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CW业余无线电竞赛

主页 返回 竞赛专题 设台专题 DX统计

BY5CD 2014 CQWW SSB M/2

BA5CW

这次的成绩破了B7P在2006年创造的多人双机记录,感谢5处辛辛苦苦一步步完善上路湾的天线系统,越来越接近之前计划中的完整布局,感谢福州HAM BA5TT、BD5XM、BG5TOX、带病操作的本地HAM BA5FB和台州HAM BD5FFK BG5FCH的支援以及想念以久的黄岩蜜桔,感谢5TT的朋友BG5QIK等一行给我们带来的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烧烤,感谢来在比赛中来给我们鼓励的本地HAM BA5AP BG5CGE BG5CGQ等以及首都爱好者BG1KOK,感谢借给我们机器的BG5CAH BG5CLC BG5CEQ BD5XM等,感谢BD3MN在比赛前给我们及时维护功放,以及BG2WRJ把他心爱的3MN2014版功放折价转让给我们,也感谢帮我们升级功放的BG7JAA,感谢帮我们赶制语音呼叫器的BD4UM,感谢帮我制作互锁装置的同事小蒋,还有n多常年支持BY5CD的无线电爱好者和OP们,我发现在BY5CD的发展历史中,支持和关心我们的人实在太多,数都数不完,心存感激。

比赛统计数据

感谢完以后,我要开始原形毕露了,我一向是个报忧不报喜的人,下面开始介绍比赛和吐槽了。虽然破了一个8年前的记录,但这次的成绩实在是比较差的,甚至还比不过去年同期同地点同样是BY5CD的CQWW SSB 多人单机的成绩,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http://www.hellocq.net/forum/read.php?tid=323444。去年的比赛只有1.75个OP,成绩却高出了10%,QSO数量不够,而且在有同波段辅助的情况下,我们的系数比去年MS少了50多个,更比和略低于这次硬件配置的去年CQWW CW M2少了200个系数!!!要不是去年B7P团队在新疆操作的日志没有按时上传,我们离开CQWW SSB M2的记录实在是非常远,甚至还不如这次比赛IK7YTT在B4L的单人成绩,值得深思。

上路湾天线布置的示意图(蓝色的为计划中的天线)

基本情况介绍:

8名操作员:BA5TT BD5XM BG5TOX BD5FFK BA5FB BD5CEQ BD5CHU BA5CW,全部来自于5区。

电台室和操作员

10副天线(目标是18副):10m主叫——改制的PNV CL10DX,15m主叫——改制的PNV CL15,20m主叫——改制的PNV CL20,40m主叫——DIY三单元全尺寸八木和DIY固定北美方向的4单元倒V八木,80m主叫——竹竿做的4SQ,160m主叫——竹竿做的倒L天线,10m辅助是竹竿支撑的DIY倒V,15m辅助是单独塔上架设改制的PNV CL15,20m-80m辅助是竹竿支撑DIY的双段并联倒V。这次来不及完成的天线是:已经架设好但没来得及接线的CL15和CL10堆叠,BA7IO赠送的10m辅助天线EF510没有竖起来,40m辅助倒V天线因馈线故障来不及排查没有使用,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实现的20m辅助三单元八木和10、15、20、40针对南面主叫的倒V天线。这些未完成的天线将在下个月CQWW CW比赛时投入使用,再投入一些接收天线这样就基本实现了我们当初计划中的完整的天线布局,明年适当的时候把40m辅助改成4SQ,20m主叫塔升高一节并增加20m堆叠,再用竹竿自制一些土八木用以替代朝南的主叫天线,就完成了BY5CD的天线建设工程了,整个天线都是廉价和经过我们自己计算的,所有的塔也是自己DIY的,虽然土但很有特色。

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这是赛后画的实际硬件配置图,和赛前的计划相比简化了很多

5个操作位:7800(BG5CAH)+3MN2013, 7600(BG5CLC)+3MN2013,K3(BA5CW)+1KFA,590(BD5XM)+3MN2014,590(BD5CEQ)+JAA升级版自动功放,BY5CD的功放都是自己的,而且这次全程都坚持下来了。而比赛用的机器都是临时借的,7800和K3应付比赛真的挺不错的,7600也很好,而很多op都不习惯590的声音,去年站长在新疆的体会590,这次我总算明白了,应付PILEUP的确有问题,也可能是我们不会用。我们也想投入更大的资金从而统一电台型号,但是这样压力太大,我有个大胆的想法,目前国内半DIY的产品越来越好,我可能会挑选一个型号再配上一个小型功放推动大功放,这样就做到了从天线、功放、电台甚至连BPF之类的附件都有中国特色,BY5CD是中国的竞赛台,我们为中国ham的产品而自豪。

