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of
Mulan DX Club                BACK UP NEXT
HOME Contest  Propagation QSL & LOG 中文 多媒体

访美随笔

Copyright BA4RC

  1996年7月10日至18日,奉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之命,我和两位北京同行,以运动员的身份,赴美国旧金山参加“1996年世界无线电运动队锦标赛(world radiosport team championship1996)”。珍贵的机会难忘的聚会,或许能为加快缩短中国业余无线电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起一点微薄的作用。

穿越黑夜

  7月10日下午2时许,一行三人登上了北京至东京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NW 002 航班的波音747飞机。越过韩国领空,仅用了不到三小时,便已到达东京的成田机场。在拥挤的国际候机楼里站了约一个小时,我们又坐上了直飞旧金山的NW 028 航班。

 北京时间晚上10点,飞机进入了夜幕。窗外什么也看不见了,脑海中却浮见出儿时初学无线电收发报的情景。小学三四年级便参加了苏州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的报务训练。一拉就断的纸质录音带、敲得震天响的木底电键,还有那些又黄又糙的电报纸。虽然条件十分简陋,却也托起了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的一度辉煌。全运会、省比赛,一大批收发报的世界纪录是我们中国运动员创造的。文革十年,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如同此时窗外的夜空,沉寂了。

 应该是北京时间凌晨一点了。舱内投影电视播放着故事片,我努力做着把英语对白与画面联系在一起的尝试,企图在进入英语国度之前为自己那点的英语来个临阵磨枪。忽然发现,天际边已透出了霞光,仅三个小时,黑夜已结束了!往日我们只能看到透过云层自上而下的阳光,而现在云层却在脚下,霞光是从云层深处由下而上染红白云的。深处是流动着的暗红、鲜红,而复盖其上的则是银色灰色黑色。这情景,不由得使人想起那奔流的钢水,涌动的岩浆。终于,天际边太阳露出了耀眼的金光,云海也恢复了洁白的霓裳,新的一天开始了。短暂的黑夜灿烂的黎明,这不正好隐喻着中国的业余无线电运动吗?

走近WRTC

  每年7月份第二个周末便是世界无线电运动队锦标赛( 英语缩写wrtc)的竞赛日,但集中到某个城市进行的次数并不多。上一次集中比赛是六年前,也是在美国。96wrtc共有二十七个国家56支代表队参加,其中44个代表队是曾在cqww等世界性比赛中取得前几名而获此次参赛资格的正式队,10个非正式队。由于报名迟等种种原因,中国和拉脱维亚队以“表演队”(exhibition)身份参赛。东道主美国派出了包括上届冠军(k1ar和k1dg)在内的14支队伍,阵容强大志在必夺,日本则有四支代表队参加,参赛人数位居第二。冠军只有一个,而参加者十分踊跃,这便是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吧。

  本届比赛由美国北加利福尼亚竞赛俱乐部承办。来自十一个国家的36个裁判和19个工作人员负责现场裁判和成绩统计,9个“检查队”则在空中进行监督。50多名爱好者以志愿者身份自费参加工作,还有50多个爱好者则为各代表队到他们的家中进行比赛作好了一切准备。  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arrl以及Icom等23家公司各提供了从100到5000以上不等共约八万美元赞助,w5gn等50名爱好者(包括一些参赛者)提供了100到1000多美元的个人赞助。 除了运动员和裁判员,其他人员参加大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还需要购买“入场券”。

  12日上午在旅馆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人员会议。在对规则进行了讨论后便进行抽签,以确定各队使用什么呼号以及他们的“电台之家”。上届冠军(k1ar、k1dg)首先登台,场内掌声嘘声不断,气氛十分活跃。此次比赛均使用特殊呼号:w6a  ̄ w6z,k6a  ̄ k6z。中国和拉脱维亚分别使用ah3d和ah3c。抽签结束,主持人向大家特别介绍第一次参加wrtc的中国队成员,全场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友好之情令我们激动不已。

  抽签之后,各队纷纷准备奔赴“战场”。由于我们和芬兰队接受了日本在美国的yaesu公司的赞助(竞赛期间的部分费用), 作为回报,要为他们做一点广告宣传,随他们到著名的金门大桥边照相。捧着将在比赛中临时使用的ft 1000电台,顶着只有摄氏十几度的寒风,再加上无可奈何的心境,脸部肌肉总也放松不下来。返回途中吃午餐,洋文菜单读而不知其意。日本的沟口先生帮我点了一份据说有点“中国口味”的西餐,虽无中国味道,但大部分是熟食,倒也可以;王新民坐在美国人边上,端来的则是“全盘生菜”。回到旅馆已是下午四点。五点多, 随marti(芬兰的dx家,我们此行的积极促成者之一)驱车到我们的竞赛电台之家去。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驶进了一个绿树环抱的庭院。这时我才放心:加州地广人稀,电台之间距离甚远,几十个电台同时比赛不用耽心相互干扰。电台主人,和蔼可亲的白发老人史密德先生(w6jzu)早已等候在门外。 一进入他那宽敞的工作间,便忙着把两台ft1000架设起来。根据规则,竞赛时一部电台通信,可以用另一部电台收听。用于竞赛的是两付八木天线,收听用直立天线。准备工作忙完,已是晚上十一点多钟。大家各自休息,这才发现少了一道程序──晚餐! ba1ok中午那盘生菜更是“低能量”,饥肠辘辘加上即将到来的比赛带来的兴奋使我们难以入睡。四点刚过,便来到了电台旁边。担任裁判工作的chip先生也已作好了准备。

