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3tt首页>ba3tt兴趣日记

 

关于家庭影院的记忆

20120416 ba3tt

   10多年前,家庭影院开始流行,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成为嫁妆的重要组成。

小打小闹的个体户商店,卖家庭影院设备,很辛苦。

首先,和顾客沟通,这农民城市,市场经济的观念还是很淡薄的,要让顾客接受你的商品,和他们拉家常扯关系很重要。通过拉家常,扯到一个双方都认识的人,事情就好办了。对方会放心很多,他会在想,在这里买东西放心,万一买回去有什么不满意的或是出了故障什么的容易解决,至少可以找到那个双方都认识的人过来协商解决。

取得了客户的基本信任后,就开始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他配置设备。说实在的,一般的客户很难有自己的准确的需求模型,有经验的店主,需要在和客户攀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客户为自己的家庭影院设备可能愿意支付的大致数目,在这个基础上向客户推荐客户可能接受的品牌和机型。没有经验的新店员常常会闹出笑话,比如给一个在矿务局上班的普通工人推荐了一套JBL的设备,最后一碰价格,把穿着时髦操着半吊子普通话的看上去像一个音乐发烧官员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工薪人士给吓跑了。还比如,碰上一个穿着邋遢土里土气的客户,店员怕对方不会接受高档的器材就给人家推荐了一套国产力高牌设备,一报价格,对方会丢下一句“你这里只有便宜东西啊”然后并不打算听你再解释就离开了。其实这种人里有很多都是附近农村的煤老板或煤小板,有的是钱,他们并不晓得音响品牌,但只要听价格不高,他们会觉得肯定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所以后来广东小镇生产的那些冒牌德国之声什么的家庭音响大多卖给了我们当地的这些煤炭暴发户。或许这些人可以很容易地凭肉眼判断出眼前的一堆煤是3号煤或9号煤,或者很容易地感觉出一辆30万元的车和一辆五十万元的车的差别,但他们很难区别一套200元音响和200万元音响的差别。

当顾客接受了你推荐的商品后,就要给顾客现场试机了。用什么样的CD很有讲究,给煤老板试机,不要用那些什么飞机轰鸣火车驶过摔玻璃动扫帚的试音片,一定要用当时歌厅最流行的男女对唱的卡拉OK碟,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多去歌厅,所以很熟悉这些曲儿,他们会不由得跟着哼唱,然后拿出腋下的黑皮包一挥,“不错,好音响。多少钱啊,付钱。”

有经验的随明的小侄女立马将早已经开好了的发票递上来,煤老板掏出厚厚的钞票点出货款。又是黑皮包一挥,“走,给我送回去安装好了。”

装箱、装车、送货。顾客出门了,送货的车走了。店主的心才算放下来了。

卖家庭音箱生意很累,原因就在于从商谈到试机到送货流程比较长,还涉及到碟机功放音箱话筒信号线等的配套,而且,客户一般都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带有随从。准备嫁妆的家庭差不多都是男女双方及父母都来到店里选购,他们很难达成意见统一,所以,中间变数很大。经常有泡汤的情况,比如试完了一套设备,最后儿媳妇觉得音箱的样式不合意可能就会令店主前功尽弃。

家庭影院,一种曾经的时尚,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新的媒介的发展,不久几年后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还摆在一些家庭客厅的音箱功放影碟机,反倒成为主人的无奈的鸡肋。哎~,这年头,这世界,变化之快让我们已无所适从。

返回目录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