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CW业余无线电竞赛

主页 返回 竞赛专题 设台专题 DX统计

BY5CD 2016 WPX CW M/S HP

BA5CW

一 硬件

1号台:主叫台K3+CB-TEK BPF+ACOM2000A+RRC1289天线切换器,CL10/CL15/CL20/40米线八木/80米4SQ。

2号台:辅助台SUNSDR2PRO+CB-TEK BPF+JAA2013DXA,CL10/EF515/20米倒VDP/40米倒VDP/80米水平DP。

3号台:辅助台SUNSDR2PRO+ICE419B BPF+3MN2013,天线和2号台共用。

4号台:测试台X108G+ICE419B BPF,天线和2号台共用。

5号台:服务器和SKIMMER S9C,40米倒VDP,作为10/15/20/40/80/160接收,WINTELNETX SPOT合成。

BY5CD的硬件系统是按照简易的MM,完整的M2以及复杂的MS台来设计的,鉴于今年的太阳活动开始大幅度降低,传播不足以同时有效运行多个波段,所以我们仍然参加的是MS组比赛,这些硬件不需要太多准备,只是比赛当天五处上山把3月底调在了75米SSB波段的4SQ改低到80米CW波段,同时也修复了40米线八木的一条耷拉下来的反射电线阵子。由于时间和天气关系,我们原来准备好的两个方向的20米4单元倒V八木没来得及架设。这样我们只好沿用一条20米DP作为该波段的辅助天线,我们20米欧洲方向的弱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赛后分析RBN的信噪比报告也表明:我们20米欧洲方向明显不如周边的B4T竞赛台。

电台室内部比较大的改变是一套成熟运行的K3——ACOM——RRC遥控体系,同时也是比赛时的主叫台,这是一套随到随用的系统,大大减少了比赛前夕连线和调试工作,除了滤波器因没有band decoder需要手动切换外,其他波段切换都可以在电台上一键完成,比赛时很省心。另外的重要变化就是除了主叫台之外,我们今后都会以SDR收发信机为主来做辅助和系数,由于SUNSDR的功率不足以直接推动FU728系的功放,我们预定了两台协谷新开发的XPS125功放,可是功放还没生产出来,此次辅助台/系数台的输出功率只有800W,这对辅助台的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两台SUNSDR2PRO和一台S9C形成的SKIMMER SPOT系统在比赛中起了不小的作用,除了辅助台用SDR可以直观的“扫地”操作外,内部spot提供了高效的“扫地”辅助,在这种传播比较差的比赛中,很多时候“扫地”的速度超过了CQ主叫,自己SPOT的出来的呼号可信度非常高,我们只需要点击bandmap——确认呼号——回答即可,而且根据SPOT提示的信噪比,可以知道哪些是可以一击即中的台,哪些需要费点时间去处理,“扫地”的速度每分钟2-3个是比较轻松的。

二 操作

这次的操作员只有3个,BD5XX和我都是48小时在场的,DF9LJ第二天下午4点提前离开比赛赶高铁回上海,BD5CHU则以后勤为主。MS的操作员并不需要很多,原计划中OH7WV因为去天宁岛而跳票了,恰好金爷到有事到杭州,正好被我拉过来顶替ESA留下的空位,尽管如此,对于我们这样的可以做复杂MS的台来讲,OP还是明显不够的,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有两个台在工作,第二天上午竟然只有药哥一个OP在干活!

所谓复杂的MS,简单讲,就是每个可以工作的波段都需要有两个台同时工作,对于主叫波段,通常是一个台主叫,另外一个台在同波段“扫地”,一方面提高QSO数量,一方面不需要在主叫或者“扫地”之间做纠结,这次比赛中,我们有不少时段两个台都在“扫地”,在别的台主叫效率很低的时候,我们的策略使效率明显提高。要完成这项工作除了需要一定的硬件保证外,OP之间的配合也尤为重要,比较幸运的是,金爷和我对这种操作都不陌生,配合相对比较好,而药哥则经常抱怨主叫被影响不太爽,这需要时间去调整心态,并磨合顺畅。WPX的规则是每小时可以切换10次波段,理论上还可以设置另一对辅助台,工作在另一个波段,由于这次OP少,我们的辅助OP兼顾了主叫波段和辅助波段的工作,一般很快用完了一小时的切换次数,剩下的时间则安心去主叫的同波段工作,到了下半年的CQWW比赛,另一个波段是可以一直工作的“系数台”,那么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系数波段上安排两个机位同时找系数。

