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為什麼有增益 ?

Ground Plane」與「八木」有何不同 ?

< Thanks to C.O.Yang for the info. supplied >

一般誤解 : 天線愈長愈大,效果愈好,可以放大功率,增加效益。

其實 : 天線是用來將射頻「電能」變成電磁波的元件,就如同燈炮是用來將電能變成光波,或小提琴弦是用來將位能(力量)變成聲波一樣。一個完美的天線應至少有其設計在發射電波之頻率的1/2波長,就如同琴弦的道理一樣。

典型偶極天線的幅射圖偶極天線因結構大都為兩個1/4波長電線或鋼、鋁管組成之直條形,故能於其腹部四週產生電磁波,但天線之兩個頂端則幾乎完全沒有電波產生。

偶極天線通常都用來做參考天線,其增益被定義為"1",又稱為"0 dB",假如將 2 支偶極天線巧妙安排,又能不互相影響,並將電能先後經過 2 支天線,則理論上將會使某一個小角度內之電波強度提高 2 倍,即 "3dB"。

堆疊式天線幅射等效圖依此類推,用很多節偶極天線上下排列成群,即可將電波強度一直提高(此即一般所稱之八木),通常較實用之程度為 10 倍以下,也就是 l0 dB以下,但因總能量並冇增多或減少,其它角度之電波將消失而集中於需要之角度。

如下圖 Fig.3 所示,虛線為 "" 輻射源,代表一個數學上存在但實際做不到的理想球體,它的電波向四面八方平均發射而形成一個球狀。在相同功率下,在任意方向,它的電波強度均為偶極天線之0.6倍,即 "-2.15dB",換句話說,如果理想點發射源被定義為 "l",即 "0 dB",則偶極天線腹部電場強度最高點為其1.6倍,即 "2.l5dB"。為免混淆,通常寫成 "2.15dBi",這裡的 "i" 代表球體發射為基準。

天線增益幅射比較圖所以,一支增益為 2.l5dBi 的天線即是增益為 0 dB 的天線,也就是無增益之普通天線。

另一種提高天線方向性及增益之方式為「八木(YAGI)」方式,即利用一支金屬,靠近普通偶極天線,使得電磁波偏向期望之方向,一般稱之為排骨天線,也是將電磁波能量引導向需要之方向而產生增益。故增益只是相對而言,並非真的可以將能量放大。

Ground Plane 由於通常是直立的,其電場與地面呈垂直,故其電波為垂直極化波;排骨則可視需要,橫放或直放,橫放則產生水平極化波,直放則產生垂直極化波。通常為遷就汽車天線之垂直擺放方式,排骨也多做成垂直極化。

另有一種用來與人造衛星通訊之天線,則可將垂直與水平交疊,並移相 90 度,使得兩能量因時間差相加,而形成圓形極化波,因此不論衛星如何翻滾,均可收到良好信號,最為特殊。

中波廣播之天線波長通常在 600 - 200 公尺間,半波長也至少要 300 - 100 公尺,很難架設,且因立於地面,地表下之地下水及礦物質會形成一片導電層,此導電層之性能如同一面電子鏡,將產生一個天線倒影。上下二支半波長天線因電流極性相反,互相抵消,反而沒有電波發出。如果將天線高度降為 1/4 波長,下面倒影正好形成另外 1/4 波長,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偶極天線,能發揮很好的垂直波輻射功能。

許多小型車用144/430MHz天線也是利用這個方法,但因很難有人捨得在車頂鑽洞將天線裝於車頂正上方,而將其裝於行李箱旁,其倒影是如何的不佳,可想而之。幸好,天線廠商很快就設計出無地網的天線出來。

地網是什麼?無地網天線 (NR)又是什麼?為了改善電波的發射,在汽車天線下方加地網,對嗎?

地網就是利用一條以上的1/4波長電纜,一端接於1/4波長垂直天線之饋電點(接頭),另一端絕緣或懸空,以形成一個虛擬的電子鏡。通常至少需要三條以上,才能使發射電波之分配方向都均勻。嚴格來說,有地網的方向,電波會稍強一點點,但實在是微不足道,不必在意。地網另一端絕不能接地或任何金屬,否則就自動失效且產生阻抗混亂之結果。

地網的等效電子倒影NR 即 "Non-Radial「無地網」"天線,特別適合用在下方沒麼東西可產生電子倒影時,例如汽車天線裝在雨槽、行李蓋旁、倒後鏡上等。如果車子是玻璃纖維頂,屋頂是木造,就一定要接地網,如果接地網太麻煩,就可改用NR天線。

NR 天線基本上就是一支完整的半波長天線,電能則採用高阻抗、高電壓方式饋入天線,故不需擔心電子倒影。假如使用 NR 天線裝於車頂良好金屬平面上,甚至畫蛇添足,加上三支或多支地網以表示有學問,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1/2波長天線之電子倒影電流相位正好相反,好好的一支天線變成正反相啞巴,不能正常發射,更甚者,因電波射不出去,反射回產生強烈駐波,就更嚴重了。

如果汽車安裝天線之位置一部份是玻璃,一部份是金屑,到底該用有地網還是無地網天線呢?答案是:實驗決定。根據經驗,NR天線成功率較高,且因常為有增益之堆疊式,故電子倒影就愈顯得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