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CW业余无线电竞赛

主页 返回 竞赛记录 设台专题 DX统计

我眼中的中国业余无线电竞赛历史

引子

BA5CW

自序

决定写这个话题纯粹是个人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情就淡忘了,就像笔者现在去查找比赛相关的历史资料一样,感到前人留下的文字和其他载体的记录很少,这篇文章只能写成“我眼中能看到”的不算完整的资料和自己亲历的时代记录,做不到详尽、甚至是做不到准确地描述我国的无线电竞赛历史。

引子里写到的年代,是笔者父辈那一代人从出生到中青年所经历的时期,从父亲的转述和小时候家里看见的那些泛黄了的解放前无线电类杂志、书籍和老式的电子管、硒整流器、线绕电阻、纸质电容、蜂房电感线圈等元器件,可以知道无线电爱好者这个群体在解放前就存在,只是那时候更偏重于电工和电机知识的普及,无线电在当时没有单独的专业,它归类于电机专业。制作矿石机和电子管收音机是个比较高大上的事情。和现在的电子爱好者一样,能涉及到电台也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分支。

受父亲的影响,笔者从小学开始制作电动机、光电感应模型,电机驱动船模等等;初中开始自制万用表、收音机,从单管做到6管,每年增加一个晶体管一直延续到高中;1985年在少科站学做27兆对讲机是第一次接触到可发射的设备。虽然那时候的业余电台活动还没普及开来,但相比父亲这一代人,笔者已经很幸福了,学生时代的无线电杂志和现代通讯杂志都已经开始出现无线电台的导入性内容,笔者也比较认真地做了笔记和摘录,直到1990年大学毕业那年开始真正接触业余无线电活动,属于早期考取集体台值机员操作证书的HAM之一,但是仍然错过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集体台刚恢复活动时期的主要活动,限于经济条件和器材资源,那时的笔者更接近于一个SWLer(短波收听爱好者)的状态。到了1992年后迎来了个人业余电台的春天,然而由于个人工作原因,远离了HAM活动10年之久, 虽然工作的内容和短波无线电硬件技术密切相关,但还是完美错过了我国(特指DXCC的国家字头BY,后同)恢复个人业余电台后蓬勃发展的10年,直至2002年5月回归、2003年底才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比赛,受限于水平,对当年的比赛活动认识也是很粗浅的,要搞清楚我国业余无线电竞赛活动的初期历史有点难度,笔者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以自己的视角去恢复这段历史的概貌。

幸运的是当2002年笔者恢复业余电台这个爱好后,经历了几年竞赛入门期,正好赶上2005年后我国以及全球无线电比赛活动发展的黄金10年,作为一个比赛爱好者,收集并了解这些历史也成为爱好的一部分,笔者的大部分资料来源于HELLOCQ的论坛,少量的早期内容来自于以前《业余电台中文邮件选编》以及笔者1990年前后刚入门那几年做的文字笔记。虽难以恢复前辈们参加比赛的全貌,笔者试图通过把视线落在全球最有代表性的CQWW竞赛,辅以计分方式对我国相对公平的CQWPX比赛数据,2003年以后中国总部电台(HQ)开始出现在IARU HF比赛中,这一定程度代表了“官方”和“爱好者”间的结合,2012年以后“民间”的木兰围场WAPC比赛开始起步,尽管参赛人数偏少,作为“历史”资料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实上还有很多区域性比赛,虽不如美国CQ杂志系列比赛影响力大,但参赛者并不算少,比如日本JARL举办的全亚洲(ALL ASIA)比赛,其计分方式有利于提高亚洲台参赛积极性,在历史资料统计中,也发现了我国爱好者对它的“偏爱”,在后续的文字里或多或少会提到。

