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 : Sep 22, 2022
通信比賽的一般性規定 - Ver2
每個星期雖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通信比賽在世界各地舉行,不過這些通信比賽的規則都是大同小異的,只要瞭解一般性規定,加上不同比賽的特殊限制,相信你不會再「不知所措」。
這一份通則性介紹主要是以 CQ DX 及 CQ WPX 的規則為藍本,再加上 Q&A,期望能夠涵蓋比賽中各種可能的問題。此外,Cabrillo V3 的通訊記錄格式已幾乎成為所有比賽公認的格式,相較於 V2,新增了 X-QSO: 的標頭代表該筆 QSO 僅做為 Checklog 使用,使得比賽時的通訊更具靈活性。最後,目前應該沒有人會寄送紙本通訊記錄給比賽單位,所以不再介紹紙本的格式。為了保留歷史記錄,先前一般性規則介紹則原文保留 (Ver1),另寫這一篇為 Ver2。
注意!注意!注意!
本文的內容介紹比賽規則的涵義及大部份比賽的現況(通常是…、一般是…),並以 2022 年撰文時的狀況舉例,本文不會因為某個比賽的規則有改變而修訂。所以,有意爭取高分、名次的人,務必在比賽前詳閱官網最即時的比賽規則。
本文假定你已經瞭解且使用 Cabrillo V3 提供參賽資料,內文有關通訊記錄的說明都是以使用 Cabrillo V3 格式為前提。。
|
通信的對象 Objective:
視比賽規定,只有與比賽規則規定的通信對象通聯才算分。
比賽日期、時間與可操作時間規定:
通信比賽通常固定在每年某月的第幾個完整的週末 (Full Weekend) 舉行,一般會橫跨週六、週日。所謂 Full Weekend 是指週六、週日都落在同一個月份才稱為 Full Weekend。假如 6/30 是週六,7/01 是週日,那麼這個週末既不是六月最後一個、也不是七月的第一個 Full Weekend,七月的第一個 Full Weekend 就是 7/07, 7/08,餘類推。
比賽時間目前有兩種寫法:
其一:2022-04-09 0700 ~ 2022-04-10 1259 UTC
其二:2022-04-09 0700 ~ 2022-04-10 1300 UTC
這兩種寫法的結束時間有差異,但意義相同。第一種寫法代表 1259 這一分鐘的時間可以完全使用,第二種寫法代表 1300 時間一到比賽就結束。
為什麼有這種差異呢?『時間一到,比賽就結束』很合乎一般的認知,在採用 Cabrillo 格式以後,明確定義比賽最小的時間單位是分鐘,且採用去尾方式記錄,例如 12:59:00、12:59:25 與 12:59:59 都算是 12:59,如果結束時間寫為 xx00 會讓比賽時間多了一分鐘,因此需改寫為 xx59,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比賽規則採用 xx59 的寫法。
為顧及參賽者身體健康,通常會限制單人組參賽者在比賽中只能操作多少時數,且要停止 QSO 60 分鐘 (或 30 分鐘) 以上才算是合格的非操作時間 (off-time,以下為了方便,稱為休息時間)。請看以下 CQWW WPX 的規則
Single Operator stations may operate 36 of the 48 hours – off times must be a minimum of 60 minutes during which no QSO is logged.
比賽時間 48 小時,單人組最多可操作 36 小時,連續無 QSO 的時間間隔大於 60 分鐘才視為非操作時間。
|
休息的時候,不能進行接收或上網查詢電台動態,這個在 CQWW DX 及 ARRL 的規則有明確規定,但因為無從查證,大部份比賽規則並未特別註明。比賽注重的是運動員精神及君子行為,請勿因為規則沒有明示而進行投機行為。
Q :
| 比賽一開始到第一個 QSO、最後一個 QSO 到比賽結束,這兩段時間算『操作』還是『休息』?
| A :
| 不算『操作』,也不算『休息』。
第一筆到最後一筆 QSO 之間才算操作,中間若有連續無 QSO 時間大於 60 分鐘 (或 30 分鐘) 才算休息。比賽規則要求的是:總操作時間不可多於規定的長度。總操作時間是所有被休息隔開的操作時間的總和。
| Q :
| 我在 10:00 有一個 QSO,下一筆 QSO 為 11:00,這樣的間隔是不是合格的休息?
| A :
| 不是。
在 10:00 有 QSO 代表 10:00:00 ~ 10:00:59 這一分鐘都用掉了,所以是從 10:01:00 開始休息,11:00 的 QSO 代表沒有 QSO 的時間只有 59 分 xx 秒,不足 60 分鐘,不算合格的休息。
簡單的算法是:休息前最後一筆 QSO 時間 + 61,就是休息後可以開始做 QSO 的時間。
| Q :
| 可以分幾次休息?
| A :
| 不限休息次數及長度。主辦單位只關注合格的休息時間須大於 60 分鐘及總操作時數。
| Q :
| 我的總操作時間超出規定,這樣會不會被倒扣分數甚至失格?
我已抵達操作時限,但是我發現有幾個稀有電台,我可以跟他們通信嗎?
| A :
| 比賽的精神是鼓勵多做 QSO,超過時限以後的 QSO 視為 checklog,不會對參賽者造成不良的影響。
比賽的查檢程式會從你的第一筆 QSO 開始累計你的操作時間 (不含合格的休息),法定操作時限以後的 QSO 就視為 checklog,不算得分、也不會扣分、也不會失格。
| Q :
| 我是單頻段參賽者,我在非參賽頻段所做的 QSO 算不算是操作時間?
| A :
| 算。
你在非參賽頻段的 QSO 不計分,但仍然算操作時間。你也不可以隱藏、不提報這些通訊記錄,主辦單位的查檢程式仍會從其他參賽者的通訊記錄中發現你的通訊行為。
| Q :
| 我在休息時可以接收訊號,記錄 CQ 電台的呼號與頻,以便休息完可以快速 QSO?