DIY 的互锁装置

比赛情况

我们仍然没有打破比赛中搞天线的怪圈,前面说到天线的配置的时候,已经讲了有一些天线架设好了,但是配合天线的连接却影响了最终使用,比如堆叠天线的控制器都没有接上,其中主要的是10m和40m天线的旋转器问题,那台旋转器指示有偏差,而且是非线性的,最大偏差达到了80°,这个80°又正好发生在我们的主要QSO方向——北美和日本,旋转器又正好在这个位置达到限位极限,让OP不容易通过旋转来即使发现错误,这个问题一直到第二天傍晚5处连接好原有的北美方向的40m线八木以后,通过对比旋转40m八木和固定方向八木效果的时候才发现,5处和俞老伯摸黑上山认真对比了每一个方向,这才搞明白这个误差,事实上第一天上午我们10m八木是用的最差的一个方向对北美做QSO,即使后来发现方向偏差,由于不知道非线性的存在,两个下午的欧洲方向仍然是有明显误差的,所以10m的OP肯定很不爽,从数据来开,只有第二天上午的10m是基本正常的。另外10m朝向日本的低架的堆叠八木没能连上,即使是第二天上午,对日本的通联也是不理想爽的。这次比赛的高波段传播很好,我们在得分最高的波段出现了重大失误,保守估计损失了500QSO以上,我认为最可能的损失是800个QSO,还没有计算因此带来的系数损失。这些问题大多数先离开的OP都不知道,他们都是第一次来BY5CD,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判断方向问题。

比赛中调整15米天线的旋转起始方向

15m的情况比较正常,我每一次在10m上都出了问题,而15m都担当了主力波段,这次的15m辅助天线是八木,所以15m的同频辅助也做得很顺畅,尤其是老OP之间的辅助配合,效果不错,因此15m的系数也基本满足要求,但是这种配合随着第二天OP的减少,没有充分被使用,15m的系数可以更好一点的,但上升空间有限,如果15m的堆叠也连接好的话,对日本的QSO数量能适当再增加一些,不过我估计差别就在100个QSO左右了。

去年就被风吹弯了的20m激励振子(中),主塔10m/40m(左),15m辅助塔(右),40m倒V八木(直立)

20m是BY5CD的另外一个缺憾的波段,20m的成绩从来没有好过,尤其是SSB的20m,除了近年来高波段传播好,明显占用了20m的操作时间外,最大的问题是20m的噪声偏大了,我注意了一下,几次比赛中20mSSB的噪音都在S5-7之间,这使得高速率的操作很困难,这次来操作的OP在操作20m的时候肯定感觉有说不出的味道,应该能做20m的时候,却跑不起来,第二天晚上我花了一些时候自己主叫20m,结果发现回答的信号时隐时现,我使出浑身解数,用心维持PILEUP的实现,这才跑出20m上唯一条稍高一点(也没到100)的柱子来,我承认我不可能长时间如此专注来做这样的QSO,后来只能放弃主叫,去努力增加之前少得可怜的系数,加上后来BG5TOX的努力,这才使系数勉强踏上500的台阶,操作了20m以后,我理解了其他OP为什么在20m上无可奈何的样子了。以前曾经怀疑过20m天线因为主阵子被打弯影响效果,这次我在找系数的过程中发现方向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信号偏差几十度就听不到了,所以天线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40m 4单元倒V八木的侧面

10m堆叠(来不及接控制部分)和5处执着了一年的40m 3单元全尺寸天线,4个人装上了塔,佩服

40m波段的QSO和系数是大家的普遍短板,我曾经说过“谁赢得了晚上谁就赢得了整个比赛”,所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得建设和发展40m的天线系统,这在很多此的CW比赛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我们的CW 40mQSO能做到1800这个级别,但是SSB仍然非常痛苦,上路湾40m的SSB噪声大概是S7,本来到了深夜以后,会有明显降低,但是这次并没有出现,所以出来上半夜可以依靠日本的QSO连续主叫外,对于欧洲方向基本上只能扫地,SSB的40m频率资源很难容纳大量的主叫台,这让OP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栖身之地,我自认为我对40m的操作是比较有心得的,第二天晚上我们OP明显减少,上半夜做了20m之后,我休息到2点半,我知道这时候是OP信心最不足的时候,自己得去做40m了,一上去就做了一条71QSO的柱子,虽然是很一般的操作速率,但是还是让我看见了希望,可就在这时候问题来了:

