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淺談 CLOVER

No.11   1993 Sep   p96~104,   by 林茂榮 / BV5OC, 彰化郵箱 575 號



    如果你常在 RTTY-AMTOR、或 PACKET 領域內活躍,那麼,一定在螢光幕上看過 "CLOVER" 這個字,到底它是什麼?我們能利用它來做什 麼?這往往是一般看到 "CLOVER" 的立即反應……



什麼是 CLOVER

    "clover" 是一種植物,而大寫的 "CLOVER" 則是一種全新的數據通訊方式,它可以很有效率的應用在高頻通訊上。發明 "CLOVER" 的是 Ray Petit / W7GHM。早在 1977 年,當 Ray 與其他同伴進行窄頻寬的莫耳斯碼通訊實驗時,便開始種下 clover 的種子,當時的莫耳斯碼 通訊實驗叫做 " 同調莫耳斯碼 "(COHERENT CW),也許當時通訊技術正值百花齊放,包封通訊 (PACKET) 也是在當時出現,先是應用在極 高頻 (VHF),後來很快的也走進高頻。相信大多數人對包封通訊接觸過的人都知道,針對高頻而言,包封通訊實在是不甚理想。尤其是傳 導狀況惡劣時,不斷重覆的包封通訊,使傳輸速度低到令人不能接受;最近你可以發現,就算是 20 公尺波段內的包封通訊,整個包封須 要不斷的反覆傳送,才能克服傳導狀況不良、大氣干擾 (QRN)、及人為干擾 (QRM) 等困境。所以當時 Ray 便預估到,包封通訊也好, AMTOR 也罷,都免不了受這些問題圍困,很難脫身,那麼究竟要用什麼新技術來克服呢?方法無它,只能抽絲剝繭地,分析出高頻的傳導 困境,並且引用最新技巧,逐一克服困境。所以當時 Ray 很認真地傾聽高頻訊號,細心觀察高頻傳導路徑產生的衰落現象、相位失真、 及其他一些現象,再綜合其他國際短波廣播電台訊號的現象,及以前做同調莫耳斯碼試驗的一些數據,發展出了一個新方法,把它應用在 高頻上,稱之為 "CLOVER-LEAF",它被發表在 1990 年 6 月份的 QEX 上 (ARRL 出版)。稱它為 " 馬草葉 " (CLOVERLEAF),是因為在 示波器上觀看資料時,它活像一只四叉的馬草葉。雖然後來繼續改良,使示波器上的圖案消失變型,不過還是保存了 " 馬草 " 這個名稱。

    不只 Ray,還有其他人也致力於解決高頻的數據傳輸問題。像是 Bill Henry/K9GWT 及 Jim Talor/W8KOB 也投下好幾年的功夫,從事解 決這類問題。不過 Ray 的這篇文章,令人為之振奮。最後也在有心人士煞費苦心下,從零開始,而設計了一種可以應用在高頻上的調制 方式。這也就是我們要討論的 "CLOVER"。CLOVER 的特點包括有:

  1. 採用了多階的相位調制 (MULTI-LEVEL PHASE MODULATION) 而不是頻移鍵 (FSK)。
  2. 採用成串的脈衝 (PULSES),只有在脈衝與脈衝間狀態才會改變。
  3. 基本的傳輸率不高 (25BPS)。
  4. 所佔用的頻譜很窄,-60dB 點只有 100Hz 左右。

    馬草葉數據通訊,與 AMTOR 及 PACKET 數據通訊同樣有偵錯校正功能,但是速度確比它們平均快 2 到 3 倍。不過,很可惜的是,馬草 葉數據通訊對高頻收發機的穩定度要求很高,包括精確度與穩定度都要在±0.1% 之內。這不是現行一般商用收發機可以辦得到的,因此 Ray 當時不只設計出馬草葉數據通訊,同時也設計了專用的收發機。