| A :
| 不可以。接收也算是操作,對於有操作時間限制的參賽組別,休息時接收訊號有違比賽精神。同理,休息時也不可以查詢、蒐集電台即時動態的資訊。
|
使用頻段 Band:
通常不包含 10、18、24MHz 這三個 WARC Band,且必須在自己執照規定的範圍內操作。
如果比賽有規定不可使用的頻率,務必遵守。若有建議比賽頻率則儘量使用。
此外,還要注意 IARU R1, R2, R3 各區的 Band Plan,例如 14070~14100 KHz 一般規劃數據通訊為主要用途,CW 為次要用途,如果比賽不算熱鬧,就應避開此頻率進行 CW 通訊,如果像 CQWW DX 這種超級熱鬧的比賽,還是可以使用。
參賽組別 Entry Categories:
這是每個比賽差異最多,規範得最繁瑣的部份,有意爭取名次的參賽者,務必詳讀各比賽官網的規則,選定參賽組別、瞭解規定、做好通訊計劃。
比賽一般依參賽人數分單人組、多人組。單人組還會再依功率、頻段、模式、可否使用輔助設備有更多的分組。多人組通常依可發射的訊號數分為多人單機組、多人雙機組、多人多機組,各多人組一般不會再次分組,通常都是 All Band、High Power、Mixed Mode、Assisted。
參賽組別 - 單人組 Single Operator:
通則是:單人獨自完成所有呼叫、抄收、通信記錄等工作,同一時間只能在某一頻率發射一個信號,收發雙方必須在同一頻段。
依比賽不同,可能再依頻段、功率、模式、有無使用 QSO 輔助系統再次分組:
- 頻段:單頻段 (Single Band)、多頻段 (All Bands)。
- 功率:High Power (1500W 以下)、Low Power (100W 以下)、QRP (5W 以下)。功率是指最後一級射頻放大器的輸出端所量到的峰值功率。不管你參加哪個組別,都不可以超出執照規範的使用功率。
- 模式:CW only、SSB only、CW/SSB Mixed Mode。
- QSO 輔助系統:無輔助 (Unassisted)、有輔助 (Assisted)。所謂 QSO 輔助系統,是指可以提供操作員找到電台、識別呼號、乘數的技術或資源,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方式:CW 解碼器、DX cluster、電台即時動態網站 (例如 DX Summit)、即席或遙控的呼號、頻率解碼技術 (例如 CW Skimmer, Reverse Beacon Network)、經由安排的 QSO 等等。
例如 CQWW WPX Contest 依 (全頻 + 6個單頻)、(3 種功率)、(有無輔助) 細分,所以總共有 7 * 3 * 2 = 42 組,
以上的組別稱為『基本分組』,每個單人參賽者一定要挑一個基本分組參賽,所以一定會有一個基本分組的分數及名次。有的大型比賽還有 Overlay (分項競賽),分項競賽就是再設定一次條件,把符合條件參賽者的通訊記錄重新算分、評比、給獎。如果你符合條件,就可以再額外報名 Overlay。一般有以下 Overlay:
- 經典組 (CLASSIC):一般只能用一部無線電機,無 QSO 輔助,較短的操作時間。
- 新手組 (ROOKIE):拿到執照不超過 3 年的新手。
- 青少年組 (YOUTH):年齡不超過 25 歲。
- Tribander/Single Element (TB-WIRES):28/21/14MHz 使用一支多頻段天線,7/3.5/1.8MHz 各(共同)使用單元件天線。此項競賽的目的是把天線條件相近的電台擺在一起評比,參賽者最少使用一支天線 (例如 Random wire + Tunner),最多四支天線 (例如一支 3 頻段 Yagi + 三支 Dipole)。
Q :
| 單人單頻段參賽者可不可以到非參賽頻段做 QSO?如何做通訊記錄?
| A :
| 可以。
請記錄你的每一筆 QSO,主辦單位的查檢程式會依照你的參賽組別挑出參賽頻段的 QSO 來計分,其他非參賽頻段記錄則不計分,僅做為 checklog 用途。重點是:參賽組別一定要寫正確。
非參賽頻段的通訊記錄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得分,所以仍然要嚴謹的 QSO 並正確的記錄,不可馬虎。
| Q :
| 單人單頻段的操作者是否可以到別的頻段找還沒通聯過的電台,邀請他們 QSY 或約時間或問他知不知道某電台是否在你的參賽頻段操作,頻率為何?
| A :
| 不行。
CQ DX 及 CQ WPX 有一條規則明訂『如果行為會影響得分,該行為需合乎參賽組別的規範。』此精神適用於所有的比賽。
單頻段/單模式參賽者可以在非參賽頻段/模式操作,但只能是單純送分的行為。主動要求/被動答應 QSY、約時間到你的參賽頻段通訊或詢問知不知道某電台是否在你的參賽頻段操作,頻率為何,對單頻段參賽者而言,這些都是在參賽頻段以外進行影響得分的行為,所以不能這樣做。
| Q :
| 頻段上有一個非常稀有的電台造成 pileup,我是 QRP 組參賽者,一直擠不進去。我很想加大功率通到這個稀有電台,卻又不想失去 QRP 的參賽資格,這個兩難的局面,有解嗎?
| A :
| 如果這個 QSO 不計分、不計乘數,就有解。
Cabrillo V3 新增了『X-QSO:』標籤,對於標註者而言,這筆 QSO 不計分也不扣分,但是可以佐證對方曾與你通訊。你可以加大功率通聯這個稀有電台,比賽結束後請使用文字編輯器將這筆記錄前面的『QSO:』標籤手動改成『X-QSO:』。不過新增 X-QSO 標籤的目的是讓參賽者在確知 QSO 記錄有誤或沒有把握的狀況下使用,以避免被倒扣分數。這種變通的應用還是謹慎、少用比較好。
千萬不要將這筆通訊抄在紙上而沒有提交。有完成 QSO 但沒有提交記錄會造成對方被倒扣分數,所以比賽要求每筆通訊都要記錄且提交。
| Q :
| 我要如何判斷我自己算是單人無輔助還是單人有輔助的參賽者?
| A :
| 所謂單人無輔助,是指在沒有提示或輔助的狀況下,由單獨一個人操作無線電機完成訊號的『鎖定』及『識別』。鎖定是指調整無線電機找到每個訊號,識別是指自行辨識該訊號的呼號、通訊碼、內容等。如果不符上面的敘述,就算是有輔助組。
查詢 DX 即時動態、 RBN 網站就是被提示頻率及呼號,使用 CW 解碼器、CW Skimmer、RBN 等軟硬體則是使用工具直接做鎖定及辨識。
輔助的型式不限上面例子,可能還有其他樣態,簡單的講,只要不符合『無輔助』的敘述,就算是有輔助組。
| Q :
| 我是單人無輔助組的參賽者,那麼我可以將別人的呼號 post 到 DX Cluster 嗎?
| A :
| 在確保你一定不會看到其他電台資訊的狀況下,你可以這麼做。
| Q :
| 身為單人無輔助組的參賽者,我可以使用 RBN 或 DX Cluster 等等,看看別人有沒有將我的呼號 Post 上去嗎?