正在庆幸pileup起来,结果计算机越跑越慢,最后只能在纸上写log,当即让频率上回答我的人QRX,强制关机后再启动,就出现了上面的画面,等啊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升级完,强制关机,再启动,跳过了升级,做了一小段时间系数,再次“死机”,这时已经逐步逼近天亮,罢了罢了,反正成绩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其实心理在前一个小时已经崩溃了,再也无心努力了,只求天亮后10m和15m能跑出正常水平,超过4000QSO就不错了。

被松鼠咬坏的80m天线

80m这次我只在辅助做了几个QSO,没有去听4SQ的情况,所以很难描述整体情况,从最后的数据来看,获得的系数也没有全年做单人单机的单根GP多,高低波段同时都好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这次显然是没能做到很远的距离,极少的美西,欧洲系数也不多。

本次比赛最成功之处——BBQ

这次比赛前的一天晚上被BD5CEQ说中了,照旧没有机会睡觉,首先是布置计算机,布置电台,布置功放,连接线路,由于人多,倒是完成得比以前快多了,接下来的时间都耗在给计算机做系统,装软件,逐台调试软件,调设备,到比赛开始功放还没调完,新装系统真的是十分失策,后面的系统升级给比赛带来不少困惑,据说除了上面说的跑40m死机的事情,死机的事情还发生过好几次。还好这次人多,头天晚上干活的OP,比赛第一天都有点补觉的时间,我最懒,比赛第一天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只做了少量QSO,而且基本上是在辅助台的位置上,或者是坐在烧烤FB位置上了 :-),对比赛的概貌不是很清楚。可怜的5处和5TOX则比我辛苦多了,他们睡了没多久又上山去处理天线了。Day1的尾声我趁各OP都很困的时候,做了3个小时的15m北美,那是比较爽的3个小时的pileup,处理Pileup的能力有限,QSO速率在100-110的样子,当然与此同时奋战了后半夜的5XM也做出了2个半小时的10米高潮,然后由5TT接替了下面1个半小时的10m高潮。第二天我继续睡觉,5TT和5FFK分别在中午前后分别离开,剩下的4个OP基本放弃了辅助,轮流休息只能保证主叫位不停人。

曲终人散,电台都被带回

比赛结束了,作为最后离开的一个OP,和陪了我两天的领导一起整理了一下操作室,希望以后再来的时候,不需要再次从零开始准备,希望能够摆脱BY5CD比赛的时候还在架天线的魔咒,希望比赛前一天不再搞通宵准备硬软件。有很多意外对于一个平时无人值守的台址来讲比较头痛,春季的比赛和秋季比赛相差半年,很多问题都发生在中间的夏季,雷击和台风是主要的影响,5TT曾经在去年的帖子里就提醒过我们防雷,但是山上的防雷很难做,而且我们也没有能力做,尽管在比赛之后拔掉了所有天线接头,我们还是防不住电源串进来的浪涌,这次比赛之前损坏了大部分的计算机,损坏了旋转控制器,损坏了路由器,我则更心疼我的QS1R,没有它,下个月的CQWW CW的skimmer辅助就做不完善。计算机的损坏导致了5处重新拿了一批电脑上山,为了统一软件环境,BG5TOX重做了win7系统,这加重了我们赛前的工作量,更没有想到后来还会发生新系统的大量自动更新问题,虽然比赛中“死机”对QSO数量的影响其实不会很严重,但会严重影响操作员的心情。除此之外,小动物也偶尔来调皮一下,松鼠居然咬断了我们的80米电线阵子。

还有一个月就是今年最后一台重头戏了,虽然玩SSB的爱好者比玩CW的多,但是国内CW高手却比SSB高手多很多,因此我更看好下个月的CW MM组,希望能够再续去年CQWW CW M2的辉煌。在此提醒一下五处,我们还有不少天线要准备,主要是20m和10m的辅助八木,我们来得及处理40m的4SQ吗?来得及处理南边的倒V吗?不过这次比赛中我发现,原来很干净的南边,现在却是最大的噪声源了,可能是对面新装的风电群引起的。另外,我们往往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认为最难的事情,容易轻视一些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把馈线接通和连接好控制线什么的。

结果:#1 中国,#3 亚洲

BA5CW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