早期的业余无线电活动和竞赛活动

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通常认为的频率范围大约在30KHz~300GHz之间 (10K-30K有点争议,属于音频和超声波的范围,而300G以上属于太赫兹段,已经有了光波特性)。关于无线电的发明时间有点乱,也比较难以界定,这是一系列从理论到实践的渐进过程:麦克斯韦最早在1861年至1865年《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在总结前人的发现,建立电磁场理论,推导出电磁波的存在并且以光速传播。1886年至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实麦克斯韦的假设,并用偏微分方程表达电磁场(波动方程)。1893年特斯拉首次圣路易斯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要素于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专利。1898年,马可尼在英国开办首个无线电工厂,因爱迪生等人的影响特斯拉的专利于1904年被美国专利局撤销,转而由英国授予马可尼“电脉冲及信号传输技术的改进以及所需设备”的无线电专利,1909年马可尼和费迪南德·布劳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承认了特斯拉的发明在马可尼之前就已完成,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宣布马可尼的无线电专利无效。

马可尼的火式发射机

无线电经历了从火花式、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技术,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方式,跨越从短波、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完成固定、移动、外空间的使用。其间从业余到商业,从“业余”到“专业”,又反过来提升了业余的内涵。业余无线电通信的英语名字是 “ Amateur Radio”,符合国际电信联盟组织(ITU)定义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是“Radio Amateur”,在世界上又普遍被称为“HAM”。由于“HAM”在英语中被解释为“火腿”,所以“火腿”又成了从事业余无线电通信的爱好者们的另一个名字。

第一次跨洋通信用的是180米高的风筝天线

注1:“火腿”一词的来源 。

据日本CQ杂志在1991年五月号,一篇由JR8EZM泷川哲夫所撰写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则早期业余电台的故事:远在业余无线电发明之初的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业余无线电社团其成员为亚伯特.海曼(Elbert.S.Hyman)、巴伯.兹美(Bob Almay)和佩姬.莫瑞(Paggy Murray)三人。一开始,他们是用三个人的姓来作为电台的呼号,也就是:HymanAlmay Murry;后来觉得名字实在太长,把呼号拍发出去,手也酸了,于是又改为取用姓氏前面的二个字母,而成为HYALMU。

1909年初,这个业余电台使用的呼号竟和一艘名为「MYALMO」的墨西哥籍轮船,在通信时搞混了,只好又改取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做为台号,于是就叫作“HAM”。当时处于无线电萌芽期,无线电的频率没什么规划,业余家可以任意使用频率,自行决定呼号。甚至有些业余电台的信号收发,在性能上竟然优于专业性的电台。此一现象引起了华盛顿国会的注意,并开始计划订定严苛的法规来打压业余无线电台。“HAM”业余电台成员之一的海曼,在1911年以当时倍受争议的无线电规制草案做为毕业论文主题。海曼的指导教授正巧也是检讨法案的委员之一,他就把这篇论文的副本送交给一位叫大卫华西(David I.Walsh)的议员,并且进行游说。华西议员以极为重视的态度,邀请海曼到委员会上发言,海曼在会中详细的说明业余电台的运作状况,并激动的表示严苛法规将导致这种盛行的活动,因无力支付证照费用;再加上种种的规定限制,众多具有优秀能力的业余电台,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关闭,且不得不停止对无线电方面的研究,间接妨碍到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海曼的一番陈述,使得这项法案获得重视。不久,法案送到国会,海曼所属的“HAM”这个小业余电台成为焦点。此后,“HAM”成为美国业余电台在妾身未明,倍遭争议的时代中,将那些企图抹杀业余家的大型专业或商业电台的威胁,化为助力的象徵。 于是美国人便把“HAM”和业余无线电划上等号,从当年至今,乃至往后,在无线电界当中,都会以「HAM」来称呼业余无线电信人员。这一段历史,至今仍保留在美国国会的档案中。 成果得来不易法规共同遵守无论称呼业余家为HAM的典故是如何而来,哈佛大学“HAM”电台,为业余无线电甚至整个无线电发展和规划所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1916年左右的接收设备

