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of
Mulan DX Club                BACK UP NEXT
HOME Contest  Propagation QSL & LOG 中文 多媒体

2016年比赛记录(上)

Copyright BA4ALC/BA5CW

1 BA5CW CQ160 CW 单人有辅助

这是我的一个情有独钟的小众比赛,原因是每年这个时候是春节前后,我多数能抽出一点时间比赛,基本上每隔一年参加一次,前年取得了一个历史高分,去年在BA7IO那里参加木兰围场聚会,体验了一把160米4SQ,今年又 是轮到自己比赛的时候。这几次次都有家里领导的陪伴,很温馨,至少表明了领导的支持态度。

周六下午5点多赶到山上,赶紧连接电台调试功放,功放调试的时候遇到点麻烦,老是有报警,看上去天线的驻波不太稳定,小功率的时候反而超过报警阈值,调试需要技巧,而且每每停了一段时间不发射,又需要重复一次这个技巧性工作。传播算是比较好的,噪声也不大,我能听到很多电台,但天馈不正常,我不敢使劲推功放,所以很多台没有叫到,轮到我使劲骂别人聋子了,如果功率能正常出去系数 和QSO也许会更高一点。第二天下雪,天线干脆驻波更高(事后经5chu检查,倒L的横向部分掉下来了),我不敢继续使用了,所以整个比赛只参加了一个晚上,而且在领导的强迫下,晚上还睡了三个小时,总共的有效参赛时间是10小时。从参赛时间来评估,这个成绩还可以,但还是比不上14年的一半数量和系数,客观原因让我浪费了一次再创新高的机会。但是这类比赛玩 就是一种参与过了开心了就好。

这次上山除了参加CQ160比赛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把RRC1258的远程段调试好,第二天白天除了补觉之外,都在调试这套系统,局域网 内调通,在局域网里模拟测试外网连接也正常,但回家后还是发现了问题,在此不表(下一篇里有说明)。

今年的气温虽然有好几次在零下,但在平地却没有看见过一次像样的雪,周日晚上8、9点山上下起了大雪,使我很担心能不能把车开下山去,纠结是不是在雪积起来以前赶下山去。给5处打电话讨论, 天黑不安全,最后决定还是第二天下山,结果第二天地上积了20cm的雪,如果不是看见一辆进村拉”二师兄“的皮卡,我还真不敢开下去。不过回报 我们的是,让我看见了上路湾的美丽雪景。

结果:#1 中国 #19亚洲


2 BA5CW ARRL DX CW 单人低功率全波段无辅助

近年来平时QSO很少,单人比赛也很少,上一次单人比赛已经是2012年11月底的事情了,上一次ARRL比赛也是2012年,时隔4年,正好 经历了BY5CD从鄞州中学搬到上路湾的过程,而单人低功率比赛更是很久没有玩了,话说自从开始体验多人比赛后,使用功放是有依赖性的,总想体验短 时间内大量QSO并跑起来的感觉,这主要是我们远离ham人口区域,要用100w通北美和欧洲,并在比赛中大功率台的夹缝中被听到并有信心回答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前年在美国参加WRTC2014的时候,虽然也用低功率,但那个地理位置并不存在很大问题, 有大量的美洲和欧洲台可以通联,24小时双人双机可以做到3500+QSO,而在我们这里用100w功率参加一个只能通美国和加拿大的比赛,结果可能很惨。

比赛时间分布图,周六的白天是上班时间,比赛不正常

参加这次比赛其实是打酱油来的,要感谢站长BA7NQ,最近连续给我发来各种RRC的遥控装备,春节前我收到了1258电台控制器和1289天线切换开关,趁上次CQ160比赛装上了,而本周正好收到了K3/0 mini的机头,心痒痒的想试试远程遥控参加比赛的效果,由于上次离开上路湾的时候比较匆忙,没有测试完整,回家后发现虽然遥控可以用,但远程设置界面进不了,这次换成K3/0需要重新设置一下,经BG5EEF提醒,原因是浙江电信把80和8080等端口给封了。于是我好说歹说让BD5CHU帮忙上山一次,重新设置路由器并调整15米天线 的方向。以便比赛能顺利进行。