| A :
| 不行,如果你這麼做,你算是單人有輔助組。
| Q :
| 我的軟體有使用 RBN,它有顯示哪個頻率有電台但沒有顯示呼號,這樣算是有輔助嗎?
| A :
| 是的,算有輔助。
雖然故意設定為不顯示呼號,但軟體的運作還是使用解碼技術來告訴你某個頻率真的有一個 CQ 電台,這樣就算是有輔助。而無線電機上的頻譜顯示則與此不同,它只顯示某頻率有無訊號,該訊號有可能是不明雜訊、有人在調機或其他可能,即它不能真的幫你鎖定電台。
| Q :
| 身為單人無輔助組的參賽者,我可以將我的分數放上即時計分板嗎?我可以看別人的分數嗎?
| A :
| 所有參賽者都可以將自己的分數放上即時計分板 (例如 cqcontest.net or contestonlinescore.com),單人無輔助組參賽者可以上去看別人的總分,但不能看各頻段分佈的資訊,因為隨著各頻段分數的變動,你就會知道這個電台在哪個頻段活動了。
| Q :
| 我怎麼知道我是不是該將比賽錄音起來才合於得獎資格的規定?
| A :
| 對每個參賽者而言,把你的操作錄音起來都是好的做法,它提供你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例如瞭解頻率是否調得不準、為何有錯誤的 QSO 等等,有的比賽會要求每個組別的世界、大陸區、美國的前五名提供錄音檔以便覆核有疑慮的 QSO,如果該參賽者無法提供錄音檔,有可能會被降階給獎或失去得獎資格。如果比賽前你不確定會不會名列前茅或是被自己的好成績嚇一跳,上網查詢過去幾年得獎者的成績是很好的評量參考。當然,有錄音最為有備無患。
| Q :
| 我同時符合青少年組(Youth)及新人組(Rookie)的條件,我可以同時參加這兩個分項競賽嗎?
| A :
| 不可以,你只能選一個 Overlay。 如果你同時報名兩項,查檢軟體會以你參賽資料中最後的那一項做為分項競賽的組別。
| Q :
| 我是單人單頻段的參賽者,我可以再參加分項競賽嗎?
| A :
| 可以。 你的單頻段成績是參賽頻段的分數和同組的人評比。如果你也有在非參賽頻段 QSO,分項競賽的分數則是依你所有的 QSO 來計算。
| Q :
| 新人組分項競賽是基於取得人員執照還是電台執照的時間點?
| A :
| 得到人員執照的 3 年內才可報名為新人組。有的國家允許人民在還沒有取得人員執照前到團體電台上機,那麼就以核准可以到團體電台操作的日期為起算日。
| Q :
| 我好幾年前就拿到人員執照,後來過期又重新申請,這樣我可以參加新人組嗎?
| A :
| 不可以。比賽規則是以第一次拿到人員執照的時間開始算。
| Q :
| CLASSIC Overlay 規定只能用一部無線電機(Radio),是真的嗎?
| A :
| 傳統的無線電機發射時就不能接收,意思就是不管有幾部無線電機連接不同的天線,在同一時刻只能操作其中一部。你在發射的時候不能用其他無線電機接收訊號,接收時也只能用一部,左右耳不能同時聽到不同無線電機的聲音。
|
參賽組別 - 2.多人單機 Multi Operator Single Transmitter:
並不是真的只有一部收發機,而是指同一時間只能在某一頻率發射一個信號。這一組通常為 All Bands、Mix Mode,可能依功率分為 High Power、Low Power 組,沒有休息時間限制。這個組別很能吸引器材受限的學生社團參賽。
每個比賽對多人單機組的規定各不相同,主要是發射訊號數及切換頻段限制的不同組合。
同一時刻可發射訊號數:如果只有一個,狀況單純,不做解釋。如果為兩個,其中一個稱為主電台/訊號 (Running Station/Signal),另一個稱為乘數電台/訊號 (Multiplier Station/Signal),主電台可以呼叫 CQ 也可以 S&P (搜尋及回應別人的 CQ),而乘數電台不能呼叫 CQ / QRZ,只能在另一頻段 S&P,而且所做的每個 QSO 都必須是新的乘數。每筆通訊記錄均須標註是由哪個電台完成。
切換頻段限制:無限制、次數限制、時間限制。次數限制一般是指每鐘點小時 00~59 分內只可以切換頻段 xx 次,每小時的 00 分一到,切換次數就歸零重算。時間限制一般是 10 分鐘,即在一個頻段一旦有了 QSO,那麼就要在該頻段待滿 10 分鐘才能 QSY 到另一頻段發射訊號,稱為『10 分鐘限制 (10min Rule)』。
跳脫限制法則:如果只能發送一個訊號,部份比賽規定切換至另一頻段去獲取一個新的乘數可不受 10min rule 的限制。近年的比賽大部份不使用跳脫限制法則。
2022 年時,幾個主要比賽的多人單機組規定匯整如下:
一個訊號 + 切換次數限制:CQ WPX
一個訊號 + 10min Rule:ARRL 舉辦的相關比賽
二個訊號 + 10min Rule:CQ DX, JIDX, All Asian DX
二個訊號 + 無切換限制:IOTA
參賽組別 - 3.多人雙機 Multi Operator Two Transmitter:
這個大概是 2003 年以後興起的參賽組別,很受 5~10 人的小團體喜愛。一般的規定是:
- All Band、All Mode、High Power。
- 同一時刻可發射兩個訊號,兩者須為不同頻段。
- 每筆通訊記錄均須標註是由哪個電台完成。
- 部份比賽有每鐘點小時切換頻段次數的限制。
參賽組別 - 4.多人多機 Multi Operator Multi Transmitter:
只有 All Bands、Mixed Mode 不依功率分組,沒有操作時間限制。可以同時在各頻段各發射一個信號。
參賽組別 - 5.查檢組 Checklog:
純粹提供通訊記錄給主辦單位,協助主辦單位審核其他參賽者通訊記錄時作為交叉比對的用途。Checklog 不計成績,沒有得獎資格,通訊記錄不會被公開查閱,公佈比賽成績時僅會列出 Checklog 提供者的呼號。
Q :
| 多人組的操作員在非值機的時段,是否可在家裡用自己的呼號參賽?
| A :
| 可以。
| Q :
| 雖然組別名稱是『多人單機』,實際上可以用多部發射機,是真的嗎?