最早的无线电DX活动可以回溯到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成功实现从英国到加拿大的跨大西洋通信实验,这个业余和商业混合性质的活动,可能作为业余DX的起始有点牵强,但并不影响DX活动对后来的“火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从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成立的第一个无线电俱乐部(HAM),到1910年,已经有成千上万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早期的活动是无序的、和商业无线电共用频谱、到处互相干扰,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1912年业余无线电活动的频谱被推到当时被认为是没实用价值的1.5MHz以上 (短波)频率,随着一战的爆发,无线电被应用于军事战争,业余无线电活动反而被终止了。

美国早期业余无线电爱好者,1924年的9ATE(左),1921年的9AHH

纯业余无线电的短波DX通信始于1923年英美业余爱好者的跨大西洋短波无线电通信,短波DX通信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了协调这片新天地,1927-1928年的国际会议(ITU)协调了频谱,给业余爱好者分配了80-75米,40-20米以及10米频段,到20年代末业余无线电频率被分配到的频谱从160米-5米以及400兆以上的一些额外带宽, 随着电子管的普遍使用,宽带的火花式无线电通信方式被摒弃,30年代的业余无线电活动主要使用CW模式,少量的AM模式,1933年爱好者发明了单边带模式,直到1947年被推广使用 ,从此开始的活动更接近于现代业余无线电。

1936年的W8KWU电台室和QSO卡片墙

基于短波DX活动发展而来的全球业余无线电的竞赛历史至今近100年了,竞赛活动是有别于商业应用的一个业余无线电专属爱好分支。二十世纪30年代初, 美国ARRL就已经开始组织比赛,随后的ARRL FIELD DAY一直被延续至今,1934年美国的无线电杂志定义了CQ分区,1935年ARRL创造了DXCC国家字头规则,为业余无线电DX活动带来了新的“兴趣点”。1939年有了第一个以WAZ(全世界所有CQ分区)为基础的全球性无线电比赛。期间的业余无线电活动也经历了二战的风风雨雨,大多数国家的爱好者被迫停止或者受到频率限制,不允许做跨国DX通联 。整个20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是无线电活动的开端和不断创新,期间两次受到 世界大战干扰而暂停,在后来者看来是一片纷乱,我们所熟悉的业余无线电活动是二战后的状态,现代的业余无线电比赛形式也是二战后开始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CQWW比赛(美国CQ杂志举办的全球通联比赛), 起源于1939年的全球DX/WAZ马拉松比赛,从1948年发展成CQWW至今都是全球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业余无线电比赛(参考:History of the CQ WW Contest)。

1948-2019 全球CQWW比赛参赛人数统计CQWW比赛起步时并不比我们WAPC的参赛者多,70年后发展到8000人*2模式的参赛规模

我国早期业余无线电和比赛活动概要

注2:我国商业有线通信起源

1870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和英商中国海底电报公司来华开业。1873年法国驻华人员用康熙字典的6800多个汉字完成了第一个汉字电码本,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同年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并呈请政府自办电报。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直到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积极倡导创办电报,他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1877年,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事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先由高雄造至台南 ,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开创了中国电信的新篇章。

1879年,李鸿章与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交涉,由中国出钱,委托其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 ,这是中国大陆上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并在天津设立电报学堂,聘请丹麦人博尔森和克利钦生为教师,委托大北电报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为建设津沪电报线路作准备。1881年,从上海 到天津全长3075华里的津沪电报线路全线竣工,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济宁、镇江、苏州、上海七处设立了电报分局。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长途公众电报线路。1887年,在当时的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主持下,花费重金敷设了长达433里的福州至台湾的电报水线——闽台海缆 ,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

我国的业余无线电活动的起步并不算晚,1920年代的上海已经是当时东亚的经济贸易中心,不仅引入了商业无线电台,业余无线电活动也随之被带入中国, 不过当时的政府限制甚严,很难领到台照,相反地,在华的外国人利用了“租界”的特殊地位反到可以自由设立业余电台,成立了万国业余无线电上海分会IARAC,即在华的外国人的业余组织。