    就在 Ray 組成馬草葉數據通訊研究小組的同時,也開始著手研發數位訊號處理 (DSP) 的數據機 (MODEM),數位式的數據機比傳統的類比 式數據機有更多優點在。

    例如:
1、可以大大地降低對收發機穩定度的要求,數位訊號處理式數據機只要求±10Hz。
2、可以大大地提高傳輸率,一般可達 750BPS 左右。

    因此 Ray 等人,便把一切希望寄託在數位訊號處理上,第一代的數位式數據機稱為 "CLOVER-I",而新型的數位式數據機稱為 "CLOVER-II"。

    Ray 等人從 1990 年秋天起到 1991 年春天這一段期間,專事 CLOVER-II 研究,正式可以上陣的 CLOVER-II 數位式數據機在 1991 年四 月出爐。這新的數位式數據機所佔的 -60dB 點頻寬是 500Hz,傳輸率也達到 750BPS,更重要的是,已經可以配用在一般商用的收發機上 。雖然此次展現的還算是很原始的雛型,不可諱言的,還有許多細節有待解決。然而如果沒有展現,也無從知道其缺點,更無從讓人去了 解。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使用者對它會有何反應。從表面上看,他們的確做出了一部了不起的數位式數據機,可是許多發明家往往容易 陷入敝帚自珍的局面,而和自己發明的小玩意墬入情網,不管它面對市場時,會是什麼景象。

    還好,CLOVER-II 展示後,出乎意料之外,許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取得一部,以便及早磨槍上陣。經過一些初期使用者的意見,再融合一 些新技術,終於出現了 "SUMMER CLOVER",它使用了 MOTOROLA 的數位訊號處理 (DSP) 晶片,DSP56001 及單晶片微電腦 68B09。至此, 原以為可以進入正式啟用前的 " 貝它測試 " (BETA TESTING),不料問題又來了;夏天版的數位式數據機 (SUMMER CLOVER) 由於採用先 進零件,當時整個硬體的花費相當於 8 萬台幣,先不談市場,就算是要製造應市出廠前的測試機都有問題。因此靈機一動,把硬體與軟 體整修一番,還算克服了問題。

    Ray 繼續研究,想要發展出一套全新的自動偵錯校正方式,它可以隨著高頻的傳導狀況而改變調制方式,更粗淺的說法就是,不但自動偵 錯校正,還可以用傳速的快慢來因應。這有什麼好處呢?一般偵錯校正時,若配合包封通訊來講,會因為傳導狀況欠佳,而老是反覆不停 地傳送相同的 " 郵包 ",如果包封通訊數據機的參數設定不妥,就演變成;不是立即 " 壯志成仁 ",就是 " 春蟬到死絲方盡 ",可以 說都不是好下場。若是碰到新的 CLOVER 偵錯校正技術就不一樣了,可以這樣形容它," 牆頭草 "、" 吃軟不吃硬 "、" 時勢英雄 " 等 ,因為碰到不好的傳導狀況,它會把傳輸速度降下來,當然情況好的時後,抓住機會,速度也會隨之而升,這樣總比傳統的 " 苦幹實幹 " 會更有效率。

    好奇但不用大腦的人,馬上會問,那怎麼知道傳導狀況是好或壞昵?那還不簡單,原本就有的偵錯校正系統不就可以得到答案,當然收發 機不穩、頻率沒對準、或其他人為因素就要靠使用者自己去除掉。因此,一般平均看來,在高頻上,CLOVER 比起 PACKET 及 AMTOR 是更 有效率多了。CLOVER 的最終目標是,在高頻領域內,傳速能夠比 PACKET 或 AMTOR 快上 10 倍。當然這得針對各種缺點再努力改善才行。