| A :
| 是的。
規則寫的是發射機 (transmitter),實際意指發射訊號 (transmitted signal),也就是說不管有幾部發射機,只要在同一時刻可以發射的訊號數符合規定即可。
以 CQ DX 為例,同時可以有 Running Signal 及 Multiplier Signal。例如,有 A B C 三部無線電機,如果 A 在 20m 喊 CQ,B C 都在 15m 找新乘數,那麼 A 就是 running station,B C 就是 multiplier station。過了一陣子以後,換成 B 在 15m 喊 CQ,A C 在 14m 找乘數,B 就變成了 running station。也就是說認定的是身分而不是實體的設備。不過因為要記錄 QSO 是 running station 或 multiplier station 所通聯,在轉換身分時,相關電腦的設定也要跟著改變,否則會出錯,要特別注意。
| Q :
| 每小時切換頻段的次數是怎麼算的?
| A :
| 所謂每小時(鐘點小時)是指 00 分 00 秒到 59 分 59 秒,到下一個小時就歸 0 重算。這個 QSO 與上一個 QSO 不同頻段,就算是切換。請看下面例子,每一行為一個 QSO。
1030 10m
1230 15m -- band change 10m > 15m (12 點 第一次)
1250 15m
1300 20m -- band change 15m > 20m (13 點 第一次)
1310 15m -- band change 20m > 15m (13 點 第二次)
1359 40m -- band change 15m > 40m (13 點 第三次)
1400 40m -- 不是 Band Change
這個例子有三個重點:
1. 即使在 1100~1159 沒有 QSO,但只要與前一個 QSO 不同頻段,就算切換頻段。
2. 1300 這一筆 QSO 代表剛剛過了 13:00:00,算是 13 點 的第一次 Band Change。
3. 最後一筆 QSO 的時間雖然已從 13 點換成 14 點,但與前一個 QSO 同為 40m,所以不是 Band Change。
| Q :
| 有10分鐘限制的比賽,在切換頻段以後 何時開始計時 10 分鐘?
| A :
| 在新頻段完成第一個 QSO 以後立刻啟動計時。
| Q :
| 如果我切換到新頻段,我喊 CQ 或是發射訊號擠 Pile up,過了 2 分鐘才通聯到電台,那麼,是從我一開始發訊號或是完成 QSO 以後啟動 10 分鐘計時?
| A :
| 在新頻段完成第一個 QSO 以後才/立刻開始計時。
| Q :
| 我從 20m 切換到 10m 頻段,有發射訊號但沒完成 QSO,請問要重新計時 10 分鐘嗎?
| A :
| 不用,在新頻段完成第一個 QSO 以後才/立刻開始計時。你能從 20m 切換到 10m 發射訊號,表示你至少在 20m 頻段已經待了 10 分鐘以上,而在 10m 新頻段沒有 QSO,所以可以立即再換到另一頻段發訊號。
| Q :
| 記錄 QSO 時間的最小單位是分鐘(不是秒),在 14:00:01 與 14:00:58 完成 QSO 都算是 14:00,我要如何精確計算 10 分鐘時限?
| A :
| 沒錯,兩種狀況都算是在 14:00 完成 QSO,即使你是在 14:00:58 完成切換頻段以後的第一個 QSO,也是被當成14:00:00 就啟動 10 分鐘計時,所以一直到 14:09:59 只能在同一頻段發射,到了 14:10:00 就可以換頻段發射。也就是說,第一個 QSO 的時間(分鐘) + 10 就是你可以 QSY 的時間。
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完成第一個 QSO 以後按下 10 分鐘倒數計時器,倒數計時完畢就可以 QSY。這個方法會拖延 0~60 秒的 QSY 時間,但最保險。
| Q :
| 主電台及乘數電台都必須遵守 10 分鐘規則,是不是它們共用同一個 10 分鐘時限?
| A :
| 不是,它們各有自己獨立的計時。
| Q :
| 如果我使用一部以上的電腦,它們的時間會有一些差異,如何讓它們的時間同步?
| A :
| 確保電腦時間同步是參賽者的責任,你可以使用 WWV, www.time.gov, Winbox 或其他工具讓它們遵循同一個標準時間。
| Q :
| 我的 10 分鐘時限還沒到就 QSY 到另一頻段發射訊號,不過在時限內並沒有任何 QSO,這樣可以嗎?
| A :
| 不可以,規則是說 10 分鐘時限內不可以在另一頻段發射訊號。
| Q :
| 我的 10 分鐘時限還沒到就 QSY 到另一頻段發射訊號喊 CQ,此時該如何處置?
| A :
| 你已經違規了,立即停止發射,等時限到了再發訊號。如果你已經有完成 QSO,查檢軟體會移除這些 QSO,也不會倒扣分數。
提早 QSY 喊 CQ,然後故意不理會回應你的電台、或故意不記錄通聯的 QSO 藉以提早佔據該頻率,或是延遲記錄/修改時間讓 QSO 合於 10 分鐘規則,這些都是違規的行為,可能導致失去參賽資格。在任何狀況下,不管有沒有違反 10 分鐘規則,每筆 QSO 都應該即時記錄。
| Q :
| 乘數電台在 10 分鐘時限內在另一個頻段通了一個新的乘數,我知道這樣違規,但又不希望失去這個乘數,該怎麼辦?
| A :
| 違反 10 分鐘規則的 QSO 將被查檢軟體移除但不倒扣分數。你可以在合於規則的狀況下在同一頻段找到這個電台,與它再 QSO 一次。請注意,不要刪除先前不合格 QSO 的記錄,或是將先前不合格 QSO 的通訊記錄的最前面標註為『X-QSO:』。
| Q :
| 我可以使用第三個頻段找尋新的乘數,要求他們 QSY 到主電台或乘數電台的頻率做 QSO 嗎?
| A :
| 不可以。所謂第三個頻段,代表主電台和乘數電台都各自在 10 分鐘時限內,如此就違反了 10min rule 或最多只能在兩個頻段各發送一個訊號的規則。
| Q :
| 多人雙機組的規則說『同一時刻最多發射兩個訊號且彼此為不同頻段』,如果目前已經在兩個頻段工作,那還可以到第三個頻段呼叫或回應別人的 CQ 嗎?
