。我们这个国内电台在那里持续呼叫了十几分钟CQ之后,方才作罢。还有一个例子是,10日下午,我在21260上做DX,好多DX在这个频率上回答我,而这时候,有一个上海集体电台BY4什么也不问,上来就在21260叫CQ,可能是希望那许多DX电台转而呼叫他吧。后来经过用中文告诉他,“这个频率在使用,请转频”,他才停止CQ。做DX时,要先听听频率上的情形,确定是否能在这个频率上呼叫,特别是要呼叫CQ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凑热闹”。

写这些,是实在觉得要提一提。当然我还是鼓励国内的爱好者通过多听多熟悉练好基本功后,多多的做DX通讯,享受DX通讯的乐趣。


七、海岛远征家之间的对话

9月11日中午时分,21260上VK6YS回答我的呼叫。在通话中他告诉我他两个星期前刚去OC-206西澳大利亚的一个海岛做远征通讯。我说是VK6DHI吧,我通上了,并且是我的NEW ONE,很感谢他和另外两位一起去远征的火腿。他立刻从他的LOG中检索,说“是啊,你在21兆SSB和14兆CW都联络到了”。我给他介绍了一下我这次海岛远征的情况,他也告诉了我他们是怎么去远征的。他们租驳船,搭帐篷,用柴油发电机,在那个没有淡水的海岛上自带饮用水和食物。我说你们可真不容易,相比之下,我的远征至少有定期班轮上海岛,又能在海岛上解决食宿。

其实,更多的海岛远征都是在无人岛上进行的,需要安排和VK6DHI海岛远征那样的LOGISTICS。刚看了最近在加拿大极北地区(ZONE 2)的海岛上NA-227和NA-175远征活动的照片,北极圈内的海岛的荒原上搭起两个小小的帐篷—他们是伟大的业余无线电远征家。


八、海岛和沙漠之间的联络

远征期间中有两天,我在14180上呼叫过。除了北京、上海、成都、西宁几个电台外,最值得一写的是在罗布泊湖心的BY4DAA回答我的的呼叫。刚开始抄收他的呼号时,我心中就颇有疑问,BY4DAA这个上海的集体电台呼号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而他的信号又非常小,比那天所有的上海电台的信号都要小的多得多。等到他告诉我他们是上海一个网球俱乐部的俱乐部电台时,而他们现在的位置在罗布泊的湖心,用装在吉普车上的短波电台和车载天线和我通话,我不禁惊愕。他们已经进入罗布泊沙漠4天,并终于达到罗部泊湖心,他告诉我那里的生存条件极其艰难,他们正准备出沙漠。我也给他们介绍我这里海岛上的情况,沙漠和海岛真是天壤之别的两个世界,而我们就有机缘在沙漠和海岛之间做了一个业余无线电通讯联络!


九、和东南亚电台聊天

北回归线北纬23.5度线横穿南澳岛,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南方的位置做海岛远征。在这个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就成了隔壁邻居,远距离传播不好的时候,就很愿意和他们在QSO中聊上几句。QSO有长短之分,最短的是交换完信号报告就再见,一分钟能通联5-6个。稍长一点的除了在交换信号报告之外,还交换名字,地址,天线设备等信息。如果碰上对方很能聊,并且英语很好,那就能做几十分钟很长的QSO,这样的QSO和无数人争着呼叫你的PILE UP一样,是很享受的。

9M2CPU 马来西亚

这个马来西亚的电台呼叫我的时候,我对他的呼号略感陌生。在短波上出现的马来西亚电台以外国人去那里做远征通讯的为多,而马来西亚本国人的当地电台反倒不多,并且以前大多通过,这个9M2CPU倒真是第一次通。操作员叫Chan,个人呼号9W2CCY,他告诉我9M2CPU是Intel Malaysia的Club Station。哦,怪不得呢,英特尔的Club电台才用上CPU的后缀呢!

