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通訊篇第二章(資料搜集員VR2ZKG)

詳盡翻譯解剖圖 詳盡解剖翻譯圖

在上一章的末段分析中得知音響既然不行,接著考慮的自然就是電波。所謂的通信,最希望的當然是能夠自由發信、受信,也就是彼此互相通信。 不過,從三大理由可以了解自潛艇發信是非常困難之舉。

第一和第二的理由相信眾Ham友一猜便可猜中分別是.......電波的波長越短越容易在水中衰減,而且不論電波是什麼頻帶,在發射時最基本都會使用波長一半長度的天線 (即我們時常提到的半波雙極天線,就算是加了什麼 loading coil 等等,至少在電氣長度方面而言是如此)。因此,既然潛艇自海中發出電波,一定要使用長波長(周波數低Low Frequency)的電波,結果卻會因為天線的長度而作罷。 大家試想想由於中波MF (3MHz至300KHz)的波長是100至1000公尺,所以天線最短都要五十公尺。而長波LF(300至30KHz)的波長則為一至十公里。即是說如果使用長波的話,天線的長度有可能由半公里至五公里,這怎麼辦呢 ?

第三個理由是因為潛艇獨一無二的長處是隱密性,如果由自已發出電波,無異是暴露自己的存在(此點和音響通信的情形相同)。 早在1930年左右,潛艇就不再嚐試發出電波,而單集中在受信方面。[沉默的部隊] ---- 潛艇的稱呼亦是由此而來。 話雖如此,但也不能完全不帶發訊裝置的,因此潛艇上亦都搭載有緊急通信用的HF短波、VHF超短波、UHF極超短波等等通信機,並在艦橋裝備了折疊式天線,或 起吊式的跪桿。由於通信的有效距離是以桅桿的高度決定,所以無法期望會有很長距離的通信。

以往,潛艇部隊多用輕巡洋艦作為旗艦,用以指揮在海洋上作戰,是因它具有通信中繼艦的功用。 天線必須浮出水面對潛艇而言是一大問題,美國海軍於是在1950年初期想出利用浮標配備天線浮出水面,並由潛航中的潛艇拖曳的方式。在深度30餘公尺左右之處可用8 knots的速力曳航。這項系統於1962年的古巴危機時曾發揮過非常驚人的威力,封鎖古巴的美國核子動力潛水艦利用它報告蘇俄商船的行動。即使到了今日,蘇俄的基輔級潛艇仍在艦橋的側面裝備通信用浮標。

此外,發出電波時最好不要被偵測出發信的位置,第二次大戰中的U-Boats 曾使用一種名叫"信差"的HF通信方式。它的作法是把通信內容的信號大幅壓縮成一個個通訊包packet(就好像我們時常在ICQ傳檔案時把它們ZIP了起來一樣的原理),在極短的時間內發信完畢。如此一來,很難以方位探測(Direction Finding)裝置進行捕捉。雖然到了大戰末期已可能捕捉得到,但這種作法至今仍是通信的基本。

美國海軍認為潛航中也可以利用VHF或UHF通信,因而開發了名叫SLATESLOT的緊急通信方式。簡言之就是浮標,從三英吋(76.2cm)的反潛攻擊妨害用發射管(Counter-MeasureTube)射向海面。 SLATE是內藏UHF用發信裝置和天線的雙向方式,在浮標和潛艇之間以電纜相連絡。一旦不再需要即可由潛艇切斷。SLOT則不用電纜,一浮出水面後可用電池不停的發出經過錄音的信號。 最近的通信也使用了較高周波的SHF帶。SHF的指向性很強,因而不會被敵方從側面接收,而且是超極高周波,自然可以在短時間傳送大量的情報。此外因它不易受到干擾,也可用在軍事通信衛星上,如美國的[防衛衛星通信系統 [DSCS]。

SHF的周波數是3至30GHz,波長1至10 cm。如果衛星可接收來自潛艇上的通信,將減少被敵方側面接收的可能性,但反之衛星的位置卻易被敵方所知是其缺點。最嚴重的是,為了接收SHF通信,潛艇必須把天線伸出水面,提高了潛艇的脆弱性。 然而為了能夠接收大量的資料,亦曾使用過如[Outlaw Shark]遠距離目標捕捉系統的目標資料接收通信用裝置。它的天線可裝備在潛望鏡的頂部,但由於此系統屬於極高機密,淮山杞子雖然已出盡所能及找遍其在各大紀律部隊中的老友專家仍未能得知一二,日後如有機遇定當公佈天下。 另一方面,一種被稱為[緊急火箭通信系統]的特異裝置亦會在需要時被用來當作緊急通信用。由於它是把ICBM "義勇軍飛彈"的彈頭改以無線發信裝置,所以地下飛彈貯存庫經常保持數枚這種型式的飛彈,以便在地上的通信設施被攻擊時使用。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