注3:我国的商业无线电通信起源

1899年,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无线电机。广州也由此成为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他还托葛拉斯代购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的开端。1908年,英商在上海英租界的汇中旅馆私设了一部无线电台,与海上船舶通报。后由清政府没收买走,移装到上海电报总局内,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无线电台。1911年,德商西门子德律风公司向清政府申请,要求在北京、南京设立无线电报机,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试验。电台分设在北京东便门和南京狮子山,通报试验结果良好。辛亥革命时,南北有线电通信阻断,南北通信就靠这两地的试验电台。

1912年,即民国元年,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1913年8月,交通部传习所设有线电工程班和高等电气工程班,分习有线电、无线电各项工程。同年,北京设立邮电学校。设高等班(二年毕业)和中等班(一年毕业)。1919年4月,增设“电话专修班”(入学学生以国内外大专学校电机科毕业生为限),招收学员20名。1913年,成立北京无线电报局,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地址在东便门外。1919 年4月,北京无线电报局迁至天坛。在北京无线电报局东便门原址设立远程收报处,接收欧美应用真空管式无线电接收机直接各国的广播新闻。从此,打破了外商大北、大东、太平洋三家电报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同年6月28日,北京无线电报局将收到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消息,传报给正在总统府前静坐示威的学生,鼓舞了"五四"后的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1921年1月7日,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1923年1月23日, 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大陆报”正式对外开播通过自建的无线电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广播节目。几个月后在哈尔滨南岗,由刘翰主持的50瓦试验广播电台,呼号XOH,用汉,藏语言正式对外开播。上海新浮洋行的开洛广播电台是继“大陆报”电台开播后第二座上海广播电台,座落在南京路河南路口。彼时上海有500多台收音机接收该电台广播节目,可购到的成品广播接收机有∶ 232-2J型2灯孟高华收音机 (美产) 512-J型4灯收音机 (美产) 爱开牌各式收音机 (美产),上海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苏祖国、苏祖光等人,在南市中华路900号建立家庭无线电实验室,试制自己所用,所研制的无线电零件,也委托电器行销售一部分。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最早一批收音机,1924年10月苏家兄弟姐妹七人发起组建亚美无线电公司。北平的广播电台也随后在1927年创立,台址在前门外琉璃厂的电话总局内,后迁入石桥电话西局,据资料显示,当时市民收听需向各代理商付费,标准为∶晶石机(矿石机)每月五角,电子管三灯下为一元,三灯上为四元。1929年12月,亚美电台正式开播,除新闻,文娱,气象节目外,更多有无线电知识问答,电码练习等节目,积极在听众中开展无线电传播实验。

1923年5月,由英商承建的喀什噶尔电台建成,与印度北撒孚通报,效果清晰良好。这是我国最先与外国进行无线电通报的电台,但该电台与乌鲁木齐通报不佳,英商因此而悄然溜走。1924年秋,北大营长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真空管发报机,实现了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的远程通信。1927年6月,沈阳大型短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德制无线电发报机。1927年底,成立了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之始。1928年,沈阳国际无线电台又增设了美制10千瓦短波发报机。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承接转发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各地的国际电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国际电台。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除了商业应用,战争年代对于无线电的需求,也和业余无线电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的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开始于1933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 在上海、杭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城市中相继出现了一些业余电台有不少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与部分从事无线电工作的技术人员,为了个人的爱好,用自制的简陋设备在业余频段内,利用20米、40米波长的短波进行通信。

注4:华中无线电”周刊曾载文记载早期的业余无线电活动

SWL:“在上海和南京二地,吴英剑和扬一民系最早的广播和业余电台收听者之一,从最初的短波广播接收发展到各业余波段的信号收听。两君为大学同好,迷恋无线电,吴君每日五时起床,坚持收听上海XHHS电台,华泰XLHB等电台和国内,欧美业余电台信号,其记录完整,校笔准确让人汗颜无地”。扬君当时是国民政府交通部职员,其公务常往返京沪等地,此君每公差必带小巧二灯机作接收,6米长皮线,以天线每晚架设卧床边收听抄录,其乐融融。两君成债异常完美,收到国内国外回赠广播,业余电台QSL卡均在二百之上,令人惊叹!