在宿舍遥控参赛的设备

ARRL比赛只能通美国和加拿大,通联时间基本上是我们本地的早晚6-12点这两个6小时,一天有一半时间可以休息,是个体力上比较轻松的比赛,我们周六照例要上班,我在办公室里沿用我以前没有K3/0mini时的设置,用电脑可以参加比赛,早上开赛,我先到15米做了一下收听,15米像我原来知道的那样,方向不知道对什么地方了,听不到多少美国台。于是决定从20米开始,等5处下午上山后再调整15米方向。上班的前半个小时没人打断,所以 得以比较舒服得在20米跑了起来,上路湾的条件毕竟是国内比较好的,即使100w也不至于没事可干,这一个小时的效果虽然不像高功率那样爽,但也还算满意,接下来的公司里来找 我的人就多了,基本上只是间歇做了一些QSO,有一次甚至忘记停止自动CQ,就跟同事谈话,20分钟后我才发现CQ没有停,别人肯定不知道骂了我多少次deaf了,由于参加的是无辅助组,我看不见spot的内容 ,眼不见心不烦。

K3/0 MINI和RRC1258

整个上午就第一个小时是基本正常工作的,下午反正没传播,可以安心工作,心里惦记着5处什么时候能上山,我可以早点用上K3的机头。天黑之前是做不了几个QSO的,于是还是早早把晚饭吃好,回到宿舍,免得 在办公室有人打扰,遥控电台就是好,可以随身带走。5处到山上已经过了5点,15米的旋转器角度是不受控的,他先上山检查了15米的角度,并处理了40米线八木欧洲方向断掉的 振子拉绳,下山后在电台室用摄像头跟我配合一起安装teamviewer和路由器设置,一直折腾到7点多才回家,再次表示感谢,而我小小纠结了一下是继续比赛呢 ?还是先搞K3机头的连接,最后还是K3/0 MINI的诱惑大,一直到接近9点了才折腾完,路由器端口问题仍然耽误了我不少时间,我想反正是打酱油,这几个小时浪费就浪费了吧。接下来先到80米跑了一会儿,抓住美东的灰线末期之后一直做40米 做到12点多,这3个多小时的感觉还不错,当然这是基于我用低功率比赛心理预期,能在低波段保持CQ,我已经很满足了。一切看第二天的表现,第二天我有完整的时间去比赛。

监控画面中的远程设备

调好5点半起来的闹钟,准备迎战6点后的高波段高潮,可是15米让我失望极了,主叫很长时间没有回答,然后去扫地的时候才发现我回答大台别人听起来都困难,折腾了一个小时,感觉天线方向仍然有问题, 此时无奈10米一片寂静,只好在20米上摆摊,虽然效果还行,但总没有15米应有的那种爽,而且频率越低越依赖于功率,于是抽了点时间用40米的天线调到15米用,这也比15米八木 效果好多了,至少扫地能叫到大多数的台了,效率再低也得扫,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系数啊,时间慢慢过去了,在痛苦中感觉我再也叫不到更多的15米台后,切换回20米,也 一样有气无力,中午收摊休息了。到此为止,第二天的数据很差,基于对40和80米天线的信心,觉得晚上还能扳回来,又调了个闹钟,下午4点半起来,5点开干。第一天的5-8点 半这段时间基本没干活,所以第二天就要特别上心,先做40米,到天黑了换80米,之后每隔半小时40分钟切换一次波段,伴随美东到美西灰线的移动,我也在做波浪式的推进,每次换波段后先扫描一遍新波段,把最好的时刻 留给80米,虽然效率低于40米,但对系数来讲是很值得的,80米上美东的不少系数我都通到了。整个晚上波浪不惊,速度也比较慢,但是QSO和系数一步一个脚印得在增加,这也是小功率参赛者需要有的平常心态,最后成绩中低波段的数据对于小功率台来讲非常不容易了, 我们这位置很多大功率的台也许做不到这个结果。

