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FA是意大利产的一台以高自动化以及小巧便携著称的1KW级别的全固态功放,我这台功放是BD5ABC在08年买的,一直给B5A比赛用,属于雷锋精神,去年开始B5A基本不比赛了,杭州的可以到BY5AC去比赛,而我这里一直把BY5CD作为比赛基地,所以这台功放就闲置了,在这个背景下我买下了这台功放,因为从头开始基本上每次使用我都在,所以这相当于是一台我先用然后付款的设备,不过ABC进货的时候价格比现在的拿货价格高很多,还是
不能完全补偿BD5ABC。
这是一台标称功率SSB 1KW,CW
900W(50兆时700W)自带天调的自动功放,支持连接两台收发信机和四付天线,功放可以自动感知发射的频率,也可以通过两个15芯D型插口,连接两台收发信机,通过CAT/CIV或者波段数据实施波段联动,这个15芯口里也
定义了PTT和ALC连线,做好数据线之后的与收发信机的连接还是很简洁的。
功放由6个MRF150功率场效应管作为放大部分,由于MRF150标称功率只有50v
150W,所以很多人认为最多能产生900w功率,号称1kw有点过了,但实际上MRF150的测试功率曲线显示它能超过200w,所以1KFA并没有吹牛,他是能到1kw的,只不过功率余量比较小,属于凭借自己完善的保护功能和内置天调的宽负载适应性,做了艺高人胆大的事情。
此功放体积不大,宽度和K3几乎一样,把K3放在上面很配,重量20kg不到,配了一个手提包,能一只手提着走,当然20kg的重量想连续提着走很远还是不容易的。另外这台功放还有个RS232接口用于连接电脑,可以通过附送的软件遥控功放包括开关机在内的所有功能,这个遥控接口使得它很适合做远程遥控系统的部件,见本人的另外两篇文章:
功放支持部分SO2R的功能,两台机器对应4副天线之外,1KFA还提供了一个SO2R天线口,这不是个完整的SO2R口,因为这个天线口只是可以接一条专门用于接收的多波段天线,也就是说,一台收发信机取得主天线的1对4口时,另外一台收发信机只能通过这个SO2R口做接收,而当这台机器要想发射的时候,功放自动把他切换到主1对4口,两台收发信机交换功能。发射永远都只能用4副主天线之一,即使SO2R口上接的是可以发射的天线,也只能浪费其发射功能。

这是功放电源没开时的通路情况

空载电压
是50V不到点,全功率输出的时候电压降大约是0.2V左右,当攻防设置到半功率使用时,直流供电自动降低到34V。

1KFA的保护功能:过电压,过电流,高驻波,高反射功率,天调射频电压过高,过输入驱动,通过软件和硬件双重保护,硬件保护为了提高保护速度,软件保护则提供了精确保护。

通常认为晶体管功放在500w下有优势,1000w以上就会超过电子管功放的重量,而且电子管功放有耐粗暴使用的优势,即使电子管寿命远低于固态功放,在功放的世界里仍然是电子管为主导,但是1KFA创造了一个奇迹,其临界设计和有秀的保护功能,使得在1kw这个级别上击败了不少电子管功放,一旦可靠性和重量的问题解决了,固态功放的免调谐和容易实现各种自动化功能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SPE公司在1KFA的基础上有采用开关电源和6个MRF151G推出了一款2000W的2KFA功放,重量只比1KFA增加几公斤,并且完善了其SO2R功能,考虑到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两台功放,还包含了2*6切换开关,综合考虑下来性价比仍然是超过很多电子管功放的。
1KFA有三档风扇速度,分两种模式控制——
在设置为普通模式时:40℃ 第一档开(37℃关),70℃第二档开(67℃关),83℃第三档开(80℃第三档关)
在设置为比赛模式是:平时常开第一档,60℃开第二档(57℃关),75℃开第三档(72℃关)
风扇在第一档低速运行的时候,还是挺安静的,但是到了第二档的时候就很明显响了,即使带着耳机都能听到。
关于功率——AD5X测量的显示功率和实际功率,显示功率和我的略有区别,但是参考他的功率表实测功率和显示值的差别还是有意义的:
波段 |
功放显示 |
功率表 |
功放显示 |
功率表 |
功放显示 |
功率表 |
电键 |
电键 |
连续点 |
连续点 |
峰值 |
峰值 |
160M |
1178 |
932 |
1118 |
970 |
975 |
1200 |
80M |
1115 |
946 |
1033 |
980 |
1161 |
1044 |
40M |
938 |
915 |
1018 |
930 |
1004 |
937 |
20M |
850 |
740 |
950 |
810 |
1070 |
957 |
17M |
1011 |
870 |
1100 |
1007 |
1200 |
1100 |
15M |
1100 |
1025 |
1075 |
1000 |
1200 |
1062 |
12M |
1031 |
936 |
950 |
950 |
1143 |
953 |
10M |
1200 |
1025 |
1200 |
1115 |
1200 |
1100 |
6M |
765 |
616 |
810 |
760 |
818 |
745 |
AD5X用的功率表似乎powermaster,一般来讲还是比较准的,平均下来,功放显示的功率要比实际功率高0.5-1个dB左右,AD5X解释为功放测的是放大器后的功率,而外接功率表测的是天调后的功率,所以有这个差别,从测试数据来看,有外接功率表数字反而比内置功率表低的情况,这估计是天调之后阻抗不一定是50欧姆的原因,所以,AD5X的解释是对的。从原理来讲一个π型滤波器的插损0.5dB也是合理的,到1dB就可能是因为测量阻抗的原因了。
以下是我这台功放用R8直立天线做负载时的测试功放显示功率:
10m功率
1028w

12m功率
941w

15m功率
1025w

17m功率
1019w

20m功率
1032w

30m功率
980w

40m功率
1200w

我们是不是要去纠结这点功率的差别呢?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我们看一下不同功率的差别:

1000w是我国的最高合法功率,即使是在国外,大多数比赛也规定上限功率不超过1500w(如果本地法规规定低于1500w则按本地规定),1500w能有多大改善?其实就是上面的S表到大7的位置,和1000w的差别真的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