DIY:在北平,燕京大学的无线电制作班和电码训练班在学潮后先后成立,均为物理系所办。制作班的辅导老师之一为郑观森先生(呼号XU2RT),在其试验室带领学生手把手制作各式接收,发射装置,进行空间传输试验,其影响了校内校外许多无线电爱好者。他本人的34号自差式接收机和两只52号推挽式发射机,由于极稳定的接收效果,皆为学生互相仿制。第二期嘉善籍学生董子兰利用暑期到嘉善近郊,用自制的短波四管接收机(bond57作检波,56作低放,47强放,12A整流)作接收实验。(天线用直径1.5MM紫铜丝,长约150尺,高60尺,单根倒L式接入,地线以黄铜管打入地下约3尺)。白天收到天津中华XHKA,仁昌XQKC,东方XQKA,及青年会广播电台,晚上收到中央XGOA,上海XHHS,李树德嘉XHHE,及汉口XGOW,日本四、五处广播。午夜三时,接收到欧洲,美洲各业余电台CQ之呼叫,回北平燕京时,随带纪录三大册。最后,由校方嘉奖勉励。

DX:董先生是早期业余无线电活动中最努力一位,短短时间内收获之丰,成债之佳,让国人实足自豪! 最后,不能不提到上海的D、F君,在历经早期的业余收听后,决定跳出广播圈,加入业余电台DX队伍,他以XU3DF呼号每日夜晚CQ畅响夜空。请看此君自制设备∶发射采用45号管,线路用简便的“TNT”式,(45号管屏压300V,输入约12W,输出不到5W)。接收只用30号管检波,低放,(30号管屏压45V,当时已经能够接收远地基至全世界的业余信号万)。如此简易设备,但不要看不起它,他的信号曾到过北美州东边的纽约,南美洲东南的乌拉圭,欧洲的英格兰,非洲南部的比尔刚果,澳洲的新西兰,亚洲南部的瓜哇岛等地,取得了“W、A、C”大奖。

注5:国产无线电设备的起源

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允许市民装用收音机。市民中装置收音机者渐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线路联接为多。同年8月,上海俭德储蓄会颜景焴采用超外差式线路联接法装置收音机成功。翌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图书馆内,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获得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同时也收到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1927年三极锐电公司、上海电机制造厂、大华无线电公司以及中华无线电研究社制造厂形成了国内最早期从事生产无线电收发报机的单位,产品多为海岸电台和海上船舶服务。1932年军政部军事交通机械修造厂电信工厂生产5瓦和15瓦的收发报机。1935年12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南京建立电气研究室,设有电话、电线、电瓷和电子管4个研制小组。其中电子管组于1936年5月,利用国外材料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只电子管——三极收讯放大管和小功率发射管,用在国内中程通信设备上。

熊猫电子公司前身湖南电器制造厂1936年月诞生于长沙,属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从“环球牌”五灯收音机开始创业,1937年制造的15W无线发射机,1939年采用进口元器件组装生产60瓦、100瓦及2000瓦发报机和200瓦、400瓦和600瓦报话发射机以及4灯、8灯和12灯收信机等,用于中国抗战前线,1941年迁至南京,成立“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主要制造收音机、军事、交通通信机。