最后一个早上还有2个小时的时间,看着15米可怜的分数,我不死心,再次试图用40米天线冲击一下,可是大半小时的努力铩羽而归,最后一小时不得不老老实实做显然没有15米好的20米波段,耐心得等到了 好心人的spot(低功率比赛如果回答的人突然增多,一定是有人帮你发spot了),做了一个小高潮,算是和比赛的开局有个呼应。

比赛\波段 组别 160 80 40 20 15 10 总数
2016 BA5CW ARRL CW SOLP   77 237 286 58   658
2015 BY5CD CQWW CW MM 5 155 272 677 399 112 1620
2014 BY5CD CQWW CW MM 7 129 306 553 721 335 2051
2013 BY5CD CQWW CW M2 6 157 377 403 708 149 1800
2012 BY5CD CQWW CW SOHP   66 78 244 317 107 812
2012 BA5CW ARRL CW SOHP     274 94 322 72 762
2011 BY5CD CQWW CW MS   3 283 74 368 45 773
2010 BA4ALC CQWW CW MS   15 130 193 90 0 428
2009 B5A CQWW CW MS   4 81 251 0 0 336
2008 B5A CQWW CW MS   1 194 191 0 0 387
2007 B3C CQWW CW MS   6 41 109 2 0 158

近年来我参加过的CQWW CW全波段和ARRL DX CW比赛美国加拿大通联情况统计

结语:这次比赛原来的目的是试机兼打酱油的,但血液中比赛因子促使我把这场比赛演变成不是酱油,这个成绩对于低功率来讲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我敢说同区域的高功率未必能赶上这个成绩,如果15米天线没有问题, 估计可以超过800个QSO,亦即超过2012年自己大功率的成绩,这也是平时大台用高功率做MS能做到的北美台数。又让我增加了一次小功率竞赛的体验,大功率惯了,也让自己在小功率的时候能坚持主叫,风格上让别人看起来我是强大的,从而获得比扫地更多的QSO数。RRC1258的遥控系统很好用,配上K3/0 mini,操作顺畅,各种操作都很顺手,除了电脑发的CW结束 时有个短暂的静默期,造成缺第一个字符的问题,比赛中曾用KY命令操作,静默期问题可以完全克服,但KY命令操作不够灵活,赛后我需要花点时间编一套适合的KY macro,这对今后大功率遥控比赛的高速QSO很有用。

结果:#1 中国


3 BA5CW ARRL DX SSB 单人低功率全波段无辅助

继续折腾遥控,上次CW比较成功,问题是收发转换缺字,对策有了。这次则是试一下SSB比赛,碰到的问题是电脑自动呼叫和mic共用的问题,赛前继续和有同样设备的BG5EEF讨论,目前的解决方案是mic连电脑,然后电脑再连K3/0 mini,可是,等比赛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笔记本有问题,不认我的外接mic,用内置mic声音也小,长时间没有应答的人工呼叫让人很厌烦,所以边呼叫边动起烙铁,做了一个简易切换。

这个切换也够麻烦的,一旦有应答,先要停止计算机的自动呼叫,然后用手动切换到mic,然后凭“压码”把这过程中听到的呼号录入,稍微不协调就要让人家重新报一次呼号。看来临时抱佛脚的事情是不怎么可靠的,下次要注意了。

话说很多人以为上路湾的噪声是很小的,这其实是个误解,上面的图片是上路湾的常态,尤其是SSB,只是一个国内平均水平。所以OP们都需要花很大力气去辨别成堆的弱信号,而且要保持一定速度,这有点难度。这也是我们SSB成绩总是比CW差的原因之一。而这次我却没有为噪音问题有太多的烦恼,因为用的是100w小功率,所以回答的台比较少,弱信号的台就比用大功率的时候少多了,而且有的是时间跟弱信号磨蹭。