| A :
| 你在第三個頻段發射時,另兩個頻段的其中之一停止發射,這樣就沒有違規。此外,這隱喻你有多部發射機,你必須指定第三個頻段的發射機承接停止發射的發射機的身分,並且計為一次 Band Change。
|
信號交換 Exchange:
一般為 RS(T) + Contest Code (+Special Code)
RS(T) 理論上要據實以報,但一般均報 59(9)。Contest Code 一般為流水號 (001, 002...) 、地區碼 (CQ / ITU Zone、各國特定的省、州、縣編號或簡寫) 或其他號碼 (年齡、取得執照年份、會員編號、協會名稱等等),視比賽規則而定。
有些比賽還要報 Special Code,例如 IOTA 的 Special Code 為島嶼編號,或是功率等等。
如果 Contest Code 是流水號,一般規則都會寫『發送從 001 開始,依序遞增的序號』,實務上,很多電台不會發送前置的 0,即 599 001 發送為 599 1,記錄的時候,有沒有記錄前置的 0 都可以。此外,要注意不同頻段是連續計數或是分別計數。一般來說,單人組及多人單機組在整個比賽中只用一套流水號連續計數,多人雙機、多人多機組則是各頻段各自從 001 分別計數。
因為通訊碼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預期何者為數字或字母,所以在 CW 比賽的時候,常常會用數字短打 (cut numbers) 發送數字來節省時間。數字短打的的對應如下,(0T) (1A) (2U) (3V) (44) (5E) (66) (7B) (8D) (9N),實務上最常被替換為短打的是 (0T) (1A) (9N),例如 599 1203 發送為 5NN A2T3,也有的人只會把前置的 0 發送為短打,實體的序號則全部用長打,也有人會把數字 1~9 以長打發送,但是數字 0 則發送為字母 O。CW 比賽的新手一定要適應數字短打的收發,及別人不同的習慣,否則很容易因為不熟悉而不敢參與發送流水號的比賽。
乘數值 Multiplier:
乘數值是比賽單位設計用來突顯比賽特色、比賽目的及增加比賽樂趣的,由於乘數值可以使成績呈倍數的關係增長,它是所有參賽者極力要爭取的目標。
首先,要注意每個比賽定義乘數的規則,或規則所附的乘數列表。因為主辦單位的查檢軟體會自動算出正確的分數,如果你習慣的認知與比賽不盡相同並不會影響分數的計算,但是在比賽的當下,有可能出現了一個新的乘數電台你卻不曉得要去爭取,這樣就可惜了。例如夏威夷(KH6) 與阿拉斯加(KL7)在不同的比賽中有時候算是 DXCC 有時候算是美國的一州。再例如 WAE 比賽原則上是以歐洲的 DXCC 為乘數 (習慣上的敘述),可是在乘數列表中有幾個不是 DXCC 的區域也算是乘數,如西西里島(IT)。
再來,要注意同一個乘數在不同頻段或不同模式到底是分別計算還是合併計算。舉例:假定以 DXCC 為乘數,通聯到日本電台的狀況為 7MHz SSB 3台,14MHz SSB 10台,14MHz CW 20台
1. Per Contest:整個比賽只算一次, 則上例只得到 1 個乘數。
2. Per Band:不同頻段分開計算,則上例得到 2 個乘數。
3. Per Band, Per Mode:不同頻段、模式分別計算,則上例得到 3 個乘數。
QSO 點數 QSO Points:
每個比賽規定略有不同,通常通到同一個國家的電台不計分,但可以用來做為乘數。同一個電台在同一頻段不管通到幾次,都只能算一次 QSO,同一電台在不同頻段/模式通到則視為不同的 QSO,都可以算分。
比賽總分 Scores:
Score=(QSO 總點數)*( 總乘數值)
下面以 BV 電台在 CQWW DX 比賽的 Log 為範例來講解如何計分
(註:為方便解說,將通信記錄的日期、時間、送出的信號報告省略)
No | Band | Callsign | Exchange RCVD | DXCC | Zone | QSO Points | Remarks
|
---|
1 | 20m | JA1AA | 59925 | JA | 25 | 1 |
|
---|
2 | 20m | HL1AA | 59925 | HL | 25 | 1 |
|
---|
3 | 20m | JH1AA | 59925 | JA | 25 | 1 |
|
---|
4 | 20m | VK1AA | 59930 | VK | 30 | 3 |
|
---|
5 | 20m | VK6AA | 59929 | VK | 29 | 3 |
|
---|
6 | 20m | BV3DK | 59924 | BV | 24 | 0 |
|
---|
7 | 20m | VK6AA | 59929 | VK | 29 | 0 | 重複通訊
|
---|
8 | 15m | VK6AA | 59929 | VK | 29 | 3 |
|
---|
20m Sub Total | 4 | 4 | 9 |
| 15m Sub Total | 1 | 1 | 3 |
|
說明
- 通聯 JA, HL 電台,為同一大陸區、不同國家,QSO Point 算 1 分。
- 通聯 VK 電台,為不同大陸區,QSO Point 算 3 分。
- 通聯 BV 電台,為相同國家,QSO Point 算 0 分。但可以算乘數。
- 第 7 個 QSO,在 20m 重覆通聯 VK6AA,不算分。
- 第 8 個 QSO,在 15m 通聯 VK6AA,這個比賽 QSO, 及乘數是 Per Band 計算,所以有通訊分數及乘數。
- 在 20m 有 4 個 DXCC 乘數 (JA, HL, VK, BV),4 個 Zone 乘數 (25, 30, 29, 24)
- 在 15m 有 1 個 DXCC 乘數 (JA),1 個 Zone 乘數 (25)
- 總 QSO 點數 12分,總乘數 10 (4+4+1+1)
- 總分 = 12 * 10 = 120 分
參賽資料的寫法、上傳與收件截止日期:
從 1999/08/16 ARRL 與 CQ Magazine 共同承認 Cabrillo v2 的格式以後,Cabrillo 格式很快的就獲得各比賽軟體的支援,並成為各主要比賽的共同標準,2006/02/29 Cabrillo 推出 V3,兩個版本最主要的差別是參賽組別、住址的寫法,V3 新增了幾個新的標籤,其中最重要的是 X-QSO: 標籤。截至 2022,各主要比賽同時接受參賽者使用 V2 或 V3,但強列建議使用 V3。
- 即使比賽軟體會自動產出 Cabrillo 格式的參賽資料,但還是有可能要自行用文字編輯器修訂一些內容,仍然有必要瞭解 Cabrillo 格式的一些細節,請參考 Cabrillo 格式的官網 https://wwrof.org/cabrillo/ 。
- 若比賽規則有提供該比賽的 Cabrillo 模板,請務必參考。
- 有的比賽要求參賽者須如實記錄精確的頻率才有世界及大陸區的得獎資格,如果你是有潛力的得獎者,請務必讓無線電機與電腦連線,才能自動記錄精確的頻率。
- 目前愈來愈多的比賽是直接在網頁上傳參賽資料,少部份仍採用 e-mial 夾送附檔的方式上傳資料,此時要特別注意檔案的命名方式及 e-mail 標題的寫法需符合該比賽的規定。請詳閱各比賽規則。
- 上傳資料成功以後,注意系統發給你的確認信函 (e-mail),請詳細比對內容,確認資料沒有在傳送中出現錯誤,如果無誤,請保留確認信函直到比賽成績公佈。此外,請到比賽官網查詢你的呼號是否已出現在收件列表 (Recived List)。
- 在截止日前發現先前上傳/寄送的資料有錯,可以再次上傳,主辦單位通常會保留你上傳的每個版本。修正重送是自然的事,但如果過於頻繁,主辦單位可能會做版本比較,並要求參賽者說明。
- 超過截止日期才上傳或是重新上傳,都會被認定是遲交,會被歸類為 checklog 並失去參賽資格。
- 因故需要展延交件時間,需在截止日期前註明參賽呼號、展延的理由、預計提交的日期,向主辦單位申請並獲得同意才能延期,一般只能延期一次。
- 上傳參賽資料即代表你已瞭解並遵守比賽規則,並同意主辦單位有最終裁判權,且參賽資料可被公開查閱 (checklog 則不會被公開),所以電子參賽資料不需再做這些聲明。
Q :
| 因為比賽軟體不明的因素或個人的錯誤,我發送了重複或者跳號的流水號並且完成 QSO,這樣會有問題嗎?