    於是 91 年底,再重新評估數位式數據機雛型機的線路板子,把須要再加上去的功能細數一番,發現 6809 單晶片微電腦的 "馬力" 不夠 ,當然一部數位式數據機花費須要 8 萬台幣也不行。既然無路可走,還是要想辦法,因為已經上路。左思右想,還好想出了一條可能是 唯一的生路。那就是利用個人電腦的 "PC CLOVER",這是一片可以和個人電腦相容的插卡,既然是使用介面卡的方式,那就是光禿禿的, 不用外殼,不須面板,連電源都省了,沒有這些硬體的確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開銷。


CLOVER 的工作原理

    為了徹底說明為什麼 CLOVER 是一項了不起的突破,我們得先回顧往日在高頻活躍的 RTTY、PACKET 及 AMTOR,這樣才能鑒古以知今,甚至猜未來。

RTTY

    當然首先發難,能自動接收文字資料的,就是 RTTY,它大約可以追溯到 1940 年代。就算今天,有各式各樣的技藝介入,但基本上,今 天和當時的 RTTY,是大同小異的,並沒有起什麼變化。一樣是 FSK 調制,同樣是 ASCII 碼或鮑多碼。RTTY 並沒有偵錯校正功能,在高 頻內傳速在 60WPM (45 鮑) 到 100WPM 之間 (75 鮑),傳速增加,錯誤率就明顯地上升。因此,業餘無線電在高頻內都採用 45 鮑的傳 速。

AMTOR

    AMTOR 是由專為船台與岸台聯絡的商用無線電傳打字系統,移植過來做為業餘無線電通訊用。原商用系統稱為 TOR (Teleprinting Over Radio),在國際聯盟的 CCIR 建議書及美國聯邦通訊的 FCC 建議書內,都稱它為直接列印無線電報 (Direct Printing Radiotelegraph) 。 AMTOR 引進了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操作,也就是提供了偵錯與校正。AMTOR 碼由 7 爻組成,其實它的編碼,可以說是 RTTY 用的鮑多碼加上偵錯技巧而已,也就是說 AMTOR 的 7 爻當中,必定含有 4 爻 1,3 爻 0 (用 AMTOR 的術語來說,稱為 4 個 B 及 3 個 Y), AMTOR 傳送就是利用這種永遠是 4/3 比例來做偵錯,如果核對結果不是 4:3,就認為傳送的字元有誤。這也就是 AMTOR 的偵錯原理。

    在 ARQ 模式裡,發射台送出一串含有 3 個字母的脈衝後,便切回到接收狀態。接收的電台利用 4/3 的偵錯原理核對每一字母,假如這 串脈衝所含的三個字母完全正確無誤,接收台會回送一個控制碼給發射台,請它繼續送出下一串脈衝資料,萬一有了任何字母不符合 4/3 偵錯,表示接收資料有誤,那接收台會回送給發射台一個控制碼,請求重發上一個脈衝資料。這就是所謂的校正。ARQ 模式下的通訊,對 通台要彼此同步。為了要有正確的同步,AMTOR 通訊模式中呼叫的台就叫做主台 (MASTER),而被呼叫的的台則稱為副台 (SLAVE),為了 要有密切的同步,就由主台來主導收發的控制。而 AMTOR 本身又是採用同步型格式,不像同步格式有啟始爻及停止爻,因此 AMTOR 的解 碼機須要很棈確的時序控制,這比起解無線電傳打字 (RTLY) 訊號的機器自然來得更複雜。

    不論是商用的 SITOR 或業餘無線電的 AMTOR,已經廣泛地應用在高頻網路。當然它得寵的主因,就是本身包含有偵錯及校正能力,因而 W5SMM 發展出來的 APLINK 佈告欄網路用程式,就是利用這項優點把高頻與極高頻之間的資料網路聯接起來,利用高頻的 AMTOR 把洲際 間聯接起來,配合區域性的極高頻或超高頻包封通訊,讓資訊很快地能在洲際間流通,暢行無阻。另外以現今的資料傳輸標準來看, AMTOR 的傳送速度稍微慢了些。就算在完全沒有發生錯誤傳輸的 ARQ 模式下,AMTOR 的最大傳送速度是每秒 6.67 個字母 (CPS),這 相當於每分鐘 66 字組 (WPM),或者說相當於 50 鮑傳送速度的無線電傳打字。