XU7TZG 柬埔寨

操作员叫Wim,QTH在Kompong Som,我和他聊了10分钟,中间我问他听你的英语你不是柬埔寨人吧,他连忙说他是比利时人,据他知道柬埔寨只有一个本国人电台,并且只做一些PSK通讯,不做SSB和CW。而Wim本人其实一半时间在泰国,一半时间在柬埔寨,他抱怨说目前外国人在泰国申请不到执照,他只有柬埔寨的执照。聊到后来,没想到他反问我是不是来自欧美,我说不是,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顺便给他解释了一下中国个人电台BA,BD,BG,只有中国本国人才能用这3个个人电台字头的。

HS0ZCW 泰国

远征的最后一个晚上,听到HS0ZCW在14220上和一个电台在聊天,HS0ZCW在那里聊到中国西藏,说到以前的AC4字头,并且说现在美国有用AC4作为特别字头,但仅在WPX比赛中出现。我知道他们说到AC4,一定有某种“情结”在里面,因为AC4 Tibet曾经被单列DXCC,在1974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才被删除(注:AC4―― Only contacts made May 30, 1974, and before, count for this entity. Contacts made May 31, 1974 and after, count as China (BY)――引自ARRL网站)。

我听了很长一会儿他们的QSO, 等他们通完了,就回答HS0ZCW,和他做了可能是我这次远征期间里通话时间最长的一个QSO。他的名字叫Charlie,说一口美式英语,妻子是泰国人,住在曼谷的一幢14楼的公寓里,使用一支Vertical天线,IC-775收发讯机,200瓦的功率。联络刚开始他就问我BA的呼号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我告诉他—我也一如往常地用美式英语—告诉他说两岸中国人都用B字头呼号,而BA是大陆的个人业余电台呼号。我告诉他我曾经在3年前去台湾出差,使用核准的呼号BX2/BA4DW,从南到北,在岛内的高雄、台中、台北等地爱好者家里ON AIR,而两岸的爱好者一直有交流,包括在对岸ON AIR。我告诉他有好几个中国的爱好者曾经在西藏做业余无线电通讯,呼号毫无疑问地是B字头,西藏属于中国的零区,爱好者们在后面加/0。我还告诉他我这次在南澳岛远征的情况,和以前的一些海岛远征。

后来的聊天中了解到,Charlie就是一个美国人,在美国的呼号为K4VUD,在泰国呆了7年,今天妻子去曼谷城另一头的父亲家去探望,他一个人正在好好地享受amateur radio。我听到他的美国呼号,我说,“哎,我在网上的DX消息中看到过这个呼号,去年印度安达曼群岛远征活动中,你在那里给我们现场报道,就象一个记者”,他回答说是,最近他还刚去过安达曼群岛。我说我非常感谢VU4安达曼群岛的远征,因为这是我新增的DXCC,我现在有了325个DXCC,还差一个就将登上DXCC HONOR ROLL,而9月下旬的库雷岛K7C正好成为我达到DXCC HONOR ROLL需要的最后一个DXCC。中国大陆在1992年恢复个人业余电台活动,我是1999年5月获得BA4DW呼号,这将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个DXCC HONOR ROLL。Charlie在那里说很了不起,他通了319个DXCC,还没能达到DXCC HONOR ROLL,他说他的DXCC的增长在100到200之间很快,但是过了200之后,就变得很困难,缓慢得多了—谁都这样啊! (注:写本文时,我已经通到了库雷岛K7C,完成了中国大陆业余电台所获得的第一个DXCC HONOR ROLL)

Charlie是那种很喜欢和人聊,做Rag Chewing QSO的,在和我做完QSO后,他关机了,可1个半小时后,也就是北京时间晚上11点多,又听到他在和人聊天,听他告诉他通话的对方说他刚刚打了个瞌睡。这次他是和XU7TZG聊了起来,聊XU7TZG最关心的在泰国申请执照的问题。其中说到他的收发讯机上都会被贴上泰国当地管理机构的检验标签。听着他们聊天,看看自己TS-50S上也贴着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检验标签,不禁微笑—原来在泰国和在中国一样,都要验机啊。听他们的聊天,很明白地就能听出美式英语和欧洲英语口音上的区别来,虽然美国人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到处都受欢迎,可我更喜欢听美国人说的英语。