1933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1001号矿石收音机,外形小巧美观,价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欢迎。1935年10月,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1651型超外差式五灯收音机。该机除电子管和碳质电阻外,所用的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均自行设计制造。此后,一批无线电制造厂相继生产收音机。其中以中雍无线电机厂规模较大,仅次于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生产出标准三回路一灯收音机收音机与直流三灯收音机等产品。此外,尚有华昌无线电机厂、亚尔电工社等,都先后生产过一灯到五灯收音机。虽然生产手段较落后,产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无线电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后,由于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往各地,对通信器材需要大增,仅有的34部通信电台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而国府又对边区进行严格管控禁止运输电子器材进入延安,为此,1938年,军委三局在延安成立了延安通信材料厂,经过艰苦勤奋的工作,延安通信材料厂不但相继制造出可变电容器、可变电阻、电键、波段开关等多种元器件,到抗日战争中后期,延安通信材料厂和各根据地的通信工厂已能制造、装配1000瓦以下多种功率的多级发信机,3灯4灯和质量较好的超外差式收信机,50门以下多种规格的磁石电话交换机,同时还改装了广播发射机,试制了小型报话机。全军电台数到抗战结束前夕达到了700部,比抗日初期增长了整整20倍。

1936年,国人在杭州成立了“中华业余无线电社”(简称CRC),跟随国际无线电发展的步伐,已经有了200多个XU字头的中国业余无线电电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抗日情绪高涨,CRC社长赵振德等人召集了沪杭两地的部分社员、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大中专学生,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同学会举行大会,强烈要求建立抗日无线电技术人员组织参加抗日救亡,10月份张宗汲(XU8RK)向当时的军委递交大会“ 请愿书”和与会者的“志愿书”,10月10日“军事委员会业余无线电人员战时服务团”(简称“战时服务团”)在南京成立,1939年《QSL业余无线电》在长沙复刊,成为“战时服务团”的团刊,1940年3月底,“战时服务团”在册团员人数共有161人,因成绩卓越,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特传令嘉奖,当局改变了看法,对业余无线电活动不再因疑虑而严加限制,借军委政治部改组之机,参考美国ARRL的经验,把“战时服务团”扩大到全部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范围,变成一个民间团体,改名为“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 CARL.”。仍由原“战时服务团”徐恩曾、朱其清(XU4KT)为正、副会长,作为群众团体向国民政府社会部立案登记并获批准。于是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之名正式启用,协会总部仍在重庆,从此使我国的业余无线电通信,得以正式公开活动。居住在上海的我国业余家们,利用“租界”这个特殊条件,在“沦陷区”设立业余电台与内地业余家进行通信联络,1940年5月5日,协会组织了第一届空中年会,这也是我们现在熟知的55节的来历。1940年9月开始抗战期间业余电台只能用于抗战宣传, 中断了正常业余无线电活动。

注6:五.五节的寓意

具朱其清说:“中国有个五月五日的端午节,那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我们把这一日作为自己的节日,是有广泛意义的,每当人们相遇时,总是握手致意,表示欢迎和友好。世界各国都不例外,因双手均为五指,那就用5+5=55表示了。我们赋予友好、互助、团结的新意和爱国的要求。我们首先采用55作为纪念节日,由于国情关系,就更具有双重意义。”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在空中QSO,特别是和国外HAM作DX通联时,通联结束时也都会说“美好的73送给您!”这都和55+73相一致的。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1日,作为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会刊的《無綫電世界》在重庆创刊,CARL于1946年迁到南京, 协会决定从1946 年 1 月 1 日起废除 "XU",改用 "C" 字为呼号字头,老业余家门恢复了活动,会员曾经达到了5000人,有电台的人数也增加至400多人。1946年第七届55节年会盛况空前,总会会场设在上海震旦大学礼堂,5月7日至12日在此举行的无线电展览会参观者突破万人。1947年第八届55空中年会总部会场设在南京,全国13地参加者共有1159人。这第八届年会是建国前业余无线电界举办的最后一届年会,也是盛况空前的值得纪念的空中年会。

1947年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电信联盟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大会,朱其清在其中第八工作组参与工作,同时作为(CARL)的代表,列席ITU大会,并促成了CARL加入IARU,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以23票对0票正式通过,从此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CARL)成为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会员。