很多年没有参加小功率比赛了,特别是SSB,比两周前的CW更惨,主叫速率是很低的,尤其是第二天,频率上摆摊的大台差不多都扫完了,这时候主叫没人回答,扫地又没有新台,只能让电台长时间做无用功,我则可以上网,聊天,查资料,做饭等,反正空闲得很,从来没有比赛是这么个不认真的样子,不过这也是一种无奈。如果不是仅限美加的比赛,应该有足够的近台可以听到我,并帮我发spot,可能对于低功率来讲也不至于很差,就这个比赛而言,我真的很希望多要点功率,尤其是高波段上我们150-300米馈线的长度,足以让我的100w到了天线端损失30-40%,我甚至想,我的信号报告是不是应该给60,而不是100,呵呵。不过有些美国台收到我59 100后还是告诉我big signal,正是他们的鼓励,我才坚持摆摊比赛下去。

结果:#1 中国


4 BA5CW RDXC 单人低功率全波段混合模式有辅助

从去年公司搬家后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天线,有时候为了做DX和试验硬件会从窗户上甩条电线或者回上海用屋顶上的几米长铝管接个天调对付一下,至于比赛,只能跑到上路湾去玩CQWW和WPX一年四个多人比赛,平时的小比赛都没法参加,自从今年春节前用上了从站长那里来的RRC套件(至今还欠着钱没还,好在站长没有像追王春那样追我)后,无论是DX和比赛都有了起色,让我有机会on air了。不少小比赛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今年来参加的三个比赛都很有地域特点,ARRL DX的CW和SSB台只能通美国和加拿大,而上一个周末的俄罗斯比赛虽然可以通任意地方的台,但仍然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因为每同一个俄罗斯台的得分至少是其他得分的两倍。当然玩这些小比赛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进一步了解上路湾的天线性能,传播特点以及噪声环境等内容,这比仅仅靠一年几次现场比赛的了解更细致,现在又加上测试遥控装置,思考改进办法,这次也不例外。

可以看见天线方向正确的时候气泡比较大(QSO数量大)

RDXC比赛是“全球通”,所以对天线方向要求就比较高,而上路湾的天线都是单波段的,显然不可能在近期配置每一副天线的旋转器遥控硬件,而比赛前天线的状态如上图所示,主要都是对着北美方向的,15米天线更过分,是朝着两边都不搭的南面。方向最正常的是80米,因为我可以用 微插座(一个可以用微信遥控的电源插座)遥控4SQ的电源开关,至少保证了可以在EU和NA两个方向中任选,40米通过微插座开关电源可以选择NA方向或EU/NA双天线共用,相当于兼顾了北面的180°方向,要比全向的天线能量集中一点,反过来讲对于重点方向EU来讲,我也损失了一半的能量,对于小功率来讲, 可能比较致命,整个晚上收听欧洲非常好,但叫起来异常困难。通常RDXC比赛我会在开赛后的一个小时开始在40米北美和20米EU中轮流切换,这时候EU的20米是很好的,40米只要确保NA方向的系数都拿到就可以了,而这次20米天线朝着NA,致使我无法按最优波段分配来玩,以至于20米系数明显缺失。周日的上午是欧洲没有传播的时候,20米和10米对北美方向没错,但是传播最好的15米却是对着南面的,所以整个上午的工作效率也不高,15米我只能做OC或者用40米天线做个把北面的系数。情况到周日中午5处上山后有了改善,所有高波段天线都调整到了欧洲方向,我本着从最早关闭的波段开始做起的原则,分别在10米上干了2个小时,在15米上干了3个多小时,最后留下两个小时干20米。可谁知道遥控又出了点状况,在15米的最后一个QSO时,遥控卡住不动了,我估计是DDNS有问题,一直折腾了半小时后才恢复正常,加上周六开赛的20米缺失,留给20米的时间显然不够用,最终20米系数缺失很多。

赛后去看了一下其他参赛者的参赛体会,普遍说传播非常差,因此我又去查了一下前两天的传播指数,的确如此,SFI 89,SSN 26,A和K也有点糟糕,难怪一片叫骂声,还好,本来就是心血来潮的比赛,比赛中以为低功率就该如此,现在反过来想一下,我能够得到这样的成绩还真不错,这一定是得益于上路湾的低仰角,低仰角使可用频率提高了,也使我们的信号传播途径少了几跳,不过条件再好还是敌不过电离层的威力,按照经验,这种时候南方的优势就会有明显的体现,如果在低波段上没有建树,我们一定是比不过南方电台的。