其他东南亚电台

这次通到很多东南亚电台,以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电台为多,泰国的有E21EIC,E20NMK,E21YDP,HS1JNB,HS5AYO,HS0ZCW等,印尼的有YB0HR,YB0DPO,YC8TAF,YB0NYB/5,YB5QZ,YB9BU,YB9CB等。另有新加坡的9V1BH,9V1DE等,印度的VU2URC,VU2PAI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P29ZAD。澳大利亚方面有VK8PDG,VK6NTE,VK6YS,VK3QI,VK2DIO等(均为不完全统计)。

下篇 采风篇

写于2005年12月


下篇写好了。下篇与业余无线电远征通讯无关,是一些随笔,记录我在南澳岛上的生活和见闻。

远征通讯使我每天都睡得很晚,深夜1点还醒着,早上又都早起,所做到的是在每次传播开通时,我都醒着,并且利用短暂而有限的传播开通时间(主要是欧洲和美国两个方向),快速而熟练地应对来自世界各国的争相呼叫,把因为争相呼叫而形成的信号堆叠(PILE UP)清理到最后一层,在海岛远征的后几天把这样的信号堆叠最小化,让世界各国想要联络到南澳岛,联络到亚洲海岛129编号的爱好者都有机会通到。

而白天没有远距离传播出现的时间,我会在海边、在山上散步,会和主人家聊天,和孩子们嬉戏,会睡上一个午觉。。。。。。下篇的文字就是这些生活的记叙。

除了上篇通讯篇,这些文字和所有的照片都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1、旅程

一个初秋的阳光明媚的中午,上海的高架路,路很通畅,的士轻快地行驶着,我凝视着车窗外这个我生活着的城市,这个充满活力,熙熙攘攘的城市,心又一次飞向了远方,飞向了远方一个宁静的绿色海岛。

虹桥机场里的麦当劳,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这里相聚。行走在四方的人们从一个空港到达另一个空港,地球的天空,穿梭着无数个航班,习惯于飞来飞去的旅行,城市间早已经没有什么距离。

一千公里的航程,一个半小时后,飞机掠过汕头市区,降落外砂机场。汕头市不大,空中能看到这个城市的全景,市区被纵横的河流分割成几个方块,有相当密度的楼房,一些高楼,这里曾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汕头的机场也不大,却能在跑道的两边看到一些穿着迷彩的军机,随时准备着呼啸着直飞蓝天,原来这是一个军用和民用共用的机场。

没有太多的航班,机场内的出租车在候客车道里绕了好几个弯,排起了长队。来之前就知道潮汕话是我根本就无法听懂的语言,略有些担心与当地人的沟通,上了车才知道,原来汕头的出租车司机全部是外乡人,他们的大多数和我一样,不会说潮汕话,比我进步的地方是能大致听懂潮汕话,能领会当地人上车后说的要去的目的地。从机场载我去码头的司机家乡在河南,来南方打工三年多了,先是在工厂里做工,后来嫌太拘束,改开出租车,两年下来,虽然开出租车的活似乎更累一些,但他觉得比在工厂打工自由。

广东闹油荒呢,加油站里只加得到5块多钱一升的98号油,出租车的司机们自然抱怨大着呢,说是油价连着涨,有人囤货居奇。后来在南澳岛上亲眼见到自己坐的中巴车开到一间民房边,正不知道车停下来干吗呢,就见一个女子提着一个装着深色液体的塑料壶拿着一个漏斗,咕咚咚地就给中巴车加了两壶油,然后司机付钱给她。原来加油站里加不上的低标号的油在私人的铺子里能加上呢。