奋战十八小时

  五点整(1200utc)。数不清的电台蜂涌而出。 刚才还有点冷清的业余波段一下子便挤满了竞赛呼叫,我们的每一根神经也随之进入高度兴奋状态。ba1ok首先上场。规则规定,用cw工作一个qso得2分,用ssb为1分。cw便成为我们的首选方式。一开始还用手键发了几下,但不断堆上来的呼叫很快使1ok放弃了手键而全部使用自动键。 联的几乎全是美国台。我们轮番上场,四个小时在40和20米波段上用cw联络了近400个台,最密集时每分钟做三个qso。主人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比萨饼。 上午十点,cw台渐渐少了起来,我改用ssb。一下子又被包围了起来,这是一种多年来难以体会到的情形。凭着以前参加过几次联络比赛的“老底”,我竭力在连成一片的呼叫声中分辨、抄收,90分钟内在15和20米波段联了240个,最快时每分钟达到四、五个qso,虽是“班门弄斧”但也还算说得过去吧。

  美国电台实在太多了。从40米波段到10米波段,到处都是清楚响亮的呼叫。我们用的是原始的手记录方式,一下子并不能统计出来已经联络了多少个不同国家和分区,但我的直觉是情况不佳。(业余电台比赛的计分方式多为将联络到的不同国家呼号前缀以及业余电台分区的数量作为“系数”,与各波段所联络电台的得分之和相乘,显然“系数”对总分的影响十分巨大。) ba1ok 操作时, 我用另一个电台仔细搜寻着,但收效甚微。下午一点左右,发现十米波段开通,随即跟过去,抓了百来个电台。每个波段都联络了许多日本台,我们盼望着能联络到一个中国电台,但终究未能如愿。

  裁判chip是个比赛兴奋型的ham,看着我们联络, 恨不得亲自上马。每当我们联络到一个新的国家,他便兴高彩烈又是拍肩膀又是竖大姆指,那台用以收听的电台也被他占用了许多时间。当我们的电台日记用到第六十一页(每页可记录50个台)时,他竟高兴得跪在了地上!

问题出在那里

  14日晚,发奖宴会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优胜者基本上都是美国队,显示了他们的实力,当然还有他们对当地传播情况的熟悉。我们联络了两千多个电台,一百多个国家及分区,估计应在中游水平。但当拿到成绩表时却倒抽了一口凉气:几乎排到了最未尾!我们的裁判从人群中挤过来说,这肯定弄错了,他已要求大会复核。怎么回事?

  经过核对,问题出在我们的手写电台日记。五十多个队,唯有中国和拉脱维亚两家仍用手抄。其他队,包括大量在自己家里参加这个比赛的爱好者,都使用计算机抄收,呼号一输入,其正确的分区便由计算机给出,不仅缩短了联络时间,还减少了差错,且比赛一结束,成绩也就出来了。通过计算机交互网(internet),几分钟之内就将全部资料传给了竞赛委员会。而我们的手写稿还必须由其工作人员输入到计算机里。由于书写习惯不同字体不一样,大量呼号在输入过程中被搞错,成了错误记录,成绩自然惨不忍睹了。经重新输入,我们的纪录是:18小时qso 1921个(已扣除重复联络),不同字头和分区数110多个,总分约36万,排列在三十几位。第一名的记录是qso2500多个,表示不同字头和分区的系数竟高达180多! 多数队联络总数在两千多一点,系数则在130以上。 我们不了解当地的传播情况,加上对新机器不甚熟悉,对那台用于收信的电台也没能充分利用,这些都是我们没能发现和联络上更多的地方的原因。

难忘的聚会

  比赛是暂短的,最珍贵的是一次次难忘的朋友聚会。报到的当天傍晚,大会就组织了一次野餐活动。 面对风景如画的海湾,200多爱好者欢聚一堂。第一次参加比赛的中国代表格外引人注目。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主席及许多爱好者都热情地邀请我们合影留念。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有聚会。有时安排的活动结束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还有代表队发起露天“派对”。夜深了,大会组委会的朋友还为我们详细地介绍着高手们比赛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和他们的操作方法。就要分手了,几个欧洲代表队一定要我们表演手键发报, ba1ok快速收发报练就的功夫赢得了阵阵掌声。没有翻译,没有官员,业余无线电的共同语言把平时不见面的朋友紧紧联系在一起。

返回北京

  比赛前后,大会为各国爱好者安排了不少参观访问活动包括一个专营业余无线电器材的商店里和一个生产各种天线的工厂,见到了几种相貌奇特的短波天线。这里的五月至十月是旱季,几乎不下雨。野草枯萎了,群山披上了一层金黄,以致被人们称为“金山”。在旧金山市短暂停留后,18日下午我们踏上了归途。大概受联航客机爆炸影响吧,检修延误了近两小时。飞机向西飞行,一直在追赶太阳。十多个小时的航程,太阳像是被钉在了天边似的一动不动。经东京到达北京,已是二十日凌晨了。

  不绝于耳的contest呼叫声渐渐远去, 脑子里却还塞满了各种感受:中国的业余电台活动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综合水平还不高,参加人数也不多。要努力扩大宣传,让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到协会中来。应该发现和培养新的技术尖子,以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每一个设台者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开展和参加各种先进通信技术的实验,不满足于仅在国内电台间一般联络,向着世界,向着dx,让中国业余无线电真正在世界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BA4ALC/BA5CW 201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