从严格意义来讲,国际业余无线电竞赛在二战前后属于一个启蒙期,1948年出现的CQWW比赛才是现代业余无线电竞赛的开端,经查阅CQWW比赛的日志,可以发现,早在第一届CQWW的CW和SSB比赛中就有好几位C字头的老前辈参赛并提交了日志,他们是CW模式的:C1CH,C1BC,C1JH,C1OH,C7OO,SSB模式的:C1CH,C7ST,C8KY。可见我国参与全球性比赛的时间也挺早的,上海的老业余家(当时的1区)更活跃一些。

给了笔者很多帮助和鼓励的老业余家BA4CH(C1CH)1947年的卡片

1949年上海解放不久,上海地区的一些业余家曾重新组织了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在上海重新登记和发展了会员一千多人。活动内容有举办无线电技术讲座及学术讨论会等。由于当时的环境和建设工作的需要,各自奔赴不同的建设岗位,业余无线电协会的活动,也于1950年3月底暂告停止。“在解放后的三十多年间,业余无线电运动在中国大陆被赋予了浓厚的运动竞技的色彩。快速收发报、无线电测向、航模空模等成为了运动会上的运动项目。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间经常举行这些项目的比赛,中国一直是个中强手,有的项目至今还是中国拿金牌的保留节目。特别要提一下的,快速收发报在当时,中国的运动员创造了不少世界纪录。所以可以这么说,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中国没有被中断过,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的。” 摘自《我国业余无线电的历史》。

BY1PK成立的新闻报道

从1952年的国防军事体育运动在国家领导的关心下开展以来,1955年成立了国家快速发报集训队,1956年经国内选拔后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快速收发报友谊赛,中国队第一次参赛即获得了骄人成绩,因而获得了1958年第三届的举办权。借举办比赛的东风,1958年恢复了解放后的第一个业余电台BY1PK(B是中国大陆,Y应为业余的汉语拼音字首,PK是以前北京的英语缩写),第二届国际快速收发报 裁判汪勋和冠军队员之一的童效勇调入国家体委陆上无线电司, 直到后来CRSA成立,为新中国业余无线电活动做成了贡献,汪勋曾任担任国家无线电运动学校校长兼CRSA秘书长,尤其是童效勇作为BY1PK的台长和教练,退休前他一直工作在第一线,是我国业余无线电的领军人物。

注7:解放后的无线电工业

脱胎于前面提交的中央无线电器材厂的南京无线电厂于1949年开始研制并生产短波发报机和7灯收信机,1950年自行研制5千瓦大功率广播电台发射机,装备在中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参考苏联制造的PЪИ研制71型战术电台研制成功,后经三次改型,成为战术通信的正规军用装备。1955年以后,小型电台开始转向民用,1957年南京无线电厂在71型电台的基础上研制成“丰收”牌无线电调度电话,用于农业拖拉机耕作调度;次年设计制造TW-1型列车无线调度电话。

1950年开始南京无线电厂向部队提供91型150瓦短波报话(调幅)发射机和7512型12灯收信机,并与71型2瓦小电台和而后定型的200甲型1000瓦发射机组成部队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短波通信网络的制式装置;1951年又研制成1000瓦、1500瓦、2000瓦等较大功率短波通信报话发射机。1956年制成KPOT-M一级收信机, 大大提高了部队收信机的性能,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1959年南京无线电厂用半导体代替电子管,并采用先进的可充电银锌电池研制成第二代战术电台63型和65型。1968年研制成的73型2瓦电台真正体现了半导体化的优越性,使部队实现了战术电台的大换装。