包封通訊 (PACKET)

    由於 TAPR (Tucson Amateur Packet Radio Group) 的努力,以 ANSI X.25 規約為藍本,加以修改而創新出 " 包封通訊 "。包封通訊的 引進可以稱得上是對業餘無線電數據通訊的一次大革新。與 AMTOR 類似,包封通訊也是以一串脈衝方式傳送,一串串的脈衝就稱為資料 包 (DATA PACKETS)。但是不像 AMTOR,包封通訊採用了 ASCII 碼,整個資料包都包含有呼號做辨識,所以這種傳送方式容許一包包的資 料經過其他中繼台傳送,每個資料包最後面都含有一個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核對碼,接收台取得資料包之後,會根據接收到 的資料自行計算出 CRC 核對碼值,並與資料包內的 CRC 核對值做比較,如果兩值不一致,表示資料有誤,就要求對方重發該資料包。

    包封通訊採取的通訊程序,活像 AMTOR 的 ARQ 模式。AMTOR 每一串脈衝只含有 3 位元資料,但是包封通訊的資料包,可大可小,常用 的有 32-64 或 80 位元資料,每包資料最多可以容許裝上 256 位元。包封通訊的每一串脈衝可以隨意發射,而不用像 AMTOR 要彼此保 持密切的時序同步。這是因為包封通訊應用了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技巧,也就是每次發射之前必定先頃聽,如果頻 率上有包封通訊訊號在,就會暫緩發射,直到頻率空閒下來。因此包封模式允許在同一頻率上有多組的包封通訊存在。


錯誤的決定 -- 高頻使用包封通訊

    極高頻內的數據通訊廣泛地採用包封方式進行。標準的極高頻調頻包封通訊採用 1200 鮑的傳速,1000Hz 的移頻。這原是貝爾 202 (BELL 202) 數據機標準。至於高頻內的包封通訊,則使用 300 鮑的傳送速度,200Hz 移頻的按鍵移動頻率 (FSK) 調制。高頻的包封通 訊並不算很成功,原因就在於調制的方式及本身應用 AX.25 規約的緣故。高頻的包封通訊調制,是以貝爾 103 (BELL 103) 300 鮑電話數 據機為基礎。這種調制方式頗適合可以提供穩定訊號又無雜訊干擾的有線網路,但是移植到高頻來,便問題叢生。高頻的電波傳導狀況特 殊,因為電離層的折射,形成了所謂的電離層多路徑失真 (IONOSPHERIC MULTIPATH DISTORTION),不論用任何調制方式,只要傳送速度 超過 100 到 150 鮑,電離層多路徑失真便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多路徑的傳導,往往可以使訊號延遲 3 至 15 毫秒左右,而 300 鮑傳送 速度中每爻脈衝只占 3.3 毫秒,所以資料很容易被多路徑傳導的延遲時間吃掉。另外 300 鮑傳送速度,卻只有 200Hz 移頻,這也會使 得高頻內不易釐清資料爻。實際上,若用傳統的解碼方式,利用機械式濾波器分別來辨識只有 200Hz 間隔的 " 空間 " 與 " 記號 " 訊 號,根本不可能。所以若追溯以往,用工程的眼光來看,在高頻上,使用 200Hz 移頻, 300 鮑傳送速度的組合,是一種錯誤的決定。