在和司机的攀谈中,他颇有些叹息,言到曾经闻名全国的汕头走私被打击后,这两年汕头的经济明显落后了。出租车的生意只能说一般般,到了晚上才好一些。

去南澳岛的码头在澄海去的莱芜码头。我到的时候,偌大的候船厅里空荡荡的,下一班船要一小时后。在这里,我结识了阿林。阿林在南澳土生土长,父母在海上打渔,他在南澳念完的高中,然后去广州上的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学的计算机专业,却已经换了两个工作了。做得不很开心,老板给的工资也不高,就都辞了,刚去应考了公务员,趁等考试结果这阵子,回家看看。阿林淳朴善良,在大城市的大学生活并没有改变十多年海岛生活所赋予他的海天之间纯真的那点东西。阿林热情地帮我把我沉重的行李搬上车客渡轮的二层甲板,在船上,吹着海风,听阿林聊了很多,听他的大学生活,他的大学同学,他的女朋友和爱情。阿林有个大学时的好兄弟在深圳做了警察,月薪4000多,开上了自己买的车,可忙得很,前几天阿林去深圳玩,都没有时间陪他。阿林想要自己的生活简单一些,不要太忙碌,说自己多少有些后悔大学时有些计算机的东西没有学好。至于爱情,阿林有他自己的理念—可遇而不可求,被爱远比追爱来得负担轻松。。。。。。

海面上有些雾气,阿林说晴天的日子南澳岛和大陆是相互看得到的。30分钟后,南澳岛已经显出了她的轮廓来了。喔,岛上的山头还挺高的。阿林指着左舷不远的地方,告诉我那些是被炸毁的大桥的桥墩,曾经有一个耗资数亿在南澳岛和大陆之间建起跨海大桥的计划,由于资金不济,中途中止了。


2.间谍活动? 和夜不闭户

这一次,差点又被怀疑成搞间谍活动。我当然知道自己的爱好在别人眼里的特别,在中国的鲜为人知,多次的海岛远征通讯经历,使我养成了开始就向主人家说明的习惯,并拿出盖着大红图章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出具的海岛设台文件和我的电台执照。一般经过说明后就能取得主人家的理解,可这次却不顺利。麻烦来自主人家的弟弟,这个在汕头市区“闯世界”的弟弟正巧回岛探望姐姐和姐夫,他看了我主动拿出来的文件,居然怀疑我所带文件的真实性,说到南澳岛可是“边防前线”,连派出所都是边防派出所,而他和南澳县国家安全局的局长很熟云云,一脸的要查我问题的架势。这使我很有些不快,我没有过多的说什么,只是说,这样吧,你打个电话给汕头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核实一下吧,或者还可以把电话打到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确认一下执照真假,这么一说,主人家的弟弟反倒安静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男主人—我叫他程大哥,给我打招呼,说昨晚他和他妻弟都喝了太多的酒,让我不要在意他妻弟说的。我说没什么,转身上楼,把随身带的一张一整版报道我,并登有我照片的《东方早报》给他们看,向他说明这个爱好,说明海岛远征通讯,其实他也理解这个年代要搞什么间谍活动根本就不用什么短波电台,我从他看着报纸的眼睛里,看到了眼神中透出的佩服,透出的神往—对和远方世界某一个角落通讯的神往。

其实主人家很朴实,程大哥和他的妻子都是好人。每天中午吃完饭,程大哥都会泡上潮汕的功夫茶和我聊天。程大哥早年在河南登封上的学,虽然回到海岛好多年了,经常看电视和对时事的关心,使他对好些问题谈起来头头是道。

而岛上的民风再纯朴不过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夜不闭户”。院子前后两扇门,有一扇是锁不上的,主人家说是门拴坏了很久了,但一直没有修。走马埔村有六、七十户人家,300多人,在村子里似乎不用担心发生偷盗。在程大哥家,不仅是大门,房子里的各间屋子也是不上锁的。在开始的两天,中午去海边走走的时候,我还会记得把钱包、手机等带在身边,几天后,我也就入乡随俗,东西随意扔在屋子里了。