| A :
| 比賽的檢核程式會比對通訊雙方的時間、呼號、通訊碼,只要雙方如實記錄發送及接收的內容就不會有問題。千萬不要將已完成的 QSO 記錄改為你自認為正確但與實際不符的內容。例如,你在完成 QSO 且對方已離開時,才發現原本應該發送序號 101 卻不小心發送 100 給對方 (重複發送序號 100),千萬不要逕自將序號改為 101,而是保留原樣。下一個 QSO 的序號要從 101 或 102 繼續往下都無妨。
| Q :
| 遇到重複的通訊,我應該完成並記錄它嗎?檢核程式如何處理這筆通訊及計分?
| A :
| 是的,請記錄所有的通訊,即使它是重複的通訊。
例如:1120Z 時,XX9XX 通到了 K5ZD 但誤將呼號記錄為 K5ZB,但是 K5ZD 正確記錄了 XX9XX 的呼號。稍後 1340Z 時, XX9XX 又碰到了 K5ZD,假定完成了通訊並加以記錄,所以共有四筆記錄如下
(1) 1120 XX9XX wkd K5ZB 1120 K5ZD wkd XX9XX
(2) 1340 XX9XX wkd K5ZD 1340 K5ZD wkd XX9XX
檢核程式比對通訊時間及通訊碼以後,它會知道這是兩個 QSO 的四筆記錄,它會做以下判斷
對 K5ZD 而言:兩筆記錄都正確,第 (1) 筆計分,第 (2) 筆為重複通訊,不計分也不倒扣。
對 XX9XX 而言:第 (1) 筆記錄抄錯呼號,不計分且倒扣分數,第 (2) 筆正確,計分。
所以記錄重複的通訊,對雙方都沒有不好的影響。真正的重點在於,當你告知對方或對方告知你 "QSO Before",雙方都要警覺是不是先前有哪個 QSO 記錄錯誤了?以上面的例子,如果 K5ZD 告知 XX9XX "QSO before",那麼 XX9XX 自己是否能發現 1120Z 的 QSO 記錄有誤而將它標為 X-QSO: 而不會被倒扣分數才是重點。
| Q :
| 我所使用的比賽軟體對於某些格式的呼號會拒絕輸入或者計分錯誤,為了讓比賽軟體接受,我可以更改收到的呼號格式嗎?
| A :
| 不行。只要你確認收到什麼內容,就記錄什麼內容,主辦單位專用的查檢程式及資料庫有能力做出正確的判讀及計分。
常見於狀況是以下格式:JA1XX/3/QRP, JA1XX/MM/QRP, JA1XX/DU, (DU/JA1XX, DU3/JA1XX, JA1XX/DU3 則是常見臨時呼號格式)。如果對方真的發送 JA1XX/DU,就如實記錄,如果你的比賽軟體不接受,就先用紙抄下來,比賽後再補正。
/QRP 是一種狀態,並非正式呼號的一部份,但有不少人在使用。據我所知,主辦單位的查檢軟體會主動移除 /QRP 再進行 Log 交叉比對。如果你是 QRP 的參賽者,請不要發送 /QRP,一來節省自己的時間,再來可減少別人抄收錯誤。如果與你通聯的電台有發送 /QRP,就如實記錄。
| Q :
| 我確認自己有某筆記錄不正確,我不希望因此而扣分,我可以將它從通訊記錄中移除嗎?
| A :
| 不可以!請勿移除任何通訊記錄,因為這可能導致原本和你通聯的電台被扣分。
補救的方法是:在該筆記錄前面加上『X-』,如下面的例子
X-QSO: 7023 CW 2009-05-31 0033 XX9XX 599 2057 K5ZB 599 609
如此,檢核 XX9XX 的記錄時就會忽略這一筆記錄(不計分不倒扣),但檢核 K5ZD 的通訊記錄時,則會參考到這一筆通訊記錄,而判斷是 XX9XX 抄錯呼號,K5ZD 記錄正確,可以得分。
如果你逕自刪除 QSO,檢核 K5ZD 的通訊記錄時,會判斷成『K5ZD 宣稱與 XX9XX 通聯,但 XX9XX 卻說沒有』(NIL, Not In Log),導致 K5ZD 被扣分。
| Q :
| 我不小心在執照規範的範圍外完成 QSO,我要如何處置?
| A :
| 不要刪除它。請將該筆通訊記錄的標頭改為『X-QSO:』,該筆通訊記錄就不會被計分。
| Q :
| 與我通聯的對象不知道他要發送什麼通訊碼給我,我應該如何記錄?
| A :
| 通常是碰到急著獵取 DXCC 的新手或者是你所參加的比賽不夠熱門才會有這種狀況,紮實正確的 QSO 是參賽者的責任,所以這一題沒有標準答案。
- 你可以直接問他:『你的 CQ Zone (ITU Zone, JCC number, 年齡等)?』
- 如果直接從呼號就可以判斷出通訊碼,例如 CQ Zone 或部份的 ITU Zone,可以逕自將他記錄下來。
- 如果通訊碼是流水號,可以告訴他你應該給我序號,並向他舉例 59(9) 001,然後對方通常就會給你 001。
- 部份比賽 (例如 IOTA) 允許漏抄或對方拒絕給通訊碼時,可將其記為 000,這種 QSO 不計分,但可以做為乘數。
- 以上,風險自理
| Q :
| WPX 通訊比賽時會有許多不尋常的呼號,我如何判斷它們的 Prefix 是什麼?