高頻包封通訊的主要缺點

  1. 包封通訊的資料包內有過多的無用資料,像是呼號或不滿整包所裝進去的空白。
  2. 包封通訊是採偵錯 (ERROR DETECTION) 模式,而非直接校正 (DIRECT ERROR CORRECTION) 模式。那就是 CRC 值被算出後,只能得 知整包資料有誤,而必須請求重發整包資料。雖然可以調整資料包的容量,使重發資料包的機會減少,而得到改善。但是若錯誤的 比例高到一定程度,這種手段於事無補。況且資料包所含的位元數一旦降下來,實際上也是無形地降低傳輸速度,因為資料包內位 元數減少,整個資料包所含有用資料的比例就愈小。所以要有最起碼的效率,每個資料包應該至少含有 64 位元,這個時候相互矛 盾的問題產生了。包封通訊中資料包愈長,出現錯誤的機會愈大,一旦有了錯誤,就算只有其中一位元有誤,也必須重發整個資料 包,所以碰到傳播狀況差,整個高頻網路上的包封通訊,就會像雙腳陷入沼澤一樣,難以前進。理想情況下,300 鮑傳輸速度的包 封通訊,大約相當於每秒 15 到 20 個字母。但是碰到很差的情況,傳輸速度會劇降到每秒 2 到 4 個字母。這種傳輸速度,比只 有三分之一傳速及占用更窄頻寬的 AMTOR 還差。
  3. 另外把 CSMA 的構想及觀念拿到高頻來應用,也是削足適履的做法,因為 CSMA 的作用,若碰到連續的大氣雜訊或鄰頻的干擾,整 個通訊會很快陷入癱瘓而宣告停擺。

    另外一種常碰到干擾的情況是,因為發射台在沒有收到第三台的訊號時,把資料包順利送出,但它卻無法得知,接收的對方可能正受到很 強的第三台干擾。這種情形很容易發生在高頻波段。


問題所在

    了解了上述 AMTOR 及 PACKET 的優缺點後,CLOVER 不只提供了原有的優點,更一舉突破原有的缺陷,解決了主要問題。RTTY、PACKET 或 AMTOR 的主要缺點是傳輸慢,及使用的調制方式。在高頻上傳輸數據很不利,因為電離層的傳導狀況複雜,接收到的訊號往往是來自 不同方向路徑的總合,路徑可能高達數個,至少兩個,而且各有不同的時間延遲、振幅變化、甚至中央頻率也不同。問題是接收機天線可 不管,它照單全收。這些訊號混在一起之後,可以想像而知,不同振幅、相位、甚至頻率混合,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選擇性 衰落,對數據通訊而言,影響最大的就是破壞了資料時序。


多路徑傳導問題叢生

    一旦訊號經天線合成,來自不同路徑的個別訊號就不容易被分開。就算是在解碼器,對這種 " 多路徑 " 問題也束手無策。因電離層變化 產生的多路徑失真,最典型的是選擇性衰落,當你收聽國際短波廣播時,所經驗的 " 音樂 " 聲潮起潮落變化,這就足以破壞數據通訊。 在數據通訊中,還有一個參數頂重要的,就是轉態時間,就是從 HIGH 轉到 LOW 或顛倒時的轉換時間。如果沒能有正常的轉換時間,數 據機便無從知道資料脈衝的開始與結束。當兩道不同延遲時間的訊號混在一起,便會發生前後資料脈衝相干擾。

    在高頻上,因路徑延遲所產生的差異大約在 3 到 5 毫秒左右。一般而言,解碼器必須收到資料脈衝的一半以上,才能正確解出資料,所 以可容許的最小脈衝長度是介於 6 到 10 毫秒,這相當於 100 到 167 鮑傳速。但保守的估計,在高頻上,最高的傳速應在 100 鮑。高 頻 PACKET 使用了 300 鮑的傳速,也就是脈衝寬度是 0.33 毫秒,所以一旦發生多傳導路徑,PACKET 就無法使用。只有在傳導狀況的 MUF 與工作頻率相接近時, PACKET 通訊才容易進行。因為這只能算是一種期望,而不一定能夠做到,也就是對 PACKET 而言,長期在固 定的工作頻率下,會是一種很糟的數據通訊。