1959年南京无线电厂首先开发成功250瓦单边带电台,标志着中国通信技术进入了单边带新领域。到1963年以电子管技术为基础的甲系列单边带电台已发展到800瓦、频率覆盖展宽,频率点加密,并可利用上下边带同时进行四路报的收发。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乙系列单边带电台1965年2月拿出400瓦机载单边带电台样机,1971年又研制出二套陆用400瓦单边带电台样机,研制过程中对接收机的高频前端电路、 发射机的激励器等做了大量改进工作,改善了电台高频放大器的线性动态范围、抗大信号堵塞等技术性能。1969年研制出样机的FDH75型1.6千瓦单边带发射机采用自动调谐等先进技术,功率大,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海陆空三军通信,1969年还研制出15千瓦瞬间大功率发射机,至此新一代单边带通信设备全部实现半导体小型化,具有自动调谐功能,形成400瓦、1600瓦、5000瓦和15000瓦实时选频发射机系列。1978年,江苏开始丙系列产品的研制工作。与甲系列、乙系列相比,丙系列设备采用了实时选频、语言的数字处理与加密等大量新技术。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机的应用,使丙系列电台不仅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而且具有自适应能力和遥控、遥测、遥讯等功能,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使江苏短波通信技术更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DH6-84型400瓦短波单边带发射机和SDB2-84型一级单边带接收机,均采用微机控制技术、 自动调谐技术,并分别采用全数字化激励器和合成器,实现“三遥”功能,收信机的抗大信号干扰能力比老机器提高了2个数量级。

1963年苏州无线电厂试制救生艇应急电台XZ-8经4次改型达到国际通用标准。1966、1970年又研制出空军水面救生应急电台和JT-509手提式救生应急电台。1969年常州无线电厂自行设计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晶体管一级短波接收机77-A型,可接收调幅话、等幅报和调幅报等,加上适当的终端, 还可收移频印字报及模信号。1972年该厂又与四机部十所共同研制开发H332四通道调谐短波遥控接收机。该机成为用于1980年中国太平洋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的主要通信设备之一。1985年10月常州无线电厂采用数字技术、频率合成技术等新技术,研制出SD007小型单边带接收机。该机采用微机控制,达到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当时BY1PK只能用CW模式,并规定只能和社会主义国家通联,所以我国在很长时间内是西方国家的“稀有台”,60年代初北京、长沙、吉林、西安、成都分别开设了业余电台,按当时规定他们只能做互相之间的国内通联。业余电台竞赛活动被赋予更多的军事体育性质,和我们今天所讲的比赛概念显然是不太一样的。 二十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无线电爱好者是没有机会接触哪怕是BY1PK这样的非典型业余电台的,稍许幸运点的可以参加作为军事体育一部分的以快速收发报为目的的CW培训,更多的人只能通过有限渠道获得一些电子元器件,自己DIY收音机,70年代后能力强一些的逐步发展为电视伴音接收,电视机制作,到80年代更时髦一些的能接触到卫星电视接收,更大的群体是广播接收爱好者,另一个群体则发展为高保真音响爱好者。

1963年BY1PK的操作员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的火腿人数已达200多万人,“1981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国重新恢复业余电台活动后,业余电台活动才得以稳定的发展。十多年来,政府领导对业余电台也比较关注。主席在上海主持工作时,曾为上海少科站业余电台题词:“把上海市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开展好”,摘自《我国业余无线电的历史》。

1987年时任上海市长江泽民题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业余无线电是归口体委管理的,属于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简称CRSA。1982年3月首先恢复的是BY1PK,1986年前多个体委体系电台跟上(BY1QH属于大学电台,是个特例)、1986年7月底,国家体委举办了各地青少年业余电台辅导员和爱好者的训练班,到87年以后各地协会、少年宫、少科站,大中小学和个别企业的集体台如雨后春笋,到91年我国的集体台达到了61个。

1985-2019 中国CQWW比赛参赛人数统计,2005年和2011年是两个数据转折点

从CQWW网站的统计数据看,我国于1948年后再次出现成绩是1981年的BY2BPR,早于BY1PK的恢复,这有点匪夷所思,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这个台的来历,我暂且只能当它是一个“海盗台”,不能算数。我国集体台真正开始参与国际比赛应该从1985年开始算起,期间经历了1985年-1995年的老集体台时期,1996年-2004年的集体台迭代和个人竞赛台的启蒙时期,从2005年到2010年集体竞赛台和个人竞赛台的迅速发展期,于2011年达到高峰并保持10年至今,又一次完成了新老交替。

BA5CW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