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of
Mulan DX Club                BACK UP NEXT
HOME Contest  Propagation QSL & LOG 中文 多媒体

IARU HF HQ在中国——BxHQ

Copyright BA4ALC/BA5CW

2003年的7月份,在BA4RF的提议下,江苏DX俱乐部第一次代表CRSA 总部参加了IARU HF锦标赛,从此以后BxHQ这一系列呼号在每年月的第二个周末就会出现在空中,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总部电台,这也是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ham国际竞赛舞台逐步被认知的一个发展过程之一。2003年的B4HQ基本上是南京爱好者为主完成的,最终申报成绩是3500qso,286万分,世界排名29(排位58%)

2004年的地点仍然在南京,但是操作员扩大到全国范围,不仅有江浙沪的周边爱好者,而且有来自北京和广东的优秀op参与比赛,但整体OP水平很不均衡,使这次比赛不但在波段/模式分分配上独立开来,比赛的组织工作量巨大,更接近国际上优秀的HQ团队,而且作为一次全国比赛爱好者的大聚会,起到了星星之火的作用。最终名次比03年提升了两位(27名、排位65%),QSO数量3200,申报分数261万,反而比03年退步了。

2005年是中国竞赛台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现在著名的B1Z和B7P都是在那一年BxHQ后开始初具规模的,而作为CRSA HQ电台也第一次扩散到全国各地,除了南京的B4HQ外,还增加了北京的B1HQ,沈阳的B2HQ,天津的B3HQ,上海的B4HQ,东莞的B7HQ。操作员比2004年的大聚会更精干,在BA1RB、BA4ED、BA4RF、BA7NQ等优秀op带领下,集中了当时最好的天线和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唯一一次申报QSO数量超过了5000,申报分数428万,获得了至今为止的最好名次,24名(排位50%)。这次比赛由于分散到各地,对附近ham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很多新ham是因为这次BxHQ把他们带入比赛之门的。

2006年的比赛则是趋于成熟的一年,以国内竞赛台为基础的HQ台分布体系开始实施,随着B1Z、B7P的发展,这次使用的天线和设备条件与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完全由当时国内的四大比赛台承办:B1HQ-B1Z,B4HQ-B4R,B7HQ-B7P,B3HQ-B3C。相对比较合理地理位置——波段分配,完成了4600qso,以及535万分的历史高申报分和11%的历年最低扣分率,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加强了HQ台的力量,名次仍然维持04年27名(52%)的水平。应该说如果不考虑普及因素,B1Z+B7P是BxHQ比较成熟的最强配置。

2007年的设台体系是2006年的延续,但是回归了05年的普及方向,这一年开始普及的任务优先于成绩的提高。除了2006年的B1Z,B4R,B7P外,增加了B3C,B5C,B7M团队,后三个竞赛台刚开始起步,设备条件和op的熟练程度都比不上前三个,但最终仍然获得了4900qso和490万分的申报成绩,由于参赛队伍的增加,名次为29名(62%),东亚大台成绩普遍下降,但我们第一次超过了日本的8NxHQ,这使得日本ham耿耿于怀,后几年增加了HQ的力量,一直视BxHQ为对手。2007年还设立了CRSA HQ奖,鼓励国内电台通联自己的总部电台,虽然和德国、日本的ham对本国HQ台的支持不可同日而语,但仍然起了积极的作用,为BxHQ增添了不少qso。

2008年几乎是2007年的翻版,只是08年后设在杭州的B5A代替了宁波的B5C,op这是原班人马,无锡的B4TB团队第一次加入HQ行列,最后分别由北京的B1HQ、天津的B3HQ、南京的B4HQ、无锡的B4HQ、杭州的B5HQ、佛山的B7HQ、深圳的B7HQ组成一个很广的中国东部HQ台分布体系。但考虑到新老HQ台的搭配,地理位置——波段最优化的配置仍然妥协于各HQ台实际条件。没有沿用2007年的CRSA HQ奖这个积极的鼓励国内通联的奖励方式,最后取得3500qso和390万分的申报成绩,在世界上所以HQ台中排位27名,成绩虽然是近年来比较差的一次,但却获得了历史最高世界排位——46%。然而我们的邻居日本队发奋图强,报了07年一箭之仇,名次反超到25名。