3、快乐的孩子们

主人家两个孩子,男孩叫程浩,二年级,女孩叫程娜,一年级。两个孩子对我很友好,我晚上到屋顶调整天线的时候,程浩会爬上梯子到给我递手电筒,我做通讯时,电台程娜总喜欢到我的房间玩,看我怎么做通讯。两只大狗对我凶的时候,他们会帮我把大狗赶跑。我有时候睡午觉的时候,我知道两个孩子总会来蹑手蹑脚地来瞅瞅我。很快,我们成了朋友,他们拉着我的手,穿过村子里的小路,穿过一片小树林,带我去看他们的学校,带我去看程浩发现的学校后面树上的小鸟巢。在家里吃完午饭,他们从书包里拿出课本,告诉我今天他们又上了什么课。

两个孩子简单而快乐着,农村里没有都市里孩子玩的新鲜玩具,我的数码相机就成了他们的好玩具。他们看着相机屏幕上自己拍下的照片是那么的惊奇、开心,那开怀大笑的样子在我的脑海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两天晚上很晚了,我下楼,看见平时吃饭屋子的电视机前铺起了一张席子,程大哥还在看电视,而两个孩子已经甜美地睡着。程大哥笑着说,两个小孩子在睡觉前爱看会儿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回头得一个一个抱到床上去。

知道学校在哪儿后,我也会去看他们。那是一所花了100万刚新建了校舍的小学,挺不错的校舍,有3层高。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室都在一楼,每个年级就是7、8个同学。老师不是村子里的,都是师范学校毕业,每天从县城来教课的公办教师。听程大哥讲一个孩子一学期的学杂费是270元,两个孩子一年是一千多,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还不算贵,听说再过几年,国家能把孩子的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也都减免了。我去学校的时候,老师正把程娜叫到讲台边给她解释着什么,等到她发现我在窗外看她,看我在给他们拍照,微微一笑。长长的走廊,程浩的班级在对面的教室,老师正好走开一会,八个孩子在唱歌呢,唱的歌竟然是《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喔,海岛上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在唱流行的网络歌曲,我也不禁会心的笑了。

孩子们挺爱学习的,程娜拿出课本咿呀咿呀地念新学的汉语拼音时她哥哥会在一边指点她。刚到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我说的话其实孩子们没有完全的明白,后来程浩悄悄地告诉我,他还听不太懂普通话,正在学习呢。我这才恍然。难怪啊,他们一直说潮汕方言的吗,进了小学,才开始学习普通话的。哪里象我儿子,进了幼儿园,每天说的听的都是普通话,上海话都不会说,反倒是上海话这个方言要在这一代孩子们中没落了。临告别的时候,我问程浩:“和我一起去上海,好吗?”,他说:“我不去,我要读书呀”。


4、靠海吃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里的经济主要还是以搞海水养殖为主,在楼顶架设天线的时候,我就惊讶于海面上白茫茫的一片,猜想总是浮球什么的,可如此大的面积,是在我以前去过的好几个海岛上都没有看到的景象。走到海边,一看果然是浮球,白茫茫的一片,范围非常广—走马埔村的海边,离岸10多米开外的海面几乎全部被浮球所占据。有村民开着小船,船上也载着浮球,船上应该有新捞上来的收获。程大哥告诉我,这里养殖的主要有牡蛎、海带、龙须菜等,海塘面积足有3000-4000亩。