FSK、ASK與PSK調制

    RTTY, PACKET 或 AMTOR 都採用 FSK 調制,用一頻率代表 "1",另一頻率代表 "0"。而載波就隨著數據變化在這兩頻率之間來回變動。 CLOVER 使用多種不同的調制技巧。第一,CLOVER 對載波做相位而不是頻率調制。再者,每一相位狀態不局限有一爻資料。例如 BPSK, 就分成 0 度及 180 度兩種相位狀態,而 QPSK 更分成 0、90、180、及 270 度四種狀態。因此,QPSK 每一相位變化可以有 2 爻資料, 而 8PSK 可以有 3 爻,16PSK 則可以高達 4 爻。CLOVER 也可以使用振幅移鍵 (ASK:Ampmude Shift Keying) 調制,有兩種方式,一種 是 8PSK,另一種是 16PSK,習慣上分別稱為 "8P2A" (表示每相位 / 振幅的改變含 4 個資料爻),及 "16P4A" (表示每相位 / 振幅的 改變含 6 個資料爻)。因為不論是相位或振幅都以等速率 (31.25bps) 變化,所以對於因多路徑傳導所產生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CLOVER 使用 PSK 調制

    CLOVER 利用的,基本上是一種傳速很低的調制方式,不過可以利用多階的相位或振幅特性,使傳輸加快。在 CLOVER 訊號中,有不同的 四道脈衝,每道相隔 125Hz,而且分別可以由 16PSK 加上 8P2A 或 16P4A 做 BPSK 的調制,這樣一來,可以使資料的傳送快了 4 倍。 如此一來,CLOVER 可以傳送的最高速率是基本調制的 24 倍,也就是高達 750bps,看來像魔術般,可以不勞而穫是不是?且慢,還有一 大堆問題待解決呢!先說 PSK 調制,它本身對載波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問題。如果對載波做連續的 PSK 調制,則對高頻而言,會是一種慘 不忍睹的頻譜狀況,因為單邊帶會變成很強,而展現出過大的頻寬。

    CLOVER 使用下列技巧來避免此類問題:

  1. 四道的脈衝都只做開關 (ON,OFF) 的動作,而且在四道脈衝是關 (OFF) 的狀態下,才做相位調制。
  2. 四道脈衝的振幅開關動作,先經小心處理,使頻寬維持最小。所以 CLOVER 的 -60dB 點頻寬只有 500Hz。這只有 AMTOR 所須的一半 ,更只有 PACKET 的四分之一。

    要接收解碼 PSK 訊號比 FSK 訊號難多了,我們須要很精確的參考相位訊號,才能正確的解出收到的相位狀態。類比式的相位檢出線路及 PSK 原線路,不但複雜,而且成本也高。很幸運地,單晶片微電腦發達,數位訊號處理技藝成熟,這類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其實數位訊號 處理技藝是讓 CLOVER 的調制能成功的關鍵,因為不論是參考相位的決定、相位的檢出、或對脈衝振幅的整型,數位訊號處理都能在很短 時間內完成。不過,CLOVER 對相位極其敏感,例如對 16PSK 而言,至少要偵測出±22.5 度,同時要對發射台保持±12.25 度之內的 同步。由於電離層會捉弄相位,所以要達到這些相位須求,就要有夠穩定的訊號及數位訊號處理技藝的協助,才能實現。因為 CLOVER 是 從 BPSK (相當於 2PSK) 跳到 16PSK,以便加快傳輸率,自然對訊號的要求也較嚴格,不過當訊號良好,符合要求時, CLOVER 也並沒有 讓你失望,它提供你更快的資料傳輸。