2009年是本太阳活动周期的最低年,要提高通联成绩并不容易,尤其对高波段通联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因此采用了B7HQ分散化,增加了东莞和惠州两个地点,使得高波段分布可以尽可能设置在南方,对维持高波段成绩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北京方面也增加了BY1CW,第一次加入HQ行列,HQ台的地域普及思路已经成为惯例了,最终申报成绩是4200qso和480万分,虽然从成绩上看,这种传播条件下,能维持以前的较好状态,并超过去年成绩,但是最后世界排名只获得了历史上最低的36名(排位57%),俄罗斯亚洲部分则和我们一样退步,而当年日本却保持了25名,一方面原因是传播低年对亚洲台不利,另一方面却是令人感叹的世界各国HQ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不进则退啊。

2010年BxHQ为了进一步普及,第一次采用公开报名制度,只要报名就让设台。老牌的B1Z,B7P,B5A,B7M仍然坚持参赛,B3C和B4R缺席,B4TB临时由于设备原因缺席,新增了常州的BY4QA,上海的BY4DX,连云港的B4X以及首个B6HQ团队(设台点位固始),如果不是因为BY8AC的位置不属于ITU44分区,还会增加成都的B8HQ团队,大有遍地开花之势。这次比赛倡导团队协作,互为辅助台,通过软件pass给主叫台,执行力度虽然不够强,但毕竟有了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的申报成绩是4100qso和415万分, 成绩中游,最终成绩居然是460万,超过申报成绩,肯定有地方出错了,最后名次也不太理想,今后的BxHQ会有更多的新人、新团队参与进来,成绩是次要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BY竞赛台不再稀有,在普及的基础上一定会有质的变化,最终还是能让BY电台走向世界更前列。

2011年由于BY4RX/4去芙蓉岛,B1Z没有按往常一样承担波段,基本上由B7P补缺,低波段损失较大,但是高波段南移的结果,总分和QSO数双双获得了历史第二好成绩,很接近历史最好成绩,并获得了历史最低扣分率。随着太阳活动的恢复,近年来我国竞赛实际水平的提高终于随着传播的改善开始体现了,今后两三年内成绩会不断创新高,不过其他国家的团队也在提高,我们还是要看排名比例的变化来考察自己竞争力。

2012年处于CRSA和CRAC的模糊期,所以比赛的组织也显得比较模糊,不过最终取得了QSO,总分双新高的好成绩,虽然QSO数量只是小幅度提高,但是每个QSO的得分却大幅度提高,这得益于传播的明显改善,当然10年来竞赛台的蓬勃发展也起了很多作用,使得对付BxHQ这种比赛也不需要什么特别准备就能取得相对好的成绩。 遗憾的是,这次扣分率创了新高,29%的扣分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最后也导致系数分没有如愿创新高,我觉得可能还是LOG合并的时候出了问题,某些台有可能时间记录上出了错。这次比赛的苏州和阳江两个团队是第一次加入,阳江的10mSSB发挥比较正常,苏州20mSSB还需要磨练,而固始的40mSSB有点让人失望,老牌的B1Z和B7P都表现不错,南京的40mCW和深圳的15mSSB也需要表扬。

2013年CRAC未正式被IARU认可,所以继续用CRSA作为HQ缩写,历史上第一次只有2个OP两部电台的BxHQ,由BA4ALC和BA7IO在BY5CD以WRTC模式参赛,各波段和模式都要兼顾,低波段和SSB数量严重不足,10m的QSO数量也因为这个原因而缺少,当然2个OP的成绩不可能和12个台同时工作的HQ去比,这次仍然能获得57%的排位,实属不易。

2014年CRSA和CRAC已经完成了过渡,然而CRAC还不能是IARU成员,除非CRSA退出,体制问题造成了这个怪圈,CRAC以拒绝参赛来表示抗议,其实也是倒逼IARU的认可,实际上跟人家IARU没半点关系,国内自己没理顺关系,还要让人家承认,有点不讲理,静下来想一下,除此之外又能如何?所以这一年的成绩自2003年开始第一次出现空白。 不过奇怪的是我们附近的R9HQ和8NxHQ也缺席了,几个老竞争对手同时缺席,有点匪夷所思。


BA4ALC/BA5CW 201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