养牡蛎、海带、龙须菜等,不用费太多的心思。买来牡蛎的苗子,把苗子放入浮球下的绳袋,海水的养分自然就能把牡蛎养大,到时候收就是了。就只那浮球是消耗品,塑料泡沫在海水中也会慢慢变小,半年还是一年得换新的。我曾问,那在大海中慢慢消失的塑料泡沫不产生污染吗,回答是没问题。今年我国的台风频频,沿海的海水养殖也大受影响,台风“麦莎”正面袭击南澳岛,两小时刮过,给南澳造成2000万的损失。所幸的是,程大哥他们的海塘处于背风面,影响不大。反倒是频频的台风,使国内的海水养殖产品产量减少,价格上升,程大哥收获的牡蛎等卖得了好价钱。

除了用浮球养牡蛎、海带、龙须菜等,还有把海塘用来养虾的。养虾的收益会更高一些,一年养殖3次,每公斤虾可以卖25元。只是,养虾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需要时时注意水质的调配,同时风险更高,如果水质没能控制好,会造成整批虾的死亡,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

那么,海里还有鱼啊,捕鱼业在南澳岛更是传统产业。南澳的船很有特色,船头一律漆成红色,就是红头船。现在的捕鱼,船越驶越远,船上也都装上了电台,与别的船之间联络,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能听到的“渔台”。还有啊,有不开船出去捕鱼的啊。我在海边发现一个好象碉堡的石头房子,开始不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就在我悠闲地把脚泡在海水里,享受海边宁静一刻的时候,忽然看见我不远处的那个“碉堡”边的海水里升起一张鱼网,慢慢升高,升高,和“碉堡”相连的木制栈桥上有个人拿起用长长的竹竿连着的鱼兜往那张大鱼网里找鱼呢!哦,原来这是守网待鱼!

嘿嘿,这种“守网待鱼”还相当聪明呢。渔网的升降是电动的,在“碉堡”里有柴油发电机,安装了电动马达。渔网的上面还有盏能发强光的灯,用来在晚上吸引鱼。用这办法,每天可能捕不少鱼呢!

程大哥家最近也琢磨着在养牡蛎的同时,去捕点鱼,不过,不打算开着船出海捕鱼,而投资“电动捕鱼”又得投资不少钱,他准备采取的是用竹竿扎鱼网,把竹竿插在近海的海水里,用很巧妙的鱼网,让那些钻进鱼网的鱼儿们有进无出。在海边的时候,我看到有村民在黄昏的时候在长长的毛竹上挖孔,一问,那正是插在近海里绑扎鱼网用的。挖孔是好让插在海水里的毛竹的下部灌进泥沙,不被海水冲跑,而在毛竹上挂钩子,就是挂鱼网用的咯。只是那鱼网的整理却是煞是恼人,程大哥和他的一个亲戚花了两个早上,也没有很顺利地把鱼网理顺,这让他颇是沮丧,直到第三天,才终于理出头绪,搞好了鱼网。下鱼网的前一天,他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在家里搞了个仪式,上香摆供品,以祈求鱼儿们多多地往网里钻。


5、台风没来

这次9月初去海岛远征,是我几年来去海岛中月份比较早的一次,前几次都是11月、12月,而去的又都是北方的海岛。这次的时间选择实际是另有原因。但是,这次选择却使我在台风中搞了一次穿插。今年的台风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非常凶猛,而9月初,正是台风季节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来之前,就想到了台风的问题。没料到,才到了海岛的第二天,当地的电视台就说新形成的第15号台风卡努正向南澳而来,喔,那可是乖乖龙的东,不得了哟。台风警报在电视台连续播出持续了两天!还好,最后台风转向,径直奔正北而去,南澳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9月初的南澳岛,感觉还有些热呢。正因为白天太热,村子里的劳作一般就在清晨和傍晚的两段时间。湿热的气候,使我在第三天起床的时候,就感觉喉咙痛,有些上火了。后来路过县城的时候,看到小小的县城,居然有好几家卖凉茶的铺子,我也买上一杯喝了,果然有效。再后来,就慢慢适应了。

