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的形成通常是指彗星或小行星經過地球軌道附近時留下不少的塵埃,而當地球經過塵埃帶的時候就形成流星雨(如左圖)。其實, 地球環繞太陽公轉所經過的軌道上,有著數不盡的宇宙塵埃,當被地球的引力吸引而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產生高熱而燃燒這些燃燒中的塵埃會發出很強的光和熱,於是我們有時候便看到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
大部份的流星都會在大氣層燃燒完畢,但如果塵埃的體積過大以至無法燃燒完畢的話,它們便會掉到地面上,此時就稱為隕石。
流星雨的發生時間每年差異不大,但數量不易預測,不過通常彗星回歸的第一年比較壯觀,而後每年遞減,直到再次回歸時又會突然增加,以獅子座流星雨來說,他的母彗星週期為33年,最近一次回歸是在1998年,所以1998年11月的獅子座流星雨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