| A :
| WPX 通訊比賽最有趣部份的就是出現這些不常見的 Prefix。Prefix 基本上就是呼號一開始到數字結束的部份。下面是一些例子:
OL25LP = OL25
DL60CHILD = DL60
9A800VZ = 9A800
DR2006Q = DR2006
LY1000CW = LY1000
KL7RA/WK9 = WK9
OE/K5ZD = OE0
主辦單位的檢核程式會自動判斷 Prefix 並計算總共有多少個不同的 Prefix,你只要正確抄收、如實記錄即可。
| Q :
| 比賽時,有一些錯誤的記錄無法當下立即修正,但我有紙本的註記,比賽結束後我可以據此修正通訊記錄嗎?
| A :
| 可以,但你只能依據當時的註記、記憶,使記錄如實反映當時發送/接收的內容。不允許修正、增刪的結果與當時發送/接收的內容不同。(有可能害別人被扣分,這是道德問題。)
規則中有規定『不允許比賽後利用資料庫、錄音回放、e-mail 或其他各種方式修正通訊記錄。』所以比賽後不可以依據重聽錄音、查詢 DX Cluster、DX Spotting 網站、Reverse Beacon Network、DX 新聞,或以 e-mail、電話、社群軟體連絡的結果來修正通訊記錄。
| Q :
| 我自己註銷的 QSO (即最前面標註為 X-QSO:) 有次數的限制嗎?
| A :
| X-QSO: 的用途是讓參賽者自知不小心出錯時用來註銷 QSO 避免被額外扣分。如果主辦單位認為參賽者刻意用它來掩飾犯規行為,主辦單位可能會變更此參賽者的組別、判定失格或其他合適的處置。例如:乘數電台主動喊 CQ 卻將不是新乘數的 QSO 標註為 X-QSO,或者參賽者故意提早發射訊號來佔據頻率,如果有了 QSO 就將它註銷,好讓自己看起來符合時間限制 (10min Rule 或休息時間)。
| Q :
| 我參與比賽,只是出來送分,需要提交通訊記錄嗎?
| A :
| 非屬必要,但強烈鼓勵所有參與比賽的電台都提供。
越多正確的通訊記錄,交叉比對的精確度就越高,比賽的結果就越有可信度。重點是:即使是出來送分,也要如同參賽者一樣,嚴謹的 QSO 及正確的記錄。
| Q :
| 通訊記錄的格式應使用 Cabrillo V2 或 V3?
| A :
| Cabrillo V3 是最新也是主辦單位期望的格式,但使用 V2 也不會有問題,大部份比賽主辦單位所使用的查檢程式會自動執行格式轉換。
| Q :
| 我使用紙本做通訊記錄,那麼,提交參賽資料最好的方式為何?
| A :
| 目前只有少部份比賽仍接受紙本參賽資料,但僅限純粹手寫且少於某個 QSO 數量 (例如 100 筆)。所以最好的方式仍是利用比賽軟體、文字編輯器等,產出 Cabrillo 格式的電子參賽資料。
| Q :
| 我想要在好幾個頻段操作,但只想報名為單頻段參賽者,可以這樣嗎?我要如何提交通訊記錄呢?
| A :
| 是的,可以。
首先,請確認參賽資料包含了你在所有頻段的 QSO。
其次,確認正確的標註你的參賽頻段 (例如 CATEGORY-BAND: 20M)。如此,檢核程式就會找出對應頻段的 QSO 審核計分。非參賽頻段的記錄不計分,只作為 check log。
最後:因為每次上傳都會取代前次上傳的資料,千萬不要將參賽頻段與非參賽頻段的記錄分別上傳,而是將所有的資料整合成一份通訊記錄,上傳提交。
| Q :
| 我需要補正一些行政資訊 (例如補填所屬社團名稱、補列操作員名字、住址等等) 並重新提交,可以嗎?
| A :
| 可以,請在收件截止日前完成。請注意,在截止日期以後重新提交會被視為遲交(喪失得獎資格),如果在截止日以後有修正資料需求,請與主辦單位連絡。
| Q :
| 錯誤的通訊記錄如何計分及扣分?
| A :
| 每個比賽的規定不盡相同,但一般是這樣子:
- 重複的通訊:移除該筆記錄,不額外扣分。
- 呼號抄收錯誤:移除該筆記錄,並倒扣這筆通訊記錄 1~3 倍的分數。
- 對方的通訊記錄中並沒有與你通訊的記錄:移除該筆記錄,並倒扣這筆通訊記錄 1~3 倍的分數。
- 抄錯流水號、通訊碼:移除該筆記錄,不額外扣分。
- 多人單機、多人雙機組違反切換頻段 10min 時限或次數的規定:移除該發射機違規以後到恢復合乎規則之間所有的 QSO (即違規以後到10分鐘時限或到該小時結束時之間的 QSO),不額外扣分。
- 單人參賽者超出規定的總操作時間:移除超出時限以後所做的 QSO,不額外扣分。
|
電台地點與設置:
電台地點是指所有的發射機、接收機、天線所在的地點,所有的發射機、接收機、功率放大器需位於直徑 xx 公尺的圓圈範圍內,通常為 500 公尺或 1000 公尺。天線則可以超出這個範圍,但天線與接收機、發射機 (含功率放大器) 需以射頻傳輸線實體連接。
目前有很多分佈於全球的接收機可讓人透過網路遙控操作,但是在比賽的時候則禁止使用電台地點以外的接收機。
有的比賽允許透過遙控操作比賽電台,例如在高雄遙控台北家裡的電台參賽,所以:你所有的訊號都是由台北的電台發射/接收,不能在高雄多開一台接收機接收訊號,也不能遙控美國某處的接收機接收訊號。
目前各個比賽對有關遙控操作的規定不盡相同,有需求的人須詳閱規則。
所有參賽者的共通性規則及違反運動員精神的行為:
以下所列的內容不見得都明列在每一份比賽規則中,不過都是每個參賽者應該遵守的,違反規則可能會導致失格。
- 參賽者進行各種會影響其得分的行為時,皆需符合其參賽組別的規定。
說明:這是最精簡但涵蓋性最廣的規則,如果對於某些行為是否違規而感到疑惑,用這條規則去思考大概就有答案。
- 一個呼號只能報名一個參賽組別。
說明:這一條的用意是禁止一魚多吃。如果多頻段的參賽者可以再報名每個單頻段組別,那麼,幾個很厲害的人就可能囊括大部份獎項。
- 只能用參賽呼號來取得分數。
說明:例如以 BV3FG 呼號參賽,就不要發送 /QRP, /P 這些非屬正式呼號的附加狀態。
- 任何時刻、在任何頻段皆不可超出該參賽組別的功率限制,功率需在最後一級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端量測。
- 不可以要求他人或自己將自己的呼號和頻率放上 DX 即時動態網路/佈告欄系統。
- 同一頻段在同一時間只能發送一個信號。同一時間如果有兩部(含)以上的發射機在同一頻段,必須有硬體互鎖裝置避免同時發送多個訊號。不允許在同一頻段上的兩個或多個頻率上交替進行 CQ。