在南澳岛的几天,一天也没有下过雨,前几天都是多云的天气,还总有一些雾,等到回来的前一天,天气变得非常的晴朗,在海边能够望到远远的大陆。黄昏的时候,落日非常的瑰丽。我算不上一个摄影爱好者,但去了全国这么多地方,20多个省份,也拍了不少照片。数码照相机还是N年前买的,傻瓜机,像素才200万像素。可就是这个相机,还是拍下了不少好风景,这次公司里搞摄影赛,又把我在南澳拍的3张照片选了上去,其中两张就是黄昏时拍的落日,未经任何修饰的200万像素的照片被放成了12寸那么大,很漂亮,还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呵呵,这不是我的摄影水平好,更不是相机好,只是天气太好了,时机太好了,就象是一百瓦通到了一个加勒比海的美丽岛国,那是因为赶上了好传播,好时机。

那个好晴天,让我在海岛上又一次见到了美丽的星空。繁星点点,是我每次在海岛上才能见到的璀璨,那些老朋友们,又久违了,我在上海的星空见不到你们啊。银河迢迢当空,北斗七星在北面的海面上空,紧贴着海面,勺口向下。北极星在那里为大海上的航海者们千年不变地指引着方向。


6、天然氧吧

海岛就是一个天然氧吧,从我在二楼的房间往下望,就是一片绿色,时时有蝴蝶在上面飞舞。村子靠着山,我曾“探险”往山上爬,山路已经好久没有人走了,以至于我两次在路中间撞上蜘蛛网,好大的蜘蛛网哟,经过一个小溪时,还不小心左脚踩进了进去,湿了鞋。树林中有两只蝴蝶在飞舞,缓缓前行。想起那首《两只蝴蝶》的歌来,写的不就是他们俩吗?“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追逐你一生,爱你无情悔。不辜负我的柔情你的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这歌词写得真好!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那两只蝴蝶。

去了一次青澳湾,这是南澳岛上最美的沙滩。远征通讯快要结束的那一天,上海的BD4ALC在空中对我说:“通了这么多电台了,你去岛上走走吧。”我回答说:“呵呵,昨天我去了青澳湾,青澳湾真得很美。”

青澳湾离开走马埔村很远,先要到县城转车,到县城的中巴很少经过,就坐那种很小很小的货运车,坐在后面,因为是侧坐的,可得拉紧了,不然车子若刹车猛一些,就不安全。从县城到青澳正好赶上中巴,中巴开在环岛路上,一路上空气好清新,车子在青山和大海之间疾行,好闻的气息扑面而来。到了青澳湾,但见数百米银滩,沙子白净细腻,中午时分,海滩上人并不多,很安静的,很适合一个人怡然地在海边走着,坐着看着大海的海水漫卷过沙滩,又退下去……逗留了一个小时后,离开的时候,看见有大巴开着旅游团过来,喔,沙滩很快会热闹起来。


7、街边的潮汕美食

潮汕美食名闻天下。回家的那天,特地让出租车过外砂机场而不入,多开一半路去汕头市区看看。司机给我指了两个海鲜大饭店,我说不要,街边看到一家生意好得不得了的便当店,我说停车,就这里了。

这家饭盒店门庭若市,来这里买便当的人络绎不绝,有从附近写字楼和银行的走来的,有开着机车来的,人太多了,买票也排队,打菜也排队,好不容易挤进去,看看那一排排的小菜真是要流口水。就见3、4个店员忙得不亦乐乎,在顾客的指挥下飞快地打菜。拿到饭盒的人每个都是心满意足的神情,偶也是啊!真的好吃!做在店外的圆桌边,让阳光照着我,品尝着潮汕美食,真是享受。。。。。

饭盒店的隔壁是一家糕点店,上书“潮汕素食第一家”,门口放着好些月饼。记得小时候,问妈妈拿了零钱,乐滋滋地去瑞金二路上的南货店买点心和零食吃,就知道有广式月饼和潮式月饼之分,这次我可是到了潮式月饼的出产地了,呵呵。

来南澳前,就看了日历,这不,回家正好在周末过中秋。


BA4ALC/BA5CW 20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