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3tt首页>ba3tt兴趣日记

 

又去苏州

20070505 ba3tt


最好的朋友的孩子52结婚大典.

51早上,我乘坐晋城到上海的巴士到了苏州,下车后是凌晨的5时左右.真不好意思给朋友打电话,因为常常熬夜的朋友这时一定在酣梦中.无奈何,黑心的大巴为了省却1L的汽油,把我们搁在了苏州新区的高速路出口的收费站外,凌晨的这里,连一辆出租车也没有.我只好打电话叫醒了熟睡中的朋友.过了10多分钟朋友来接我了.我带来的见面礼物是山西特产的汾酒,核桃,大红枣.

吃过早饭,朋友把我们安排到石路的新华饭店住下.在苏大就读的我的孩子的朋友很快就来了,他们一起去玩去了.

记得2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苏州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叫做石路的地方乘坐公共汽车到朋友家去的.那时候的石路,大概也就和当今晋城的文昌东街差不了多少.而如今,从酒店的窗户看下去,车辆人流拥挤不堪,象是当年的郑州火车站.当然比郑州要干净得多了.

1979,我出差到郑州,在回来的火车上,我看到一个小伙子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一本叫做<超外差收音机的调试与维修>的书,那时我刚刚开始对电子技术感兴趣不久,见到这样的书像是铁被磁石粘住,我站在列车座椅的后边和他一起看这本书,过了一会儿,对方发现了,开始和我攀谈起来.对方来自苏州某乡镇企业,姓张,比我大几岁,自小对电子技术很有兴趣,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张哥决定把这本书送给我并留下了我的通信地址.我回到学校一个多星期后,收到了张哥寄来的这本书的附页--收音机维修流程方框图,还有上海发行的<中学科技>杂志,并且在信中附了8枚邮票.当时的感动就不用提了.

远在苏州的张哥成了我学习电子技术的第一个老师.当时在山西这样的地方是买不到电子元件的.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电子元件都由苏州的张哥给我提供,有时是用木板做的小木箱,更多的情形是将元件卷在一本<中学科技>杂志里按印刷品寄过来.按照<中学科技>刊登的电路,我们分别完成了很多小制作,单结管延时器,无线话筒,电子秋千,黑白电视,ocl功放...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四灯发射机,记得为了购买那个10mh的扼流圈,张哥费了很大劲.

1984年,我第一次去了苏州,当年朋友的家在苏州的近郊农村,那时农村的住宅全是一排排的平房.排与排之间很宽阔.差不多每一间平房都是前后有门,每一间之间也有侧门相通.厨房是那种带烟囱和手动风箱的大铁锅灶台,做饭时烧的是稻草.房前有水井,还有晾晒衣物的竹竿架子。房前50米左右便有一条河,河里不断地有运输的船来来往往,河边有村里的主妇们在洗衣服淘菜。朋友告诉我,村里的孩子在6.7岁的时候就要学会游泳,因为河道太多,学会游泳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夏季气候潮湿,差不多每天要将床单被罩洗了晾晒。房子前后有门是为了夏季通风。

村里的小路以及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大多是用小石子铺就的。夏季的时候这里雨水太多,差不多每天下午会有一阵小雨,走在小石子铺就的道路上,并无泥泞。

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数量的摩托车汽车,朋友买的一辆建设50在当地也算是凤毛鳞角了。如果在今天看来,应该和拥有一架私人的直升机的影响力差不多吧。我骑了朋友的50到虎丘去玩,路上熄火了,正在犯愁,一位高个的漂亮小伙子路过,

“这是大男的车吧?”

“是啊”

“我来帮你”几下子就帮我发动着了。

“谢谢你”

“不客气,我是大男的朋友,晚上要去他家吃酒”

“奥,晚上见”

那次在苏州住了1个多星期,虽已过了20多年,很多感受如今却不能忘怀。

在那以后的1992年,2002年又去了两次苏州,(闲了再写)

返回目录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