结果:#1 中国 #5亚洲


5 BY5CD CQWPX SSB 多人单机

这次比赛最大的体会就是传播差,其实对这个传播是有预计的,虽然OP足够做M2,但还是只参加了年初就定下的MS组。下面看图说话吧:
一 设备
MS的设备相对简单,但我们本着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的思想,愣是为一个WPX比赛设置了三个操作机位,后面会抽一个段落说明这些机器的用法。
1号台
主叫台,这是一套平时就放在山上的K3,主要是用来遥控的,但是它被设置为可以遥控和现场可以同时工作,不需要根据场景重新连线,所以图片上看起来会乱。
2号台
是同波段辅助台,和一号台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上,用的是IC746PRO,一号台CQ为主,二号台扫地为主,他们理应和三号台一起组成发射互锁的系统,策略是first one wins。但是这次发现各机型的PTT电平略有差别,我的互锁设计有bug,临时改成1号台随时被打断,辅助和系数台优先。2号机在户锁上最自由,但OP要随时注意1号机的状态,尽量照顾1号机的操作。
3号台
系数台,SUNSDR2 PRO,工作在不同于1号、2号机的频率上,当然2号机和3号机的角色是可以交换的,期初用SDR的想法仅仅是为了系数台能更直观的看见整个波段的情况,但用下来发现,同波段辅助台更需要这样,下次比赛会改变2号和3号的配置,同波段辅助台都会用SDR。但3号台一样有1号的问题,所以3号台锁其他机器是要手动拨开关的(下图中ESA的手一直放在了互锁开关上),手动操作是很容易出错的,我就经常做完QSO后忘了把发射权交还给1号机,造成主叫OP的抱怨,看来这个互锁装置要进一步修改,增加对各种电平的兼容性。
另外一个改变2号和3号机位配置的原因是,由于同波段工作除了对天线有要求外,电台影响也很大,这次发现SUNSDR2 和 S9C完爆746PRO,FT2000,同波段主叫的信号在SDR上只影响了+/-10k的范围,而746pro和2000,满地假信号。以后计划主叫用K3,其他台一律SDR。不过由于SUNSDR2功率不到20w,这次sdr系数台/辅助台的功率只有800-900w,对高波段没问题,低波段还是很累的。
二 天线
由满山的竹子构成,我们原来的天线布局是按照MM的要求来布置的,每个波段至少有两副互不干扰的天线组成,所以对于MS来讲,天线不需重新布局,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对天线和旋转器的维护,提高辅助天线的性能,根据比赛的模式,调整80米/75米天线,逐步提高辅助天线的性能。这次5处修复了15米两副天线的旋转器打滑问题,维护了40米天线被吹断的电线,80米4SQ调整到了SSB的频率范围,并开始架设两副副计划中的20米线八木,预计5月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上了。比赛当天,ESA还架设了一副接收天线。没来得及完成的是一副多波段天线的架设、160米天线的修复和15米、10米辅助天线的位置调整。下图所示是这次的实际天线布置:
 
三 OP
由于我们同时需要操作3个机位,6个OP并不算多,两个外国OP是比赛当天早上4点半从上海出发在比赛开始时正好赶到,他们到比赛的第二天傍晚离开,BD4HF是比赛当天中午到的,BG5CNH是下午到的,而后勤占用了5处大部分时间,不过由于3机互锁不能全自动,而且传播也不是那么好,大多数时候还是两个机位在工作,所以整个操作还是比较轻松的。OP们的水平都还不错,无奈这么烂的传播无法发挥他们的水平。
BD5CHU BG9XD
BG5CNH OH7WV