比赛的两天中SSN值在25到30之间,第一天的K值也有点高,理论上讲这种指数高波段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我们应该侧重于20米和40米的操作,而实际情况却是15米的开通出人意料,开通质量虽然一般,但是开通时间颇长,传播一直延续到后半夜,当然,M/S的规则限制造成我们明知有传播,也不会在晚上化太多时间在15米上,第二天的传播感觉上要比第一天好,但是很多台第一天都通过了,实际通联效果并不佳,意外的是第二天的10米居然有5-6小时的开通,虽然速率不能和传播高峰比,但无论如何它是我们新增的一个得分波段,免除了在其他波段长时间呼叫没人回答的窘境。10米传播下去后我们回到15米,然后是40米和20米,由于第一天低波段做得少,第二天我们在20米有传播的时候,仍然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补40米和80米。MS就是这样有魅力,一直需要你去判断做哪个波段,这是一种对传播的把握能力,有时候也需要一点运气。

三 得失

传播是一落千丈,即使是做M/S,也很难体会到长时间高速通联的乐趣,北美台的数量受传播影响最大,这次的北美台比例从前几年的25%+,下降到了可怕的10%还不到,欧洲台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比例,亚洲台就偏多了,这样基本分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做激进的同波段辅助,成绩会更差,也许连记录都破不了。很多台都是我们主动去找人家,虽然找台也是有成就感的,但心理感觉上总没有主叫被虐爽,在系数上我们同样很激进,传播好的年代,wpx的系数几乎是做不完的,随着QSO数的增多,WPX系数自然会随着增长,但这次虽然我们十分努力做系数,可到了比赛后期,纵有一堆红色的系数显示在BANDMAP上,我们却无法听到,而频率上大大小小的信号,都是我们通过的非系数,在激进的系数追逐过程中,错误率难免会升高,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维持10%的扣分率,从来没有对正确率这件事有过这么大的担心。

越是传播差,我们越需要更多的OP去发掘更大的潜力,CQWW我们仍然会参加M/S组,到那时,我们需要4个台同时工作,至少要6个OP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硬件优数量势。我们从M/S到M/2,然后尝试M/M,现在又回到M/S,是一种螺旋上升,需要重新开始学习M/S的做法。

结果:#1 中国 #3亚洲


BD5CHU的文字:

BY5CD上路湾基地建设进入第4个年头,在大神的规划和不断比赛经验总结的依据下,上路湾基地的建设进入了平稳发展期,我们利用每次大赛的比赛经历来不断完善硬件建设,硬件的升级和改进,都是为了下一次大赛比赛策略而服务的,其中也包括为了OP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地应合比赛策略而进行的硬件的配置和改动。当然我们的硬件建设还是处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所以楼上提出的,各种接线还是一如既往的乱。其实是乱中有序的,有些成功的硬件接线等,我们已经把它们规整好了,只不过表面上看不出来了。乱的都是有待实验,以验证的东西。哪天线不乱了,说明5CD开始“吃老本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这回应该说,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周六利用下午短暂的天睛时间段,修复了40米线八木的一根反射振子线,把80米波段的4SQ调整到了CW段,其他基本没有动过。这说明5CD的主力天线基本上设计思路已经明确,不需要有大的改动了。接下来我们就是不断地去改进和发掘同频辅助天线或第二主叫天线的潜力了。我们已经很清晰地意识到哪些天线应该做何种改进或升级。大神和我,应该说是历年来最轻松的一次赛前准备了。几个操作机位基本上不需要有大的接线工作量,赛前几个小时就能把设备调试完成。我们这回的赛前准备是“相当的轻松”。第一个比赛日开始,我六点做好早餐后,就下山去接DF9LJ,带他走了走校园,然后接着我的另外一个已经从美国大学毕业回国的学生Mini Dragon一同上山,到基地已经是上午十点。我的工作就是接好午餐和晚餐。这回OP数量最少,所以对我来说后勤压力轻了不少。四菜基本上能满足OP们的体力需求。比赛第二天更是把三餐做成了,一餐半。主餐是中午一餐。晚上因为DF9LJ要回上海。所以周日晚上只有大神和金爷两位OP,让他们自己吃中午的菜了吧。比赛就是这样不紧不慢中,愉快地开始,愉快地结束。BY5CD也再一次把自己在2012年多人单机组中国纪录给刷了一遍。下半年我们还是会在多人单机组中,向自己创造的纪录发起冲击。也欢迎国内外感兴趣的OP参加下半年CQWW等大赛。

BA5CW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