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線電波?一般以*頻率在30KHz
至3000GHz以下(1KHz=1000Hz,1MHz=1000KHz,1GHz =1000MHz),不須通過有線媒介如導線、電纜等在空間輻射傳播的電磁波便是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只佔整個電磁波頻譜中的一部分。就頻率而言,低端在超音頻以上而高端與紅外線相接。由發射源輻射的無線電波,通過介質而至到達接收天線的程序稱為無線電傳播。
無線電波既可在自由空間傳播,又可在固體及液體中傳播。但由於大氣、水、泥土、岩石等的介質特性不同,因而限制了各種電波的適用範圍。特性不同的介質影嚮無線電波的傳播,因而出現折射、反射、散射、繞射和吸收等現象,這些現象使接收點的無線電信號會有衰減和干擾出現。無線電波因頻率(*電波波長)不同,而傳播方式也不一樣,大概可分為四種:
1.天波傳播
即發射天線向空中發射電波,由高空電離層反射後到達接收點。
有時,電波可在地面與電離層之間連續跳躍反射多次。
2.地表波傳播
即無線電波沿地球表面傳播。相同條件下,頻率愈低則地表波
傳播距離愈遠:頻率愈高則地表波隨距離增加而很快衰減,傳播也
就愈近。
3.視距傳播
視距傳播是指電波在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能互相"看見的距
離"內的一種傳播方式。其傳播路徑基本是直線。它大體上有兩種形
式,一種是地對地的視距傳播,另一種是地對空的視距傳播。
4.散射傳播
地球外的空間是厚逢兩萬多公里的大氣層。大氣層按其氣體電
離情況可分成對流層(距地面13公里之內)、平流層(距地面13∼50公
里)和電離層(距地面50公里以上)。所謂散射傳播,是指利用對流層
及電離層的不均勻性對電磁波的散射作用而進行的超視距傳播。
*本文中頻率,單位是Hz(Hertz,赫茲)指交流電訊號極性在一秒時間由為正轉負循環次數,例如 1HZ等於交流訊號在一秒時間正轉負循環一次。
*電波波長,單位是m(Metre,米),對於一個無線電波,可以用波長也可用頻率表示。它們的關係為:
波長單位m(米),V電波的速度單位3千萬米/秒(m/s),f頻率單位赫茲(Hz).
TNX & 73! de VR2XVD
Jun.y2k003
射頻(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