DF9LJ BA5CW
四 操作策略
去年CQWW CW以后就和5处开始讨论16年的计划了,基于太阳黑子的周期预测,我认为今后5年内传播会变得很差,完全不足以支持MM的操作,M2都非常勉强,MS将是我们今后参加的主要组别,我们把硬件设置成一个M2和MS兼容的配置,主要目的是打造一个很强的MS台,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花了不少时间上网学习国际上MS高分台的比赛策略,最终定下了两个主叫台,两个系数台的配置,由于WPX比赛的规则限制和辅助设备的bug,这次发挥不了这个配置的全部功能,不过可以通过wpx比赛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改造,争取在CQWW 比赛的时候,我们能实现我们所有的操作策略构想:
上图是我们假想的MS理想操作策略,显示的是各台的工作时序,充分利用时间间隙,当然最终的实现首先需把硬件搞成熟,更重要的是OP们能熟练配合操作。 另外需要反思的问题是,我们的SSB总是成绩不够好,其原因主要在于晚上的40米信号不够强,对欧洲摆摊只有在灰线时刻的不到一小时有效,20米在欧美互相有传播的时刻,他们也听不到我们的呼叫,这在总体传播差时显得越发明显,如果打破这个瓶颈是我们的改进重点。
五 后勤
从去年开始,我们提高了比赛的伙食标准,这次的改变是把自助餐具移到了操作间里,尽量减少吃饭时间对比赛的影响,无奈传播太烂,第二天中午所有op停下操作,吃喝聊天,似乎是天南海北神侃比比赛有意思。
附:BD5CHU的总结
这回比赛印证了大神对传播的预测,一个字“惨”。过年后,大神就确定BY5CD这回参加Ms组的比赛,所以这回的OP也非常精简,大神(BA5CW) ,5处 (BD5CHU),BG9XD(BD4HF),BG5CNH,以及两位外籍OP, OH7WV和DF9LJ。6个OP参加Ms组的比赛,对每位OP来说,还是相对轻松的,至少能保证足够的睡觉时间。比赛的策略及内容还是大神来讲述吧。他更专业透彻些。5处这回的任务就是保障后勤和维护天线。这回对5处来说,最大的感触就是第一次在比赛二天里,不太用折腾天线的。没有天线下塔,也没有天线上塔。终于感觉到比赛前不大折腾是一种幸福啊。且听5处说说,比赛前和比赛中的一些小故事。
    第一次比赛前一天,周五晚上不用干通宵了。比赛前两周,因为雨水较多,室外维护工作做不了。所以就有空好好整理一下电台室零乱的强电和弱电系统。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整理和重新调整了强弱电的走线。一周时间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这么费时费工啊。终于在比赛前一天,基本完成强电的整理工作。做到了每个机位都有一个配电盒,然后把紊乱的各种各样的电缆整理了一下。最后终于实现了大神先前对电台室的设计要求。
1号机位Run 1 ,作为第一主叫机位,2号机位Run 2,是辅助Run1的同频段的辅助机位,3号机位是Multi台,专门用来做其他波段的字头系数的。1号,2号,3号机位是可以互锁的,只要其中一个电台发射,其他两个电台不能发射,这就符合了比赛主委会的比赛规则要求,同一时间,所有频段中只能出现一个信号,既在一个工作频率操作时,其他频率上不能同时出现两个信号。自己感觉这回比赛的同频辅助还是玩得挺有意思的,如果传播再给力一些,估计同频辅助的作用体现会更大了。接下来,5处接到的大神的指令就是一般的完善几个重点波段的主叫天线与同频辅助天线的建设。重点波段甚至可以实现,同一波段的主叫和辅助可以共用三到副主力天线灵活调配着使用。
另外这回比赛的后勤保障趋于成熟,7-8个人的一日三餐外加夜宵安排得还是井然有序的。事先都是详细做好菜单,然后细心采购。外加山上的一些现成的食材,让这回糟糕的传播有了一些让OP们值得回味的东西。特别是周日中午的比赛。因为实在没什么台可以做,所以自BY5CD移师上路湾比赛以来,第一次全体OP关机,聚餐。聊得比CQing 起劲得多得多。另外,山上晚上还是比较冷的,气温在4-5度 ,这回专门为OP们准备了木炭取暖,保障OP们晚上工作时不至于过于寒冷而影响比赛发挥。
结果:#1中国 #6 亚洲

BA4ALC/BA5CW 201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