說明:如果在同頻段不同頻率可以交替 CQ 的話,QRM 就會暴增,完全無法通訊。
- 所有通訊行為(呼叫、回應、抄收呼號及通訊碼)均需在比賽期間以規定的頻率及通訊模式完成。
- 不可在比賽結束後使用任何資料庫、回放錄音、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來確認及訂正呼號或通訊碼。
違反運動員精神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例子:
- 在比賽期間使用非業餘無線電的手段,例如電話、網際網路、即時訊息、聊天室、網路電話、社群媒體或網站,用來安排或確認通訊。
- 在執照許可範圍之外發送訊號。
- 修改通聯時間讓更換頻段或休息時間合於規則的要求。
- 信號頻寬過大或諧波過強。
- 有太多無法被確認的 QSO 或乘數。
說明:一次大型的比賽,主辦單位可能會收集到數十萬到百萬筆 QSO 記錄,如果某個呼號只出現一次,這個呼號就稱為 unique。unique QSO 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沒有提供通訊記錄的送分電台,他的 QSO 數量太少且他通聯的電台中剛好只有一個有提交記錄。第二、抄錯通聯對象的呼號產生了一個獨特的呼號,而且他自認完成了 QSO,但對方認為QSO 未完成,所以沒有做記錄。
如果你的通訊記錄出現 unique,代表只有你通聯到,其他所有參賽者都沒有通聯到這個電台,因此主辦單位沒有辦法判斷這個 QSO 的真偽,不過主辦單位長年收集大量資訊,自然瞭解出現 unique QSO 的正常比例。如果一個參賽者的 unique QSO 明顯偏高,代表他可能安排很多朋友來送分,而且只送分給他。或者是他的通訊紀律不佳,QSO 錯誤率太高。最後一種可能,就是參賽者假造 QSO。所以過多無法被確認的 QSO 會被判定是違反運動員精神的行為。
- 主控某頻率的電台連做 3 個以上的 QSO 卻沒有發送自己的呼號。
說明:業餘無線電規則一般是訂定至少每 10 分鐘要發送一次呼號,平常時,熱門電台通常會 3~5 分鐘才報一呼號藉以快速消化排隊人潮,算是互蒙其利,可是在比賽的情境下,這種操作方式就變成是損人利己的不公平競賽。怎麼說呢?他可以利用稀有性少報呼號增加 QSO 時間,造成不公平,此其一。對 unassisted 的參賽者而言,可能要排隊很久才發現原來是個已經通聯過的電台,此其二。有一半的人可能是看到 DX Spot 就湧過來,通聯到就匆匆離開,從頭到尾並未聽到稀有電台真正發送呼號,也就是就通訊雙方所做的是臆測性 QSO,並不符合比賽精神,此其三。所以在比賽的時候,連續 3 個 QSO 卻沒報自己的呼號算是違反運動員精神的行為。
社團/俱樂部競賽 Club Competition:
台灣電台參與比賽的狀況並不熱絡,這個項目對大部份台灣電台不太有意義,但為了完整性,仍然做加以詳細介紹。
社團競賽是指把社員的比賽的成績加總做為社團的成績來進行社團之間的競賽,目前只有 CQ DX, CQ WPX, WAE 有社團競賽,下面只以 CQ DX, CQ WPX 的 DX 社團競賽規則來做說明。
所謂的社團,應屬於地方性社團性質,代表國家的社團/協會(例如 CTARL, JARL) 則不能參加此競賽,居住於社團中心同一個 DXCC 或 400 公里內的社員才可貢獻分數給該社團,如果多人組的操作員分屬不同社團,則可以依比例將成績貢獻給所屬的社團。
Q :
| 請問所謂社團的中心位置是在那裡?
| A :
| 每個社團可以自行指定任何位置作為中心位置,該位置一旦指定就同時適用於 SSB 及 CW 比賽,對此位置有疑義的話,CQ 比賽委員會會詢問該社團幹部所指定的位置為何。
| Q :
| 居住於同一個 DXCC 或 400 公里範圍內的社員才可提供分數給社團,請問是什麼意思?
| A :
| 居住地符合任一個條件,就可以貢獻分數。假設有一個德國社團,位置靠近西側的國界,那麼所有居住於德國的社員都可以貢獻分數給它。而住在 400 公里內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社員也可以貢獻分數給它。
| Q :
| 社員如果是遠征到其他地方操作,可以貢獻分數給社團嗎?
| A :
| 可以,規則是用社員的居住地點來判斷,與比賽電台地點無關。
| Q :
| 我是單頻段參賽者,也有在其他頻段做 QSO,那麼,是我所有 QSO 都可以貢獻給我的社團嗎?
| A :
| 不是。 只有基本參賽組別的分數才能貢獻給社團,單人參賽者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主辦單位會自動算好分數加到你所指定的社團。
| Q :
| 我也有報名 Overlay 分項競賽,是以 Overlay 的分數貢獻給社團嗎?
| A :
| 不是。 只有基本參賽組別的分數才能貢獻給社團,單人參賽者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主辦單位會自動算好分數加到你所指定的社團。
| Q :
| 參賽者的分數可以拆分給不同的社團嗎?
| A :
| 單人參賽者的分數只能貢獻給一個社團。多人組的分數則可以依操作員的比例拆分給不同社團,請在參賽資料的 CLUB: 那一行註明拆分比例及社團名稱。此外,不見得要把所有的分數拆分出去。請看下面兩個例子。
CLUB: 3/8 WILLAMETTE VALLEY, 1/8 WESTERN WASHINGTON DX CLUB, 4/8 SOUTHERN CALIFORNIA CONTEST CLUB
CLUB: 1/7 NORTHERN CALIFORNIA CONTEST CLUB, 4/7 FRANKFORD RADIO CLUB
如果拆分數給不同社團,因為寫上了拆分比例,上傳參賽資料時主機會因此比對不到正確的社團名稱而跳出警示訊息,請忽略它。社團的全名請參考 CQ 比賽官網。
|
BV3FG / Robert Su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