CLOVER 使用新的校正技巧

    CLOVER 對偵錯校正技巧也有全新的詮釋,AMTOR 或 PACKET 都是接收的一方告知有錯誤,而讓對方再一次傳送,如果一再錯誤,傳送工 作便會因為一再地反複傳送,而使傳送速率很低,所以當傳導情況很糟時,PACKET 會像陷入泥沼不斷抽動雙腿一樣,只是一次又一次的 反複傳送,並沒能把數據資料傳送過去,AMTOR 碰到這種情況時,也一樣。CLOVER 利用所謂的李得索羅門 (REED-SOLOMON) 校正碼技巧 ,它不像 AMTOR 或 PACKET 一旦有誤,須要整筆資料反複傳送,而是只須要修繕 (FIX) 錯誤的資料。在錯誤資料不多的情況下,CLOVER 不會要求重複傳送。為了分辨這兩種不同的偵錯校正體系,我們可以稱 AMTOR 及 PACKET 為 " 偵錯 ",而 CLOVER 為 " 校正 "。不過 ,在李得索羅門校正碼錯誤率很大時,CLOVER 也採用與 AMTOR 及 PACKET 同樣的 CRC (Cyclic Rcdundancy Check Sum) 偵錯技巧。 CLOVER 也適合使用 ARQ 模式,同時,為了檢測解碼多階 PSK 及 ASK,必須使用數位訊號處理的運算。CLOVER 的規約中已經定好了在怎 樣的訊號 / 雜訊 (S/N) 比、相位散亂、及時間散亂 (TlME DISPERSION) 下可以用什麼模式工作。CLOVER 有八種不同的調制模式、四種 不同的偵錯校正設定、及四種不同的資料包長度。這樣總共就有 128 種的調制模式 / 偵錯校正 / 資料包長度組合。


CLOVER 有一點點智慧

    利用即時訊號分析,CLOVER 系統中,接收台可以就收到的訊號狀況,通知發射台改變模式,以便順應最有利的傳導狀況。當傳導狀況不 錯時, CLOVER 會自行設定最高的傳輸率,並不斷地快速傳送。而碰到傳導狀況很差時,就把傳速降下來。剛提過 CLOVER 比 AMTOR 或 PACKET 約快 10 倍。然而,在絕佳的傳導狀況下,CLOVER 甚至可以比這兩種方式快上 50 到 100 倍。只要電離層的傳導狀況許可, CLOVER 總是會保持在最高的傳輸速率。


CLOVER合法嗎?

    或許你會常聽到類似的問題,CLOVER 合法嗎?我們可以回答說,是合法。因為就法規而言,CLOVER 的調制完全符合法規,參看附圖,毫 無疑問的,CLOVER 訊號只佔用 500Hz 頻寬。而且使用上,CLOVER 數位式數據機產生音調,並且以單邊帶方式調制在發射機的下邊帶 (LSB),所以謂制方式屬 "J2"。容易讓人混淆的是,CLOVER 只是利用多音調及多階度的調制,而並不是多工 (MULTIPLEX) 發射 CLOVER 一次只發射一串資料流。 CLOVER 的 CCIR 調制編號是 "500HJ2DEN",這完全符合法規。

Fig 01


總結

    上面介紹的就是 CLOVER 根據實際需要所發展出來的新模式,它可以因應傳導狀況變化,使得在高頻的數據傳輸應用上,能夠比 AMTOR 及 PACKET 更可靠更快速。CLOVER 著實很複雜,由於最近的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發達,硬體成本也降低了,才能讓 CLOVER 得以實現。 CLOVER 也是很有效使用頻寬的一種數據通訊,它只須 AMTOR 的一半,更只須 PACKET 的四分之一。雖然頻寬應用並不是業餘無線電頻譜 中迫在眉睫的問題,不過業餘無線電人員與日俱增是事實,加上供業餘波段使用的頻譜幾乎已成定局,就算能再擴增,也很有限。因此總 是要想出好辦法,能讓有限的頻譜,擠進更多不彼此干擾的訊號,就像是 CLOVER 所做的一樣,利用單邊帶及振幅方式,使高頻波段能更 有效率的應用。 END



雜誌目錄 依順序 雜誌目錄 依主題分類